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洪成教授撰写的《生斯长斯 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书,2004年12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一该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2.
当今教育学术研究日益繁荣,新的论著不断问世,但具力度的教育专著并不多见,很多学者难免流于俗套成为别人的代言者,即使加上时尚的包装,也总掩饰不住刻意的重组与复制粘贴留下的痕迹。唯其如此,那些少量的精品佳作才会在泥沙俱下之中突显出来。由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吴洪成教授撰写、山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著《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书便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力作。该书作为《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的一种,从立意、体系、结构、内容等方面都体现了作者长期致力于史学的研究背景和扎实的学术积淀,立意深刻而高远,体系完整而合理,  相似文献   

3.
梅贻琦校长和清华大学密不可分,清华培养了梅贻琦,梅校长引导清华走向光明和辉煌。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吴洪成教授的力作《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向读者展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家梅贻琦校长和在艰难中前进的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4.
梅贻琦(字月涵)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为人公正廉明,澹泊名利,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终身不渝为清华梅贻琦生前常用“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相似文献   

5.
福建师范大学戴显群教授的《福建科举史》于2012年12月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对促进科举史研究以及社会普及科举知识,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近些年来,科举研究方兴未艾,各种科举论著如雨后春笋,接踵推出。仅以已出版的专著而论,有通论科举发展的,如张希清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6.
苗莉散文《釉色英谈》,自然真挚、缘情言志,格调高古超越,文采灵动璀灿,想象富赡飘逸。介绍古寨风光的同时展示了作者质朴素净的内心,赢得了读者的好评,成了散文园地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刘揆一(1878—1950),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的一生与整个民主革命相始终,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义革命阶段,特别是在辛亥革命时期,他几乎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齐名的重要领袖人物。然而,对这样一位重要人物,史学界却几乎无人问津,这不能不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已由岳麓出版社出版、湖南师大历史研究所饶怀民教授撰著的《刘揆一与辛亥革命》,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研究刘揆一的专著,是  相似文献   

8.
对高云峰的新《青春期教育新论》做了评价,指出该书的四个特点:全新的研究视角,新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对现实问题的热切关注;广泛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海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杨德广教授的新著《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以下简称《探索》)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它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被列为国家“十五”重点规划图书。《探索》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如何改革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表现出了理论创新的勇气和可贵的探索精神,是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中的一朵奇葩。正如我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教授在序言中所评价的,《探索》“凝聚着一个高等教育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诚和毅力”。  相似文献   

10.
正柴素芳教授所著《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一书概括以来有如下主要特点。大跨度、宽领域的研究定位。作者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财富增长与幸福远离、物质进步与精神倒退给人类带来的双重影响为切入点,以大学生群体的幸福困惑为研究对象,以中外幸福思想史为理论渊源,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以自己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元素,从广义和狭义、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层面,全面剖析了幸福的内涵外延,论述了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幸福观教育的理论意义和  相似文献   

11.
《劝导》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作品中的一朵盛放的奇葩。一方面,它展示了作家娴熟而高超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女主人公从单纯可爱型转向成熟稳重型、目标男性群从传统地主阶级转向新兴海军阶层、婚姻观从理性务实转向感性浪漫,体现出作家晚年社会价值观和创作思想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杨百顺教授新著《比较逻辑史》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现仍为逻辑论坛上此类书仅见,具有开拓意义。《比较逻辑史》(下称《比》)共分4篇17章,44万余字。这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论著,它至少有如下一些特点:一、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全面系统地介绍、论述了中国、印度和西方逻辑发展史(一)论述三大逻辑产生的背景:印度逻辑产生于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种种宗义相对立”的论争之中。中国古代逻辑诞生之时,正是诸子蜂起,各大哲学派别各抒己见之时,正是在争鸣中哲学家们才总结出充满逻辑因素的辩的目的、任务、方术。并有不少人探讨了名、辞、说、谬误、思维规律,初步形成具有中国语言特色的逻辑思想。古希腊逻辑也  相似文献   

13.
《陌上桑》是我国东汉时代的一首乐府民歌。所谓“乐府”,原是西汉初年封建中央政府的一种音乐机关,它不仅负责制定乐谱和训练乐员,还兼有采集文人和民间诗歌的任务。《陌上桑》就是被采集的民歌之一。这种被采集来的诗歌,由乐府配上曲谱,可以歌唱。到了六朝时代,人们为了把这种诗跟没有配曲的诗区别开来,就管他们叫乐府。从此以后,乐府就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它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表  相似文献   

14.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文学大师福克纳的一篇重要鬃这一复杂的艺术形象,展现了美国南方内战后社会历史的变迁.文章简要分析了这篇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技巧,以期对福克纳的作品起着管中窥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众高等教育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文化一个性向度研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学术专著,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个观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视角:文化一个性向度,它构成了一种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程度的新维度,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水平应该以个性价值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标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体现,即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普遍个性的价值实现为内在追求,这形成了一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6.
17.
斯蒂芬·克莱恩是十九世纪末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被称为美国自然主义的先驱.本文从主题思想,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三方面解读其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再现美国自然主义作品的风格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读︽百合花︾李琳在争相斗艳的文学百花园地,有一株素淡之花静静地开放,散发出的“清鲜湿润”之香令人陶醉不已。它,就是著名作家茹志鹃的《百合花》。“百合花”从1958年绽开至今,已经历了整整40个寒暑春秋。40年的雨雪风霜,40年的世事...  相似文献   

19.
20.
近些年,随着寻根热的升温,学术界出现了研究组成社会千千万万个细胞——家族史的可喜现象。家族史的开掘和研究对继承我国文化遗产,对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美德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东至学人张治安先生行程京津等地,遍访周氏家人,广泛挖掘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著成《东至周氏家族》一书。周氏不仅是东至的一门望族,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作者以周族中长幼的排列为序,立传41篇。细读全书,耐人寻味,其特点大端有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