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夏战争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逐渐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造成这种环境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持续近百年的宋夏战争。从战争期间草场焚毁和森林利用的角度出发,探讨宋夏战争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变化,得出宋代是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一个关键转折时期,而宋夏战争对植被的破坏又是造成这种转折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被边缘化的美国黑人的身份认证和文化选择的思考,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创,作的主体。本文拟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对托尼·莫里森的前四部小说进行解读,以梳理她对美国黑人文化生态构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北宋边塞词中表现的征人渴望立功边塞与久戍边地而思乡的矛盾心态,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与关怀等主题,正是宋夏战争背景下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士人对边塞复杂情况和战争特点的认识,直接影响边塞词的创作。宋夏战争激发了士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环境中,边塞词突破了花间词派和南唐婉约词风,将边塞生活、民生疾苦写入词中,创造出雄壮激荡的风格,成为宋代豪放词派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北宋一朝,始终处于辽、金、西夏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鼎足而立的政治格局中,而与西夏间的冲突是边患的主要矛盾。宋代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激发士人积极进取、革新政治的精神,与之相应的文化心态也发生变化,表现为以道自任精神的复活,人格精神的重新确立,这对整个宋代的士风、学术建构、文学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宋夏战争作为研究媒介,探讨宋夏战争对北宋士人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1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北宋始终处在和辽、金、西夏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鼎足而立的政治格局中,而与西夏之间的争战则是北宋民族关系的主线和主要矛盾。百年宋夏战争激发了北宋士大夫文人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并在诗词创作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本文以文人士大夫的人格精神作为研究媒介,探讨宋夏战争对北宋文学风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北宋边塞词中表现的征人渴望立功边塞与久戍边地而思乡的矛盾心态,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与关怀等主题,正是宋夏战争背景下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士人对边塞复杂情况和战争特点的认识,直接影响边塞词的创作。宋夏战争激发了士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环境中,边塞词突破了花间词派和南唐婉约词风,将边塞生活、民生疾苦写入词中,创造出雄壮激荡的风格,成为宋代豪放词派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周代的生态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由西周时期的良好状态转变为东周时代的严重恶化。生态的恶化引起了当时思想家的反思,这些思想家提出了宝贵的生态保护思想,统治者也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其统治。研究周代生态的变化以及保护措施,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词体遣兴娱宾的娱乐消费功能在晚唐五代得以定型,至北宋已形成一种稳定的创作传统。随着宋夏战争的爆发,北宋的政治格局与文学格局都发生了重要改变,词人的生存状态与创作心理也受到这场持久战争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北宋词突破艳科藩篱,并开始承担更为广泛的社会内容,词学审美风貌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宋夏战争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夏是我国西北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对北宋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统治集团和一般文人对西夏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看法:1.视西夏为蕃臣属国,对它的乍叛乍服感到激愤;2.正视西夏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压力,试图改变自身的弱点,克敌制胜;3.视西夏为弱小的“夷狄”,在文化、外交上歧视之。基于这三种看法,北宋朝野产生两种对西夏的态度:一是作为宗主大国、礼仪之邦不应与弱小叛臣或夷狄争一时之长短;二是西夏竟敢以蕞尔小国屡屡羞辱大宋,造成严重边患,故要求惩治的呼声很高,神宗朝以后愈益成为朝议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08,(32):29-29
喻平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各种教育理念的碰撞。形成了当下纷繁的教学观念,矛盾凸显。正确认识这些矛盾,消解对峙,达成对立面的相互融通,对于把握教学本质和新课程的实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清代陕南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变迁之关系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学者在分析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时忽视自然因素的缺憾,通过对灾害史料的参数化分析,指出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认为,清代陕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恶性循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女性史研究兴起并逐渐拓展为一新的研究领域。唐宋时期陕北地区属边疆区域,党项族、吐谷浑与汉民族杂居融合,共同发展。出土的17方女性墓志,多出身官宦,又与当地上层结成婚姻。其人物形象共同特征是孝贤兼备,完全符合儒家经典女性形象。这与唐宋时期墓志的书写风尚、墓志书写者与志主的关系以及志主家庭的汉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映了该时期陕北地区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3.
自唐以来,佛教世俗化明显,至宋则日益突出。北宋佛教的世俗化在僧人身上有着明显反映,主要表现在四端:强调礼乐,以伦常落实于丛林;强调以释归儒,对世俗权力的依附加强;佛门戒律松弛,僧人物质欲望扩展;诗僧追名逐利,入世情深。  相似文献   

14.
北宋黄河决溢频繁,往往造成严重水灾,因此,治理黄河成了北宋历朝的大事.在"筑、堵、疏、开"等治河手段的运用中,以梢芟为主的物料起着重要作用,且需求量巨大,北宋政府采取组织人力就近采伐、科配于民、购买等方式获取治河物料,但这些方式最终导致了社会上盗伐、滥伐林木的现象,不仅毁坏了河堤,加剧了黄河决溢的发生,而且对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16.
矿冶业在宋代汀州的产业结构中占居重要地位。汀州在五代时期已经开始一定规模的矿业开发,北宋汀州矿业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元丰前是汀州矿业开发的兴盛期,首要原因在于大批北方流民进入汀州,人稠地狭,不得不从土地资源之外寻求新的经济来源,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其提供了绝好的物质基础。因而北宋汀州矿冶业成为支柱产业。但从仁宗朝开始就已经出现兴废不常的现象,南宋时汀州矿冶业处于没落阶段,失去支柱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17.
真宗、仁宗时期,宋朝西北边防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政府十分重视对西北边防军事机密情报的控制。基于对种种泄漏边防军事情报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惩,宋廷订立了许多严禁西北边防军情泄漏的法令。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两宋之交妇女的生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宋之交纷乱的社会现实对妇女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是由于阶级地位、生活地域的不同,她们的生活状况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上层妇女特别是宗室的生活落差较大,对新环境的适应存在着问题,而下层妇女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她们在适应变化时要积极得多。  相似文献   

19.
湖州的藏书文化历史悠久,两宋时期湖州出现了一批全国著名的藏书家,他们不仅收集了大量珍贵书籍,还积极地利用藏书进行学术创作与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同时,两宋时期湖州的藏书活动还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湖州绵延千年而不绝的藏书传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期,以留守官员、世家大族和知识阶层为主体的洛阳士人,在陪都洛阳绝佳山水风光和浓郁文化氛围的吸引与熏陶之下,或追慕先贤集会游乐,或放逸心情纵情山水,或挥毫泼墨潜心著述。这部分人以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文彦博、程颐、程颢、邵雍等为代表,在洛阳写下了他们的传世之作,在文、史、哲等领域均创作出杰出的成果。在成就其崇高学术地位的同时,也共同缔造了繁盛的洛阳文化,使洛阳成为北宋时期引人注目的文化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