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日几个老记聊天,老资格的李总说了个笑话:某晚报一位年轻女记者被指派到附近农村采访一条新闻,磨磨蹭蹭还没动身。领导就问:“为什么还没去?”她若无其事地回答:“等办公室派车,说要明天才有!”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在等呢,就这么三四公里路,没有车那你的脚呢,干嘛去了?”女记者有点脸红:“是啊,我的脚干嘛去了呢?” 这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的脚干嘛去了?”人人皆有一双脚,就好端端地长在自己身上,人就靠它撑着站起来和走路,干嘛去了呢,不可思议吗?  相似文献   

2.
文成于思     
记得我在读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深夜,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来到他的实验室,发现他的学生还没有休息,便问他在干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又问:“白天呢?”学生还是回答:“在工作。”卢瑟福说;“那么你早晨也是在工作了?”学生点  相似文献   

3.
董桥 《出版参考》2005,(23):18-19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有位编辑同仁问我:要是叫你去打仗,你是希望做个快枪手好呢,还是做个准枪手?我问:何谓快枪手?何谓准枪手?他便解释说,就像打敌人,快枪手是指不经瞄准,“啪”就打出去,不管是死是活,反正敌人是被打着了;而准枪手呢,则指经瞄准,“啪”一枪打中要害,敌人便被打死了。我略一迟疑,说:当然要做快枪手啦,一枪一个多痛快。“那么,比如我们写新闻作品又如何?”我说:同理。话虽这样说,但过后仔细一考虑,这样回答未免有失偏颇。我们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节过后,我打电话给温济泽同志:“前几天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团聚,你为什么不去呢?我四处找不到你。”他说:“不是我不去,是不让我去,不邀请我,我怎么去呢?”我以为他开玩笑:“谁不让你去开会,你真是。”他在电话上简单说了几句经过,原来不久前他参加了一次周扬纪念会,他在会上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胡乔木,还点了什么人的名,他说他对乔木同志从来尊重,“但是人总有缺点,就批评不得,这个风气怎么得了。所以记协的会就不通知我了。既然不请我,我也不好去了。”我放下电话,沉默很久。像温济泽这样一个素以“温、良、恭、俭、让”著称的老同志,居然因说了几句真话就被另眼相看,这是何苦!每年春节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联欢会,温济泽每次必到,有时候他还讲几句话,今年却是少见的一次缺席。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7.
我上小学的时候,不幸遇到一个对我很有成见的老师。自习课,小组长抄讲话同学的名字,其中有我,我不服气——明明我睡了一节课,哪儿有讲话——找老师论理,老师一翻白眼,冷冷地说:“班上这么多同学,为什么就抄你名字,不抄其他同学名字呀?说明你即使这一次没讲话,以前也讲过!”  相似文献   

8.
幽默策点     
讽刺幽默歪打正着阿福在小学任教,长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只是一紧张讲话就会口吃。一次监考,他发现有一个同学在作弊,他气急败坏地指着作弊学生吼道:"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语毕,9个学生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新闻世界》2007,(12):29
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大会上演讲。他的演讲尖锐,幽默,锋芒毕露,妙趣横生。女速记员时而在速记簿上写着:“笑声”、“掌声”、“暴风雨般的掌声”。忽然有人喊道:“您讲的笑话我不懂!”  相似文献   

10.
出发前当我们感觉到主力红军有转移地区作战可能时候(注一),我就想到我是被派随军移动好呢还是被留在根据地里工作好呢的问题。有一天何叔衡同志和我闲谈,那时我们同在一个机关工作。他问:“假使红军主力移动,你愿意留在这里,或是愿意从军去呢?”我的答复是:“如有可能,我愿意从军去。”“红军跑起路来飞快,你跑得么?”“一天跑六十里毫无问题,八十里也勉强,跑一百里怕有点困难;这是我进根据地来时所经验过了的。”“我跑路要比你强一点,我准备了两双很结实的草鞋,(注二)你有点什么准备没有呢?”“你跑路当然比我强,我只准备了一双新草鞋,脚…  相似文献   

11.
我是在一九七六年二月参加《汉语大词典》编写工作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六个年头了。要是有人问我,你参加这一工作主要的体会是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一个字,就是“苦”。俄国诗人N·罗札诺夫说:“不用拿困难的铁匠活儿去折磨他,不用派他到矿山去干艰巨的工作,让他去搞词汇吧——仅此一件就够了,这种劳动本身就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艰苦!”  相似文献   

12.
先讲一个趣闻故事:说是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 “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 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叫真实。你要告诉  相似文献   

13.
董桥  磬明 《出版参考》2005,(8):18-19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昕,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李文丽 《现代传播》2001,(5):127-129
新华社2001年4月9日播发了这样一则消息:河北省国安市某学校一个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在一次课堂提问时,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当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对学生说: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此后,每看到学生举左手时,老师就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于…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你读大学时候的齐老师来北京参加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他抽时间来看望我。交谈中提到了你的情况,他谈自从你毕业离校以后两年多了,虽然住在一个城市里,也没有见过你一面。说到这里他沉默了,没有再说下去。我理解他这时候的心情,就把话题引到别的方面去了。今天我写信提醒你:你是齐老师当年最器重的学生之一,怎么就这样轻轻地把辛勤培育过你的老师淡忘了呢! 你应该懂得,尊师重道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尊师就是尊敬为培育自己付出过辛勤汗水的老师,重道就是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道理。中外古今凡是真正有学问有成就的学者,无不具有尊师重道的美德。他们时时处处流露着对老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为了加强你的尊师重道观念,先讲几个尊师的故事给你听: 你知道千古传为佳话的“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吗?那是北宋时期,大学士杨时,有一天偕同他的学友游酢,去看望他们的老师程颐。走到屋门口,只见程颐正坐在那里打磕睡。他们不愿惊动老师休息,便在门外肃立等候。那天正值大雪纷飞,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深了。当然今天不是要你也去“立雪”,而是学习尊师的精神。我国文坛宿将鲁迅可以说是尊师的榜样。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经常想着给启蒙老师寿敬吾先生  相似文献   

16.
《笑林广记》中有一则笑话: 甲和乙互相打斗,甲心一狠便把乙的鼻子咬了下来.乙为此上诉.甲竟说乙的鼻子乃为乙自己所咬.官老爷听了怒道:“混帐!嘴巴长在鼻子下边,自己怎么能把自己的鼻子咬下来呢?”甲一本正经地答道:“那是因为他站在凳子上,由上往下把它咬下来的.”甲的辩解令人可恨也令人可笑.因为乙无论站在何处都是不能把自己的鼻子咬下来的。甲这样强词夺理,从思想上讲叫作诡辩;从逻辑上讲,叫作理由虚假,推不出来,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充足理由律.  相似文献   

17.
我好凶的有一个笑话是攻击上海男人的,不妨拿来让大家一乐:某仁兄与人口角,把眼镜往上一推,兰花指一翘:“你不要惹我呀,我吵架好凶的。”我实在不大愿意讲这个渗透了北方人得意的笑话,然而看完了8月29日东北虎狂噬申花的血腥场面,这个笑话就像是沾在你屁股上的  相似文献   

18.
书写青春     
凡知老妻准备要与人聊天了,我必提醒她:千万别跟人家谈小孩子。女人都喜欢念“妈妈经”,讲起来兴高采烈,逸兴遄飞。可是没小孩的人根本听不懂你在说啥;有小孩的,你说你的小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在报社附近的公共汽车站候车,报社老前辈蒋少武老师从面前经过,我正要上前问候,他看见我便问:“你带照相机了吗?看那!”顺着他手指的地方,只见一个推车收破烂的男子正从一单位抱来一摞镶着玻璃镜柜的奖状往车上放……蒋老师说,这个画面很耐人寻味。我能品出他所指的“味道”。但我很遗憾地摇了摇头——没带照相机。  相似文献   

20.
当人人都喊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时候,你还坐得住吗?看着身边的同学、好友一个一个都成了小老板,你是否也想过要创一番大事业呢?别急,人人都有运势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