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开篇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育的质量,教师是根本;教育的高质量,领导干部、党员是关键。如何带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是我校的工作重心,也是党建的工作中心。  相似文献   

2.
朱桦 《河北教育》2023,(Z1):72-7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各地区大力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其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是教师队伍最重要的后备力量。师范生培养质量决定了未来教师质量。地理师范生作为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时期,急需教师的正确指导。其中,作业作为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课堂作业,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亿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性工程,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部署.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呈现出政治性、人民性、前瞻性的鲜亮底色,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杨宇 《神州学人》2017,(10):10-17
师者,国之重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不仅是宝贵的社会财富,也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决定了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支柱,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在传播文明、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学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全面合格人才的重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扮演着一种示范的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的高低。而“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意义和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应努力在高等学校的特色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推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高度,突出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指出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行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  相似文献   

14.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生命和人的时代重任。只有具备扎实学识,才能承担起传承知识、启迪智慧的使命;只有胸怀仁爱之心,才能拥有培育人才的情感源泉和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师资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迎接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就必须认真贯彻党  相似文献   

1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一支高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以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综合素质,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促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要为做人民教师而感到光荣、自豪,同时理应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讲话中说,德为师之本。的确,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作为一个“手里操着民族和人类希望的人类灵魂丁程师”,走什么样的路,引导我们的下一代走什么样的路,是一个应该严肃对待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问题,因此,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是党和人民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力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迅速行动,以更高远的历史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