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文萃 《教师》2021,(8):51-52
跨界学习是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重要内核之一,也是终身学习的必备素养之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探究中,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跨界学习能力,立足学生整体认识和完整的生活世界,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时空多维性。教师可以从四个统整策略入手,实施跨界学习:关注个体发展,开展生活化教学;开阔课程视野,加强学科间融通;引发深度思考,协调理论和实践;培养核心素养,发展综合性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大都停留在被专家灌输知识或同行低水平交流的状态,如何创设跨界学习情境,引发教师对自己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深度反思,形成新的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行动,是教师学习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有必要从跨界学习的视角,探索教师在跨界课例研究中其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基于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了教师如何通过与外来学者合作,根据具体情境对理论进行再工具化,改进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在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同时生成了自己新的实践性知识。研究发现,教师跨界学习的意义协商、视角再造、实践重构三个机制,对教师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断变革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由经验式、参与式的学习向扩展式、探究式的跨界学习转变。跨界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在实践上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聚焦问题,多元解读;对话互动,重塑知识;反思实践,成果创新。有效的教师跨界学习需教师树立跨界学习理念,形成学习共同体提供组织保障,并为教师提供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4.
教师共同体中的教师学习是经验式、参与式和身份获得的学习。边界明晰、成员同质的教师共同体可能压抑教师个体性,限制学习机会,侧重共同体的再生产和知识的代际传递,不利于教育创新。作为边界地带的大学与学校伙伴关系代表着教师学习情境的扩展,其特点在于开放的边界、包容性强,多元话语和实践均能获得对话的空间。伙伴关系中教师学习方式是扩展式、横向式的跨界学习过程,侧重于问题解决和探究,体现在新知识的试验、探索和创造上,代表着教师教学活动系统的整体提升。边界物件的开发和运用与作为跨界者的学校教师,是帮助教师实现跨界学习的中介机制。如何将伙伴关系中的跨界学习与共同体学习两者相融合是教师学习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促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要适度开展跨界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教师的跨界学习应如何实施?本文以浙江省宁波中学第五期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跨界学习为例,站在实施流程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详细阐述了中小学教师开展跨界学习的一般路径和操作方法,即设计方案(确立主题、制定目标、设计活动)——组织实施(组建跨界学习团队、丰富跨界学习资源、开展跨界学习活动)——成果转化(成果梳理、转化应用)——评估反思(效果评估、反思改进)。  相似文献   

6.
教师身份形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教师专业发展又无法脱离教师学习。西方三种学习隐喻所代表的学习理论蕴含着分析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资源。传统的学习理论以认知为核心,教师通过获得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的专业认同,侧重个体维度的身份建构;情境学习理论以实践参与为核心,教师通过对话协商获得他人认可的成员资格,着眼于共同体内部的身份建构;扩展性学习理论以知识创造为核心,教师通过跨界行动实现个人能动性在活动系统中的贡献,聚焦于系统间的身份建构。尽管三种学习理论代表着教师身份建构的不同过程,但其揭示了学习视角下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机制:维持与改变。  相似文献   

7.
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学科间的联系,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跨界渗融。跨界渗融主要包括知识渗融、方法渗融和思想精神渗融三个方面,导入新课、启发讲解、课堂讨论、能力训练和研究性学习是其主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跨界渗融要把握好度,确保思想政治课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院校协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学校改进、课程革新和教师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并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但对于院校协作情境中大学专家与一线教师如何展开知识互动这一重要问题却鲜有实证研究涉及。通过对某一大学与中小学的跨界协作项目为典型案例进行的质性研究和多个案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院校协作情境中,外部专家与学校教师的知识互动存在三种不同模式:一是外部专家主导下的知识迁移,二是教师参与的知识转化,三是合作探究导向的知识变革。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外部专家与教师知识互动的重要因素:外部专家与教师之间情境性动态变化的权力关系、作为专业人士的教师的专业身份定位以及外部专家具备的跨界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如何设计教师培训课程已成为疫情下教师培训的重要议题。借助克努兹·伊列雷斯的全视角学习理论,从内容、互动和动机三维度看在线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发现内容狭窄,局限知识与技能;线上时长与线下培训时长一样,难以激发学习动机;实施方式单一导致互动不足。基于此,提出优化教师在线培训课程设计的举措:构筑多模块课程;以自主学习和专家引领提升学习动机;构建跨界学习共同体。在充分理解全视角学习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可获得改善教师在线培训课程设计的洞见。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9月,我受学校派遣跨越自己日常工作的边界,参加了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三期工作坊,师从陈向明老师学习叙事行动研究; 2020年6月,通过主动申请加入陈老师主持的“教师跨界学习机制”研究课题组; 2022年9月,加入跨界学习小组,与陈老师的4位访问学者、3位中小幼教师和3位大学教师一起学习。三年来,从叙事工作坊到跨界课题组、再到跨界学习小组,跨界学习的经历让我不断与各种理论相遇。  相似文献   

11.
孙利 《江苏教育》2022,(54):40-43
跨界教研是小学语文教研改革的必由之路,体现了时代的育人需求及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旨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跨界教研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学策略的优化以及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教师管理者首先要确立跨界教研的理念,积极为跨界教研搭建研训载体、整合研训课程、创新研训形式,推动跨界教研落到实处,促进教师完美转型,实现教师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经历了从知识取向、能力取向、标准取向向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转型。前三种价值取向是以未来教师为中心,强调其基本教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后一种取向是以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用儿童学习结果来评价教师教育课程及未来教师的有效性,以确保教师教育的质量。这一转型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跨界”,英译crossover,在英文中原意是“转型、转向”的意思,但在诸多领域被翻译作“跨界”,引申含义是“跨界合作”,意思是跨越两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等。跨界博采众长,凝聚成自身独特优势,其意义在于改变标准,在于创新,让人类进步的脚步不止。“跨界学习”就是跨越边界的学习。“跨界学习”要求人们跨越自己日常工作的边界,向外界学习并寻求多元素交叉的学习方式。“跨界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思路,根据学习主题,整合学习资源,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最终达到学习效果。文章尝试探讨以“跨界学习”的思维和实践推动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做法,使教师们走出已有的教学经验和专业发展的瓶颈,持续不断地精进和创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课程实施中,《说“木叶”》一文的学习路径多停留在知人论世、明辨文体、把握观点的议论文传统教学层面,笔者试图通过重要概念深度介入学习主题,拓展跨界分支,开展问题式项目化学习等三个维度,探究高中语文跨学科融合学习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达成幅度和核心价值的构建高度,让基于横向和跨界的跨学科融合学习成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审美研习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5.
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特别彰显了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典型的综合学习。这对中小学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新要求,更对教师的跨学科意识与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教师自身迫切需要开展跨界学习。教师在跨界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意愿薄弱、知识视野狭窄、跨界融合存在挑战等困境。我们从培养跨界意识和思维、拓宽教师知识眼界、践行跨界学习多种策略、充分重视持续学习与反思等方面提出了破解策略。  相似文献   

16.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本研究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视角,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方法,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所海岛学校自发结盟的“乡村教师共生体”为研究对象,透视了其从发起到运行、从跨校“共生体”的可为与难为到走向跨界“共生体”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基于跨界学习理论构建的跨界“共生体”,是一个汇聚多重智慧和多样资源的聚合体,不但激发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增进活动的专业内涵,进而从根本上促进乡村教师以及所有组织成员的成长,从跨界学习的视角为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如何有效地实施新课程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这是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谈几点建议。一、转变观念 ,确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观念 ,按照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确定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 ,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有这样三种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构 :教师→知识→学生 ;教师→方法→学生 ;教师→组织学习→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中的‘梅花”’一课是读写结合的综合课,是主题学习系列课程中的一节.本课从人文、艺术、科学三个层面探讨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意象——梅花.语文、生物、美术三个学科的四位教师先后授课,在跨界混搭中达成了对梅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与建构.  相似文献   

19.
石群山 《高教论坛》2012,(6):97-99,107
跨界是高职《文学概论》教学走出困境的一种思维向度,本文从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角度论述了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跨界的必要性,并提出我们的教学应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跨界结合、文学概论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跨界融合、汉语专业与其他专业间的跨界渗透以及学校与社会间的跨界合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三教”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升职教教师的能力素质必须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资源建设结合进行。文章基于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4位“双师型”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在对教师本土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归纳了工学一体化课程下职教教师具有的九项教学能力内容,并将其划分为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两个层面的基础教学能力、核心教学能力和拓展教学能力三种类型,在对不同类型教学能力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跨界的集成性、生成的情境性和整体的互补性三个典型特征,为针对性做好“三教”改革背景下职教教师队伍培养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