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歌意境深远,形象丰富,长于抒情。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这使得古诗词隐晦曲折,也增加了我们理解、鉴赏的难度。近几年的诗歌鉴赏试题的题型由客观选择题过渡到主观表述题,这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抒情总是要借助一定的形象。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暗含着深刻的哲理,倾注了诗人的审美倾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就如何使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有效,结合近期给高三学生上诗词鉴赏专题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古诗词鉴赏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走进古诗词的语言。走进作者的心灵就是让学生对远离现实的"古人"多一份人文关怀,关注其文字背后鲜活的内心世界,产生同情、喜爱、崇敬、共鸣等形式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许剑峰 《语文天地》2013,(18):33-34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初中语文古诗词同样占据重要地位。让学生创造性鉴赏古诗词,是我们必须认真探究的话题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探索古诗词教学的途径,以便于学生了解古人,了解古代文化。一、创造性鉴赏古诗词需要养成良好习惯一般说来,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还停留在小学生的基础上,他们以为,古诗词只要能够背诵,就解决问题了,就完成学习任务了。所以,  相似文献   

4.
陈芳 《考试周刊》2013,(31):22-23
鉴赏古诗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管是鉴赏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还是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基本的都是把握诗词内容,否则,诗词鉴赏就无从谈起。文章就古典诗歌鉴赏技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不论古典传统诗还是现代诗,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是从平俗的、被大家惯性的眼睛和感官忽略的事物中找到它所蕴涵的诗性,只有对生活、对人生有相当的感悟和理解,才能把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情感在诗歌中透彻地表达出来,以使人有真、善、美的情操陶冶,以使人的心灵不断走向丰富。我们鉴赏古诗词是鉴赏古人的诗写背景与情感以历以及写作手法,用以融会贯通在现代诗写中表达更有借鉴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娜 《现代语文》2010,(9):39-39
在中国诗词理论中,情景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范畴,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品味解读情景便是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鉴赏诗词的重要切入点。而关于古诗词中的情景,除了哀、乐两种类型的说法,周吉本先生提出的“豪情壮景、柔情悲景、悠情清景”诗歌情景融合方式,对中学古诗词教学更有启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突出强调感受鉴赏,而我们的古诗词鉴赏课堂却反复强调技巧的运用,淡忘了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探索发现以下几种教学策略并在其运用中让我们的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通过诗意的鉴赏激起学生的赏读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去挖掘古诗词的内涵,轻松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精神、美感价值,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提高高中语文的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本文从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入手,并着重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师生朋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路生 《考试周刊》2015,(44):30-31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不仅是学生参加应试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需要。古人在作诗时都是字斟句酌,因此在教授古诗词鉴赏时,教师要教给学生适当的鉴赏方法,把学生带入文本中,带入诗人的世界。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高考中常常涉及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即谈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鹤莹 《语文天地》2014,(12):41-42
古诗词承载着我国数千年的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高中的语文教学也很注重对古诗词的鉴赏,但是就目前古诗词的教学来说,鉴赏效果并不是很乐观,公式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抑制了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在以往的古诗词鉴赏中,教师往往注重对诗词字句的理解,将一首本来很美好的诗拆分得七零八落,整个诗词的意境已经被破坏掉,学生对诗词也没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科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习古诗词有利于提高学生感悟美、鉴赏美的能力。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以说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手段。但诵读教学不能随意为之,应该是科学的、有层次的。本文将结合一系列实例探讨诵读教学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鉴赏”是一门探究性活动课,其教学起点、重点、难点都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必须缩短与古人的距离,让学生走进古人的内心,体验古人的情感,做一回古人。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作为凝练的语言艺术形式,历来是高考时必考的一道阅读题,也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教学实践中,费时长、见效慢。尽管所谓教无定法,但笔者认为,诗词鉴赏教学的立足点和思路却始终未变,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遵循披文人理的阅读规律,按照由诗词鉴赏知识的储备到诗词鉴赏的分析进而能运用简洁、准确及流畅语言作答的模式训练,其中古诗词鉴赏的分析思路是关键的一环,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介绍古诗词鉴赏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88):39-40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体系当中,古诗词教学是其中的一项基础模块,也是教师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古诗词鉴赏环节,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审美熏陶,也能使学生与诗人形成更加深刻的情感共鸣。意象是古诗词表现美感的集中体现,由诗人所创设,体现了外界的景物与诗人内心感受的统一,是思想情感借助外景的一种表达形式。分析意象能使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内涵形成深入理解。文章以初中古典诗歌意象为切入点,对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的一般规律以及初中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教学策略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诗词鉴赏是一种艺术活动,古人通过吟诵诗词来品赏前人精粹,启发自身创作。中学古诗词鉴赏具有一定难度,在2018年45份省市地方中考试卷中,33个省市考查了古诗鉴赏,只有12个省市暂未涉及。考查主要集中于课内反复背诵、讲解的古诗。由于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没有明确的培养目的,高中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古诗词鉴赏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并且不断地完善,2002年又改换“面目”,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古诗词鉴赏高考虽然定位在“初步”上,但由于涉及到考生的文化底蕴、表达能力等,得分率是不尽如人意的。为了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备战新的高考,我们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训练。  相似文献   

17.
诗是形象的艺术。古人作诗,讲究“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感情。只要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词的内蕴,意象自然成为解读古诗词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校本课,进行古诗词的鉴赏我曾利用校本课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鉴赏,两年来大多数学生积累了上百首古诗词:"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婉叹深深感染着学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深深影响着学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  相似文献   

19.
<正>纵观历年高考,对古代诗词的鉴赏主要考查两个方面:"欣赏古诗词的形象及语言";"评价古诗词主旨和诗人的观点"。一般说来,考查的难度不是很大,但受很多学生对欣赏能力的制约,形成了在考试中的失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注意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文化积累,包括文化素质、鉴赏知识、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的积累;并且注意加强诗歌学习欣赏,如从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鉴赏一直以来是学生最头痛的部分,也是教师教学最难以见效的环节。古人的诗文都以精练的词句表达,有时受到朝政统治的影响,还会引用"暗喻""借代"等手法进行抒怀,对缺少历史文化浸润的学生来说要做出深入的鉴赏就无从下手了。因此,教师和学生一定要重视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