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注教育学的发展是教育学工作者的普遍心向。考察近年来我国教育学发展的情况,对教育学学科地位的质疑、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化、基本理论薄弱、工具理性化、自身建设的不完善介入于我国教育学发展之中,并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问题。认真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是当下促进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具有很强的固定性,但实际上存在着“应然”和“实然”的教育目的的对立。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实然”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应然”教育目的的实现,但教育目的从“实然”走向“应然”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中的“指导”一词并无强制意味。对它的理解容易产生歧义是因为人们在逻辑上混淆了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区别。就其性质来说,这一陈述不是教育科学的命题,而是实践教育学的语言表述。作为一个教育学口号,“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有其合理性。它不仅描述事实的某种特征,而且具有表达情感并引起他人情感与价值判断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具有教育性”究竟是一种实然判断还是一种应然判断?我国的一些教育学著作和教科书对这个问题均表述得比较含糊。有些教科书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实然判断,如全国中师统编教材《小学教育学教程》就指出:“教育活动向受教育者身心投射的影响引起的个体变化是全息性的……所谓单纯的传授知识,所谓‘教书不教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1]从其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必然性,不管教育者的意图如何,教学总是具有教育性的。这是一个说明“事实如何”的描述性命题。有些教材则认为“教学具…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上,“应然”与“实然”相对,是指应当有的状态。强调培养创新精神是青年教师培训的“应然”价值目标,一方面说明提出这一价值目标的合理性、必然性,另一方面说明培训只是青年教师创新精神形成的外部条件,从“应然”到“实然”,还须青年教师自身努力和具备相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有其自身的逻辑,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然逻辑、必然逻辑和应然逻辑的统一。实然、必然、应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三对范畴,也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三个环节。其中,实然指向本体论层面,必然指向认识论层面,应然指向方法论层面。实然、必然、应然这三重逻辑环环相扣,在深入事物本质的同时,也提供价值论和方法论的逻辑指引,推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从实然的本体向度出发,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全新时空方位,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必然的认识向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内含历史必然性、理论必然性和实践必然性,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应继续坚守其本质要求。从应然的实践向度思考,中国式现代化须通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等策略方法实现自身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思想观念的法治,在西方早见于古希腊,在东方则起于先秦。亚里士多德曾言“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商、韩则主张“不务德而务法”,求圣法之治于理,弃圣人之治于己。建成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和宏伟目标,然而法治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便是有效的对权力进行限制,和谐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从法治基础理论出发,描述了真正法治社会下权力与权利的“应然”的关系,介绍我国目前权力与权力的“实然”关系,亦即法治的困境之一,从而得出在我国实现法治,必须理顺权利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里存在着三各不同性质的判断:解释教育现象的实然判断,规范教师行为的应然判断和兼有实然,应然双重性质的判断,从反映论和辨证论的角度分析,教学具有教育性就是一个具有解释教育现象,规范教育行为两种作用的双重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自我”的发展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笔者认为学习者“自我”的发展就是一次次从“实然”迈向“应然”的“心理蜕变”。当然,这个“蜕变”的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有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研究者概括出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指出教育学里存在着三种不同性质的判断:解释教育现象的实然判断、规范教师行为的应然判断和兼有实然应然双重性质的判断。教学具有教育性就是一个具有解释教育现象、规范教育行为两种作用的双重性质的判断。本分别从反映论、辩证法的角度和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教育效应的角度,分析了这个判断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科学研究。在进行教育研究时,不可避免地涉及教育的“三然”状态,即实然状态、必然状态、应然状态。实然即“事实如此”,它是指实际地进人主体活动范围的一切对象性存在,是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必然即“为何如此”,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教育研究的立足点;应然,即“应当如此”,是指人对世界的要求,是教育研究的落脚点。进行教育研究,就要了解实然状态,把握必然状态,推导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12.
应然即“应当如此”,是以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为其合理性根据的。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立足于人类实践寻找应然的根据和各种规定性,将应然的本质归结为以人的利益和需要为最高尺度,重构世界图景,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下实现人和世界的和解。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命题:1.应然是从实然出发的否定和超越;2.应然的最终根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应然是对必然的利用;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对实然的应然建构;5.应然实然化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朱彦体 《今日教育》2010,(12):32-32
尝试着用眼睛和心灵去倾听教师,是校长“理”出民主和谐校园的“应然”,过多地用耳朵和大脑倾听,是现时不少校长的“实然”。“实然”和“应然”之间的落差告诉我们,在现代学校内涵式发展尤其是校园民主文化建设上,校长还有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教育瞭望     
《教育》2006,(23)
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三个悖论教育学究竟做了些什么?教育学究竟应当做什么?教育学究竟应当怎样做?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教育学界以反思的方式屡屡探讨的问题。这种反思近年来显得更为广泛、深入。新华文摘2006年第22期摘文《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三个悖论》,文章认为我国教育学研究在取得一些成果与进展的同时,其研究与发展仍然存在并将继续面临一些困扰研究者思维的悖论性问题。其一,是教育学研究中的“说”与“做”问题,克服这一问题,应基于现实(并非囿于现实)来构建应然取向,基于事实来引导实践规范,少“说”(教育),多“做”(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这一问题的追询首先应以基于“事实陈述”的社会学提问方式来进行。基于“实践规范”的教育学提问方式或基于“价值辩护”的哲学提问方式造成了论题的置换与方法的歧用———把“教师社会属性”的实然判断置换为“教师应起社会作用”的应然追求,把事实判断的方法引入价值选择的歧途并进而将二者彻底扯裂。结果,三种视角的“对话”就失却了意义平台和言说规则,自然也就成了各说各话;游离事实分析的实践规范大抵为纸上谈兵,割裂实然判断的应然追求不过是梦里求真。教育研究中,不同视角既要持守阵地和品格以便发挥各自特色与功能,又需加强借鉴和融通从而达致彼此互济与共荣。  相似文献   

16.
分层走班制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做法.在对分层走班制的实施效果进行探索研究时,必然会涉及它的“三然态”,即应然态、实然态和必然态.为此,必须合理把握“应然态”,尊重适应“实然态”,客观认识“必然态”.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之“实然目标”较单纯地关注职业技能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之“应然目标”当是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兼顾,培养“人事相宜”的和谐职业人。  相似文献   

18.
《李景鹏文集》对中国近30年经济政治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的解读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文集作者提倡并身体力行:把政治生活看成“力的作用场所”加以考察,使政治学研究能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 等相关的学科打通,把“应然”的研究和“实然”的研究、思辨的研究和实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吸收市场经济新观念以优化我国政治学研究工作,等等,很值得年轻的政治学研究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历史重构,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线”贯穿、以“块”定位、以“魂”统领,从而让历史重构具有“脉络”、具有阶段“特征”、具有“深度”。历史重构,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加具有“学科感”。历史重构要将“历史的实然”和“价值的应然”有机地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的历史认知从“历史实然”走向“价值应然”。  相似文献   

20.
“休谟问题”揭示了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巨大鸿沟,留下了一个指向不可知论的难题。恩格斯从“实践,即实验与工业”出发,驳斥了休谟的不可知论,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增加一个“能然”环节,从而形成从实然(is)到能然(able)再到应然(ought)这样一个新的逻辑关系链条。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理论视角,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亚里士多德提出“制作”问题的重要性,以及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一著名命题的深刻含义;也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正确认识最常引发混淆与混乱的能然环节,正确处理实然、能然与应然三者关系,从而减少各种判断和行动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