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洪洞通背拳的产生、形成的历史背景及与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并对洪洞通背拳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发展对策,以期使洪洞通背拳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洪洞通背拳是一支土生土长的传统拳术,在其主要拳势套路中包含有108个不同形态、仿形取意的拳法和招式,其中包含了对动物行为、人物形象和生物造型等方面的仿生,这些仿生性拳势不仅突出了生物的形态特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技击原理。因此,对洪洞通背拳的仿生学研究,将更深入的探索武术在形成和发展中的技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拓展了仿生学的研究领域。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仿生学、动物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对洪洞通背拳的仿生技术和文化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挖掘中国武术仿生学原理以及在当代社会和仿生学的现实意义,为武术仿生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拳经总论》的内容综合解析,从战略思想、战术意识、基本技法、临战经验等方面对洪洞通背拳《拳经总论》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促进洪洞通背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洪洞通背拳,又称无极通背缠拳,其宗师乃清代乾隆皇帝御赐"神拳"郭永福。此拳法风格独特,技击性强,内容丰富,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拳术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支优秀拳种。文章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洪洞通背拳的源流、独特之处、发展以及健身性进行研究,对洪洞通背拳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人类学价值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总结,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历史以及文化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看到峰峰《也谈“陈式太极拳源于洪洞通背拳”吗?》一文,很高兴。峰文经过对比发现陈家沟留传的《拳经总歌》和《一○八式长拳谱》与山西洪洞通背拳,动作名称和定势基本相同。这点,我们的“发现”恐怕是一致的。然而,峰文的结论:“洪洞通背拳很可能是源于陈式太极拳的一个支流”,我们的意见就不同了。 分岐在出发点上,即“陈家沟陈氏九世陈王廷创编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太极长拳一○八式”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但可惜的是,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陈家沟的太极长拳已经失传。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与洪洞通背拳拳理、拳谱、《拳经总歌/论》、传承人等几方面的对比研究后发现,目前在山西流传的洪洞通背拳就是失传的太极长拳。考虑到太极拳与戚继光32势拳法的关系以及太祖长拳在明代的地位、太祖长拳的技法等因素,认为太祖长拳对太极拳的形成有间接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文章提出了将太祖长拳、洪洞通背拳、戚继光32势拳法(或戚家拳)等拳种结合起来进行太极拳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康小亮 《精武》2003,(8):24-26
洪洞通背拳,又名无极通背缠拳,是中华武林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以兼内外两家之长而名播武林;因与陈氏太极拳异名同骨的血缘关系而引起太极拳理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有人说,洪洞通背拳就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故乡——河南温县陈家沟第十二世传人郭永福所传的“一百零八势”太极长拳。就其本意来讲,“通”为通达、开阔、力从背发之意,体现通背拳腰脊发力、贯于肢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12日,2009山焦杯洪洞通背拳全国选拔赛在山西省临汾市举行。本次比赛由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中国大学生体协主办,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洪洞县人民政府承办,洪洞县委宣传部、洪洞县文化体育局、山  相似文献   

9.
李佳 《体育风尚》2020,(1):67-67,79
中国豫北地区的武术随着历史的进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承载了历代传人的精神思想和理论研究,在各个阶段展现了属于当代武术的个性与风采。本研究主要运用了田野调查法,对陈氏通背拳的历史形成、传承情况等做了详细的记录,并收集了非常珍贵的文字资料、照片、器械、视频等,结合现有资料对陈氏通背拳研究会的人员进行采访,听取陈氏通背拳传人的意见,重新整理了陈氏通背拳的健身技击等资料,为当地的地方性拳种的研究完善了资料储备,为陈氏通背拳在社会的推广与传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式太极拳第11代传人、陈家沟第19世传人陈立清女士,"1975年不顾严寒酷暑,两次赴太原、洪洞许方庆老师处觅回了陈氏失传近三百年的陈氏108势长拳"。许方庆老师是洪洞通背拳第七代传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代太极拳大师在年届六旬要去山西洪洞再学拳呢?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社会下佛汉拳理论体系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下佛汉拳传统观念的改变,佛汉拳理论指导的改变,佛汉拳传播方式的转变,致使佛汉拳在现代社会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分析总结这些成功的经验,为其它传统武术拳种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祁家通背拳是一门优秀的传统拳术,其发展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文章对祁家通背拳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以探寻其文化价值。研究发现:祁家通背拳在其发展过程身受着中国传统的兵家思想、美学文化与"三冀文化"的影响,同时其自身也具备了传统的武德文化思想。传统文化寄寓于祁家通背拳之中,同时祁家通背拳又是这些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永春白鹤拳产业化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及发扬的必经之路。永春白鹤拳产业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在永春白鹤拳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以期能理清思路、制定战略、确定目标和重点,快速实现永春白鹤拳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氏八极拳是八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也是马氏通备武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八极拳流派最为突出的不同在于教学与演练中马氏通备劲的贯穿与执行,以及对通备武学哲学理念与价值规范的坚持。文章在溯源马氏八极的基础上,就马氏八极小架教学与训练的特点与重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当下八极拳发展的现状,就如何传存与发展马氏八极拳进行了相应论述,指出相应保守是面临文化轻薄化发展时行之有效的自保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通臂到通备——略论通备武学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明达 《体育学刊》2001,8(6):33-36,39
从对通臂、通背、通备三者的比较入手,通过对通臂演变过程的深刻剖析,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佐证,结合亲身经历,论述了武术从通臂到通备的发展历程,以及通备发展和传播的历史轨迹,突出展示了通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学校体育的地位和发展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学校体育的发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将来应进一步从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增加投入、改革学校体育等方面入手,促进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实现学校体育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休闲时代的来临引发了人们在体育休闲观念、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革。文章从休闲时代的时代特征入手,分析了太极拳在休闲时代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认为:在休闲时代,要正确引导人们的体育休闲观点;加强对本民族体育休闲文化的自信;科学合理地对太极拳自身进行改革;加强对太极拳产业的经济开发力度。只有立足于太极拳自身的特点,抓住休闲时代的特征,太极拳才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更高层次的普及。  相似文献   

18.
“绿色奥运”理念的内涵与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主题之一。绿色奥运理念的核心在于绿色体育;绿色奥运的理念应延伸到赛场内,使赛场内外都达到“绿色”,进而实现绿色体育,实现体育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功能和理念,谋求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保护。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新月异,传统武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传统武术的发掘、传承与发展更应该受到当今社会人们的重视。烟台被称为“武术之乡”,在以前烟台就有"拳窝子"的美称。烟台螳螂拳、太极拳、形意拳、通背拳等传统武术项目都在烟台地区有着良好的师承与发展。烟台螳螂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戚家拳、莱州吴氏太极拳也都是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说这些传统武术项目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在烟台还有更多的武术项目、拳种需要我们去发掘、发展、发扬,从而走上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