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要对中学生产生网络依赖(网瘾)的个人因素进行分析,阐明中学生对网络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自我控制能力弱、渴望有更多伙伴、寻求心理满足等是他们产生网络依赖的重要原因,并针对这些个人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目的是让中学生学会客观理智地使用网络,并努力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让中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正确的网络使用方法。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主动接触和拉近与中学生之间的距离,及时进行适度的心理辅导,帮助中学生建立起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从而引导中学生逐渐摆脱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2.
当前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起来,但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对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积极有效的对策。针对这一状况,学校应采取四大举措来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以其便捷性、交互性、丰富性、广域性等优势,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它开阔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了大学生的求知手段和交往时空,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不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可使有些大学生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形成“网瘾”,给自身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面对网络,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网瘾”也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网瘾是网络带给现代青少年生活的“潘多拉魔盒”,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一个新问题,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曾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如何对网瘾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网瘾的危害进入深入分析,试图提出针对学校、社会、家长与学生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子超 《文教资料》2007,(17):176-178
网络日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瘾的危害越来越大,网瘾群体也像滚)球似的越来越大。通过对网瘾的归因探索与分析,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梁肖荣 《广西教育》2009,(35):31-32
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帮助青少年预防和戒除网络成瘾症已成为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就学校转化中学生网瘾方面,我们课题组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卓有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资料 2005年11月22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京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发布的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瘾比例已经达到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着网瘾倾向。报告同时显示,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和职业高中生等群体比例较高,其中初中生的网瘾比例达到了23.2%。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中小学生对上网非常着迷,一天不上网就浑身不自在;有的中小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游戏而不能自拔,给中小学生的学业、健康和精神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网瘾。就是上网成瘾,是人对于使用因特网的心理依赖。表现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因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其他事物尤其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兴趣降低,离开网络浑身不自在,渴望回到网络中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带来一系列后果,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寻找戒除网瘾的方法,很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即使有成功的案例,其数量相对于广大网瘾受害者的规模,也是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关乎人类对某种事物上瘾的一般特性,也有网瘾的特殊性。换句话说,一方面,任何东西一旦上瘾,就很难戒除;另外一方面,上网对于人们现代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其他上瘾的事物与人的关系更密切,成瘾之后更难戒掉。然而,从可能性上来讲,人们对于任何成瘾性事物的依赖都可以戒除,但必须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作为我国网民的主体,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致使不少人导致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弄清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开辟新的德育空间,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作为我国网民的主体,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致使不少人导致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弄清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开辟新的德育空间,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200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的网络使用情况、网络依赖程度与自尊、孤独、社会支持、抑郁、社交回避、人际敏感、主观幸福感和焦虑等8个因素进行了测评,进而探讨了网络成瘾与个体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网络成瘾组与网络非成瘾组在自尊、孤独、社会支持、抑郁、社交回避和主观幸福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与自尊、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等有显著性负相关,与孤独、抑郁、社交回避等有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父母心理困扰、亲子关系、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亲子亲合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与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816名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心理困扰会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在父母心理困扰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之间有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果,父母应注重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并在积极改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方法,以有效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相似文献   

13.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结合心理量表法与问卷法,由被试填写自然信息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交往焦虑量表、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鉴定问卷。355例被试大学生中,无网瘾者占60.6%,轻度网瘾者占31.5%,中度网瘾者占7.9%,无重度网络成瘾者。分析结果表明,中度网络成瘾者所占比例与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所指出的网瘾青少年比例差异不大;但在中度网络成瘾大学生群体之外还存在着所占比例相当大的轻度网络成瘾群体,他们介于成瘾与非瘾之间,既有可能在此后的阶段转化为中度网络成瘾甚至更为严重者,也有可能回归于正常使用网络的群体。  相似文献   

14.
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深入人的生活,网络成瘾现象作为其重要负面影响之一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伴随网络发生而产生的网络成瘾是一种无外界药物作用下的冲动控制障碍。本文综述了自网络成瘾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成瘾的的发生机制的模型研究,以及进行合理心理干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网络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应充分了解大学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心理原因和机制,从而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蜺 《西北师大学报》2008,45(5):111-116
大学生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对社会和谐也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的调查为出发点,重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心理疗法的角度提出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目标、形式,为全社会特别是高校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一种由于网络依赖而导致的心理疾病。鉴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紧迫性以及危害的严重性,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应树立"三维"应对目标,构筑"四维八方"预防体系,同时诉诸操作性定义甄别大学生是否网络成瘾。对于业已成瘾的大学生,采用奖惩强化法与规避奖励法戒除其网瘾。  相似文献   

18.
智能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发展,使其成为最大的网络使用终端,而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简要分析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论述学生手机成瘾的主要危害及教育策略,旨在有效解决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智能手机使用理念。  相似文献   

19.
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内涵,并从人格特质、网络特点、认知特征以及教养方式等角度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有关网络成瘾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五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呈现出不同的代际特征和网络心理特征,并且使中学生网络依赖具有典型的群体性特征和个体心理特征。究其原因,是家庭管教过于严厉或疏于管教、教育功利化、竞争激烈、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先锋性、现实角色和心理追求激烈冲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