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贵州社会化发生了趋向近代化的转型变化,其间,因贵州地方特殊的社会环境、历史渊源等,呈现出“求变”、“求新”、“多元化”等特点,也由于这些特征影响了贵州近代化的发展方向及其状况。  相似文献   

2.
甘硕业 《职大学报》2003,3(4):69-71
本文结合中法战争后广西农业状况来分析广西工业近代化的内力因素,认为广西工业近代化进展缓慢是因为农业没有为工业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和充分的市场条件。实现广西工业近代化需变革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的爆发,为贵阳城市近代化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革命后的十多年间,贵阳的城市经济缓慢增长,市政建设开始起步,城市文化初有发展,城市的社会分层和市民观念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贵阳已跨入近代化城市的门槛,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贵阳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十分缓慢滞后,其原因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论郑观应的近代化思想周景晓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思想象,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放弃科举,积极投身于实业,同时关心时政、热心西学,逐渐形成了以工商立国、改良政治体制两大内容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中蕴涵有丰富的近代化内容。一、以工商立国为核心的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清王朝的“新政”,是中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近代化运动,作为经济文化滞后、信息闭塞的贵州省,也参与到了这场近代化运动之中,其中在教育领域,贵州有下列近代化举措——开办新式学堂、成立新式的知识团体、鼓励发展民办教育,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推动了贵州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贵州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使贵州近代教育面临着困境。  相似文献   

6.
西方兵操引进与中国体育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对西方兵操的引进及实施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认为西方兵操的引进对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教育、体育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西方兵操作为向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学习的一项内容,而成为引发全方位地向西方学习的突破口,是开中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也是开体育教育近代化之先河。  相似文献   

7.
日本近代化成功因素的研究是日本近代问题研究的热点;日本社会心态的研究是解开日本近代迅速发展的原因的关键所在,本文重点讨论了典型的几种社会心态在近代化中的作用。日本特有的社会心态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日本特有的地理,传统文化等因素造就了日本独特社会心态。在社会心态驱使下,日本近代化大跨步前进并在亚洲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力的合力是正向的驱动力,促进日本的社会发展,而日本的社会心态正是这样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历史命运并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其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的深层次原因.中国近代化所遇到的各种阻力远比日本强大,所处的国际环境远比日本险恶,其先进的阶级力量亦远弱于日本.因而中国近代化的失败是不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 ,湖湘教育思想在湖湘文化的浸润下 ,伴随着“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在动荡不定的社会背景中发展嬗变。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是“经世实学教育思想—洋务教育思想—维新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丰富湖湘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湖南教育的产生、发展、壮大、变革 ,为湖湘教育的近代化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做出了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石曾提出了勤工俭学思想、大学区制思想及教育与学术并重思想,虽然他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历程仍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类比分析法,对中华传统武术的近代化转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近代化转型,是在缓慢的政体变革、思想解放的启蒙、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军事转型的失利以及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社会背景下发生的。这种转型突出反映在近代化教育转型、近代化科学转型以及近代化体育转型三个方面。而近代化转型的完成,既反映了西方近代体育文化全球广布的影响力,更昭示着中华文化在近代世界大变革中融入世界体系的强大意愿。传统武术逐步走向世界、学校教育功能获得提升,是其在近代化转型中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而传统武术近代价值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带来的缺憾,亦是传统武术在近代化转型中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多元分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丁新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正象革命导师列宁所指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就是说工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国术”一词逐渐出现于舆论之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危机加重,在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政府的推行下,自上而下的国术运动很快就风靡各省。然而,国术教育在推广过程中,屡屡受到时人批评,与当时的环境难以适应。在社会层面,国术过度依赖官方的宣传,难以在民众中造成影响。在学校层面,国术教育虽有一定进展,但在与体育教学结合的过程之中,显现出诸多不适。梳理国术推行中的复杂面向,探究民国国术教育的困境,对于理解传统武术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何以自处或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作为整个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社会教育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家及教育工作者们在广泛的借鉴西方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学前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学前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当下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即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是一个西学东渐时期,西学从史现、治史方法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加速了中国史学的近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军国民教育思潮对当代军事体育及国防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军国民教育是我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其目的是“寓兵于民”“强兵富国”,在增强国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抗击外来侵略,推进中国体育和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日世界并不太平,地区间的民族矛盾还很突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今天的国防建设和军事体育可以从该思潮中求得借鉴,获取启示。  相似文献   

17.
白刚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725-1726
西方兵操对为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教育、体育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不仅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更是引发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突破口.是开中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也是开体育教育近代化之先河.  相似文献   

18.
登州文会馆作为山东乃至全国最早的教会大学,从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教育观念等方面对山东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石曾作为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顺应了中国20世纪初教育救国的大潮流,凭借对西方教育的感悟,提出了大学区制教育思想,倡导、发动并实践了中国近现代大学区教育体制改革.虽思想与实践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其所包含的近代化因素对中国教育体制近代化转型产生了重要且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清末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送来了西方近代的科技文明.教会大学是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由西方传教士带着文化侵略的目的在中国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教会大学的数目不多,存在的历史很短暂,从19世纪末最初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结束,不到百年时间.但是教会大学却是教会教育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它在中国社会近代化,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在中西文化、中西教育交流史上地位和作用是很突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