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定位多向分析法,对《垫底辣妹》进行教育叙事,揭示其中人物关系与结构。以学校教育和补习班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对比,阐释良好的教育,是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性,给予尊严与自由,且在培育个体尊严与自由的过程中,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影片中最突出的个性化教育,既是未来教育的走向,也是人文教育的体现,一种表现人尊严与自由的教育,丰富和建构了人内在精神和内在世界。本文通过"什么是教育"、"想要什么样的家庭"、"努力的意义"三个主题,结合影片与现实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2.
人的尊严与教育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既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综合利用生命资源,以思想品德课堂为主渠道,将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我们要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撞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赋生命教育以丰富内涵,让学生自由、快乐、文明、健康,有尊严、有责任、有爱心、有成长。  相似文献   

4.
贾桂清 《河北教育》2010,(12):22-23
提起“尊重教育”,人们可能会马上想到人的尊严、人的权力、人的主体地位,以及尊重他人人格和行为的自由、他人权力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但这些只是一种直接的现象。实际上,“尊重教育”的意义,就社会教育的功能性来看,是为了社会秩序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存在主义的代表萨特认为,如果每一个人都“无目的”地自由,  相似文献   

5.
“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二者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自由教育”强调独立人格培养,以及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功利教育”强调追求功效和利益,培养个人的生存能力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由”与“功利”均是成功教育的应有之义,认真挖掘两种教育的内在价值,同时避免使各自走向极端,对当代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生命的需要,是儿童成长甚至生存的一种形式。“个人的自由,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公正、人类的福祉与尊严。全系于良好的教育。”教育从本性是“成”人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有些所谓的教育,实际上是在打着教育的旗帜做着伤害儿童的勾当。这里我把这种行为称为“伪教育”。伪教育是伪装过的。戴着神圣徽章,潜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一种内在情感,是对人内在要求的指认,是一种社会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倡导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含量,在关注人政治素养提高的同时,还要着眼于情商指数、人性品格的培养,重视内在潜能的发挥和个体价值的实现。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解和掌握人文关怀的教育意蕴将为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相似文献   

8.
雅斯贝尔斯教育哲学的理论核心是“生存”,他的“自由”本质上是指内在自由和内在权威相统一的“生存的自由”。基于“生存本体论”的自由观,教育被定位于一种生存交往活动,自由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因素。生存自由在教育实践中强调求知意志,使“理性”和“非理性”相结合,要把大学建成“生存共同体”,并在传统的陶冶中纳入“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尊严一般是指向人的,是人对自己的一种价值肯定。教育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存在",当然也有尊严。教育的自尊不但是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还是对理想自我的追求。但现实中,教育不再坚守自身的内在价值,总是跟着政治、经济、技术"随波逐流",更谈不上对自身理想状态的追寻。对绝大多数受教育者来说,他们去学校接受教育不是为...  相似文献   

10.
公共教育的平等理念与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公共教育理念、制度与教育现代化由国家建立公共的、普及的、世俗的教育制度既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和主张,也是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主张。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由国家或地方公共权力机构负担公共学校教育;用义务教育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实现教育普及。文艺复兴以来,新兴的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需要上升为普遍的、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并通过政治革命建立起了确认和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权”的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是“教育平等”、“教育自由”、“教育人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七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强调人性,人道,仁爱和人的尊严。科学精神提倡实事求是,鼓励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和迷信,不论是科学的方式或精神,还是人文的方式或精神,其本质都是追求自由。它们为人类理性地追求自由和幸福提供了不同的实践方式。今天谈论大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应该思考:什么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市场经济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生存空间有多大?等等。  相似文献   

12.
全纳教育:基于公民权利的教育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持续的教育手段和过程,旨在呼吁全民参与以求人人获益,力图为大众尊严生活选择基本有效的教育内容,并通过合理的差异化教育手段体现真正包容和平等。全纳教育的精神乃是公民权利之受教育权的教育诉求,两者内在一致,共同为造就民主公民和民主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关注“和谐社会”之中“和谐的人”,与此异曲同工的是,联合国人权教育追求“每个人固有的尊严和价值都得到尊重和保护”,联合国人权教育的基本精神与构建和谐教育环境的要旨具有契合性特征。以联合国人权教育的基本精神构建幼儿园和谐教育环境要求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支持性的社区与家庭教育网络,并且做到教育内容与手段的整合、教育的生活适宜性、教育手段多样化和儿童化等。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人的尊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的尊严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人的尊严与尊重人的原则,构成了社会与教育公正,平等,自由,正义的基础。以对人的尊严和个人权利的尊重为教育的基本准则,可以评判教育制度、教育机构、教师及其教育行为是否尊重了人的尊严,并对任何不尊重个人尊严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提出修正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莹  李虎林 《考试周刊》2015,(10):134-135
对自由与教育的理解应分为两部分进行,自由在教育过程中是作为一种手段,即教育本身需要自由,主要包括自由的师生、自由与纪律的对立统一及学生自由的学习活动;而自由在教育目标中是作为一种教化的价值,即教育是为了实现自由,既包括了人作为个体的自由,又涵盖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诗意的教育     
诗意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独立性、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是人之自由的前提。没有独立性、自主性的人,永远只会是供他人使唤的“奴才”;没有自觉性、能动性的人,只能成为他人的工具和手段。而无法使自己“发光”,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充满乐趣和意义的人生。自由体现在知识的“相遇”中,就是一种对知识的向往、喜悦和由此激发出来的创造;体现在与教师的“相遇”中,就是一种主体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自由使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的是自在、和谐、安宁、怡然自得。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尊严     
尊严一般用于人,物无所谓尊严。那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能够对自己有一个评价,能够读懂别人看自己的眼神。尊严首先是内在的,是人对自己的一种价值肯定,即不管出身如何、地位如何、财富如何,作为一个人是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所以,尊严与内在价值感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8.
教育人性化作为一种应然的追求,是教育对人性的适应和改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教育人性化作为实践的指导原则,在现实中需要立足于个体差异和个人尊严,依据个体永恒存在的本性和自主发展的特性,激发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增进每个人的实践智慧,培养具有个性自由的个人。在现代教育的时代境遇和价值危机背景下,教育人性化既需要强化个体价值取向,又需要维持个体化和社会化之间必要的张力,通过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实践完成个体社会化,实现人人平等和个性自由。  相似文献   

19.
国内高校在提倡和发展通识教育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树立起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通识教育理念,这与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在一致;二是通识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三是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从高校的课程设置角度考虑,在高校开设不同层次科学史课程是较好地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自由教育是一种理念,它意味着教育要解放那些被压制和被禁止的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意味着教育具有一种新的态度,宽宏大度的态度。一种指导和帮助的方式,扩大每个人特别是那些长期被忽略的人的自由行动的范围、机会和条件,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创造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更多的好的方式。教给人如何获得自由、如何运用自由,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是教育的内在精神,这与教育培养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