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一直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三代以上,教庠于国;三代以下,教庠于家".家庭不仅是生产和生活的单位,而且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儿童无论是否进学校,家庭教育都须臾不可离.  相似文献   

2.
序古代学校的名称。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汉平帝时,明确规定:郡设学,县设校,乡设庠,聚(村)设序。这些学校都属于小学性质。庠(xiáng) 古代学校的名称。殷代叫序,周代叫庠。甲骨文中已有“庠”字。《齐桓晋文之事》:  相似文献   

3.
声训与词义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书注解、古辞书释义常见声训(又称音训)。声训是以音同、音近的词来解释命名缘由的训诂方式。例如《孟子·滕文公上》: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作为地方学校的名称“庠”、“校”、“序”,孟子用声  相似文献   

4.
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代,黄河流域的一些部落联盟,已经有了一种教育机构,名叫“庠”,《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三礼义宗》:“虞氏之学日庠。”所谓“庠”,就是我国古代最早学校的萌芽,由生产经验丰富的年老男子担任教师,向青少年传授狩猎、捕鱼、饲养牲畜、种植庄稼、制造陶器、建筑房屋等生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教育起源很早,《尚书·舜典》就有“舜命契作司徒,布敷五教,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又《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郑玄注:“皆学名也,异者四代相变耳,或上西,或上东,或贵在国,或贵在郊。上序、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相似文献   

6.
古代统治者历来重视“美教化,移风俗”(《诗·周南·关雎序》),兴学办校。但由于朝代不同,对学校的称词也不尽相同,于是便给我们阅读古籍造成障碍。为此,特简释常见的一些学校称词如下:校、庠、序:三代(夏、商、周)的地方学校。《汉书·儒林传序》:“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即夏代称地方学校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学校的名称各异,古人的解释互有抵牾,特别是认为“庠、序、学、校”四语是时代不同而产生的词语。根据考古和民俗学研究,可以认为“庠、序、校”是地方学校,而“学”是古代国学。“明堂、辟雍、泮宫、灵台”等为国学的异名同实之称。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延伸,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有必要吸取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艺术的精华:1、重视诗教以导性广志;2、养才鼓气以培养上进心;3、标本兼治攻其病以塑造健康的人格。“导”、“广”、“鼓”、“养”、“攻”包含着深刻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研究家庭教育发展规律的宝贵资料,也是我们今天搞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借鉴。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记载古人家庭教育的情况、内容、原则和方法的专著很多。《家训》一类的著作,是古人进行家庭教育的读本。据《中国丛书综录》一书中《家训》部分所列的书目,就达一百一十七种之多,有《家训》、《家诫》、《家范》、《家教》或《教家》、《训家》等名  相似文献   

10.
家教信息     
江苏省开展万家优教系列活动不久前。江苏省妇联、省教委、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发出通知:在全省开晨“万家优教”活动,以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和科学育儿水平。“万零优教”系列活动内容主要有: 1.组奴江苏省“万家优教”讲师团巡田讲学活动。由省妇联、省教委、省家教会征集卓有建树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历史。纵观我国古代教育体制发展的情况,它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前进的过程,其中大体上经过了下面几次重大的改革。 一、夏、商、周时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是教育职能专门化的巨大变革 我国古代的学校,大约萌芽于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唐虞时代。《礼记·王制》篇上说:“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这种“庠”的机构,既是一种养老的机关,也是一种教育的机构。古书上所讲的“养老乞言”,大体上反映了它的性质。也  相似文献   

12.
红色家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丰厚沃土,更是实现中国梦,打造家国命运共同体的桥梁与纽带。因此,将红色家风融入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可以为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提供方向引导、为家庭教育“相机而教”提供内容载体、为家庭教育“言传身教”提供实践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深挖红色家风资源,推动家、社、校的红色联动,打造红色家风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家训滥觞于西周,发展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它自始至终以修身、齐家、报国为主要内容,以“仁义”、“孝悌”、“忠敬”为价值取向。在当今家庭教育中仍应提倡“成人”教育,培植“家和”的人文精神,陶冶子女“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是人的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将家庭教育列在对儿童教育的六大因素之首;我国古代的“孟母三迁教幼子”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何成功地进行家庭教育,是全体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难点。下面就教育中家长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家庭教育刊物中,我最欣赏的是《现代家教》。她版面活泼、栏目新颖、内容丰富,知识性、实用性强,收藏价值高。我认为《现代家教》有“三快”。一是稿件处理快。无论是推荐稿还是通讯员、读者的评刊稿件,只要到了编辑手中,都能及时处理,能采用的很快见刊。这对读  相似文献   

16.
马军祥 《甘肃教育》2022,(16):42-46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增长极。改变家庭教育现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文章围绕“家长教育期待、家庭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家校衔接”这四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家长的教育理解、家庭的成长认知、家长的成长示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不少家庭是三代人聚居的。孩子的父母大都近中年,工作、家务、业余进修比较繁忙,不可能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教育。而祖辈一般已退休在家,大多要分担一部分家庭教育任务,有的还干脆把第三代的教养全部揽了过来。即使是祖辈和儿孙分居的家庭,除节假日的晤聚外,当第三代因生病等原因不能上幼儿园时,也常会送到祖父祖母处“代管”。祖辈协助子女为第三代的教育出力,已是目前家庭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教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伴侣,而祖辈蛰居家中,也容易产生孤独感。祖孙相伴,天真烂漫的孩子使老年人增添生活的乐趣;而  相似文献   

18.
家训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即家训的异称,如家法、家约、家规、家诫等。家训都具有家庭教育的性质,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文献形式。在古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知识的积累、道德品行的培养,甚至为政处事能力的提高,都要通过家庭教育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一追溯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家庭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从经济上来看,在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的生产和消费单位,其子女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和道德行为规范等,绝大部分都是在家庭中获得的。另一方面,从政治上来看,我国自古强调“家天下”,即国家是放大的家庭,家庭是缩小的国家,这种家、国一体性决定了古代的家庭不仅是一个血亲单位,而且还是国家政治的一个细胞和基石,所以只有“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我国开展家庭教育的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开始,家庭教育就以一种自然…  相似文献   

20.
罗敏  梅虹 《四川教育》2022,(10):8-9+12
“双减”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环环相扣、合力共育、协调发力。本文立足“双减”这一时代背景,聚焦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提出了筑牢学校育人“主阵地”、补齐家庭教育“新短板”、构建家社协同“生态圈”的行动路径,旨在为“双减”的落地落实提供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