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语与旧诗     
胡文辉 《中国文化》2011,(1):99-102
以粤语为歌诗,有著名的"粤讴",但"粤讴"实源自民间俗曲;而此处要讨论的,是以粤语作旧诗(近体诗),属于文人游戏的范围。 论粤语入诗的祖师爷,当数清末的何淡如(南海人)。何尤以粤语作联语闻名,我手头有他的两种联语集,皆署梁纪佩编,一作《何淡如先生妙联》(广州书局民国4年版),  相似文献   

2.
杨镜 《大理文化》2010,(12):80-88
名胜,即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等。楹联,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是浓缩的诗和诗中的绝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要求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名胜,即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等.楹联,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是浓缩的诗和诗中的绝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要求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已故陕西省黄陵县中学老师梁彦斌曾就黄帝陵陵庙联语作过细致考察,包含有一定的思想内容,选登于此,以供朋友们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诗苑的奇葩数字诗王文章诗歌创作主要靠形象思维、而数字恰恰是枯燥、单调、乏味的,似乎与“形象”二字格格不入。但是我国古今不少诗人却能将这看似枯乏的数字嵌入诗内,而使之韵味无穷,情趣陡增,收到绝妙的艺术效果,成为我国诗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譬如:一去二...  相似文献   

6.
何姓探源     
汪德生  霍道长 《寻根》2006,(5):98-99
“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这是收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中心内《庐江何氏大同宗谱》扉页上的联语。它告诉世人:华夏何氏,源于安徽庐江.  相似文献   

7.
夏剑钦 《寻根》2004,(5):102-105
今年是魏源诞生210周年。为搜寻其散佚的诗文联语等著作,并补充和丰富《魏源全集》一书的插图,我们曾沿着魏源当年的仕宦行踪,走访了南京、扬州、高邮、兴化、东台等地,所获不少,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8.
苦味     
苦味苏生那些过着淡泊生活,默默为人间作着贡献的平民百姓,他们理应摆脱苦难而得到幸福与快乐.生活中颇多苦味.读南宋方岳(字巨山)诗《别子才司令》.其中有"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的名句.这不但是他一生三仕三黜的波浪起伏生涯的写照,而且多少道出了...  相似文献   

9.
别曲骊歌     
在我国传统文学诗、词、曲中 ,咏别之作占很大比重。原因是这些抒情文体 ,很适合表现离情别绪 ,南宋的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就说过 :“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 ,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其实 ,宋元人的词曲 ,更擅此道。本文摘引几首 ,以供鉴赏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此诗的主旨在尾联 ,劝行者不要以此别伤痛。是双方交情不够么 ?不是的。“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就凭这一点 ,双方尽管没有亲情厚谊 ,也是充满…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17,(2)
正金元好问《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余诗数首以此诗为赠》中有:"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自注:"唐人以茶为小女美称。"然而,现有唐代文献中鲜有茶为女子美称的记载,宋以来文献中则不乏其例。宋范公《过庭录》:"刘贡父知长安,妓有茶娇者,以色慧称,贡父惑之,事传一时……  相似文献   

11.
在早期周礼乐语之教中,《周颂》被用于祭祀、太学之教、天子视学等仪式中"升歌"的素材。周礼乐语之教在升歌之后有一种针对"歌"的"既歌而语"仪式,这种仪式是用"兴、道、讽、诵、言、语"六种不同的方式("乐语"),对"歌"之义加以阐发,以体现、强化仪式的教化功能。《大雅》部分诗篇是据周礼乐语之教中的"乐语"而创作,"乐语"的性质决定了《大雅》部分诗篇与《周颂》有一种对应关系──《雅》诗是对相应的《周颂》诗义的阐发。这种对应是由礼仪决定的。周礼乐语之教在《诗》的创作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从西周到春秋,《周颂》的地位经历了由高到低的变化,这决定了现今《诗》文本的编排顺序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年轻时,我喜欢到东安市场内的丹 复,千古不变。但宇宙的奥秘谁能探桂商场淘旧书。当时,我读英文刚刚入 他认为,来世——天国或地狱都是虚门,借助字典可勉强阅读原著,所以那一 的,俱不可信,应珍惜的是现实世界时期买的多是英文书。一次,我买到波斯 于海亚姆诗中表现了无神论思想,诗人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年) 致统治者和宗教界的仇恨。他死后不的《鲁拜集》英文译本,如获至宝。 就有人攻击其诗是“伤人的毒蛇”。“鲁拜”是阿拉伯语,意思是四行诗。 我热衷于阅读《鲁拜集》的时候郭沫若早在1928年就翻译出版了这一诗 …  相似文献   

13.
忆太炎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憾得很,1936年太炎先生逝世之际,国内外学术界的挽诗挽联很多。而我当时正在苏州从先生受业,哲人云亡,竟没有写下诗、联以寄哀,同门师友多怪之。其实,我并无他意,只觉得,先生的学术造诣与革命的一生,决不是几句挽诗,或一副挽联所能概括;而先生对我的谆谆教导与扶掖奖许之厚谊,更决非语言所能表达。故与其言而无当,倒不如缄口“心丧”,更为得体。  相似文献   

14.
霁虹桥飞架于大理州永平县杉阳镇与保山市隆阳区水寨乡之间的澜沧江上,桥下是开辟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兰津渡,桥西岸的摩崖石刻题满了历代过往显宦名流的诗、联、题词,风骨高古,雄浑壮丽,构成了澜沧江峡谷古渡、桥梁、摩崖相互辉映的一幅山水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5.
王振忠 《寻根》2002,(4):43-47
明清以来的徽商素以“贾而好儒”称于世,他们于经商余暇,颇多附风倡雅,舞弄墨。特别是那些富商大贾(如淮扬盐商)与人墨客诗酒宴、吟风弄月的诗,早已为学界耳熟能详。相比之下,下层徽商的诗则甚少发现。  相似文献   

16.
京剧剧名联     
我对京剧是门外汉,但听京剧却是业余爱好,兴趣长期不减。无论是名演员表演。或者是广播、电视里,一有欣赏机会,从不轻易放过。久而久之,忽发奇想,何妨将常见的部分京剧名编撰成联,一则能于记忆,留作日久备忘;再则供诸同好,期能抛砖引玉,正所谓“闻弦歌之声,贤者亦乐此:见羽毛之美,乡人皆好之”是也。联曰:  相似文献   

17.
王彬 《华夏文化》2023,(3):40-42
<正>《论语》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主,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一般会以为《论语》是一部严肃的儒家经典,似与幽默、俳谐无涉。事实上,《论语》与古代幽默故事是大有关联的。明人郭子章撰有《郭子六语》,其《谐语序》云:“夫谐之于六语,无谓矣,顾《诗》有善谑之章,《语》有莞尔之戏,《史记》传列《滑稽》,《雕龙》目著《谐隐》,邯郸《笑林》、松玢《解颐》,则亦有不可废者。”谐语,也就是笑话,或曰幽默故事。  相似文献   

18.
邱澎 《大理文化》2022,(1):41-46
这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一部手机就可以把自己想展现的"诗与远方"呈现.它们往往是美丽的风景、赏心悦目的花朵、一望无垠的天空、激情澎湃的大海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不知是先有"诗与远方"还是先有追求、爱恋、美好.不管怎样,我始终觉得这样的"诗与远方"对于别人而言是能轻而易举得到的,但它却离我很遥远.我的"诗与远方"是夹杂在...  相似文献   

19.
酒与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学形式。对联与我国饮食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楼开业时,酒家为使酒店增光彩,常常聘请人名士书写匾额,题写对联。酒店前挂有酒联,既是一种门面的装璜,又是一幅生动的酒广告。一幅好的酒联,往往对人有很大的魅力,能招徕许多的顾客。酒楼的对联,一般都紧密联系本行业的特点,以动听、美好的词句争相夸耀其饮品之美。  相似文献   

20.
读了刊于《华夏文化》2008年第2期上的《黄帝功德万世仰,陵庙联语多遗憾》(下称梁文)一文.颇多感触。首先.该文作者梁彦斌先生的出发点很好,完全是有感而发.尊崇中华始祖、爱护祖国文化遗产之情溢于言表,使人肃然起敬。其次.梁文指出黄帝陵楹联存在许多谬误,完全属实,令人忧虑;本人也有同感。再次,笔者不得不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