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形索义”要以《说文》为主要参考 何谓“以形索义”?它指的是从文字的形体分析入手来了解探求文字的本义。训诂学上谓之形训。 我国的汉字,属于表义系统的文字,其形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东汉大古文字家许慎,他编撰的《说文解字》14篇,为我国文字史上的第一部说解  相似文献   

2.
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人、书法家颜真卿一生在文化上多有建树。在湖州刺史任上,他广罗文化精英,编著中国古文字形声之义巨著《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重视新建和恢复历史文化遗迹;撰《湖州石柱记》《项王碑阴述》等,厘清史实,提升了湖州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3.
正提起汉字教学,很多人认为是小学阶段的事,中学语文教学以篇章为主。而笔者认为,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应贯穿于中小学整个语文教学之中,不容松懈。针对汉字教学现状,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有所改进,除了在教学时间上针对不同篇章有所增减,特别注意在识记策略上加强指导。一、渗透古文字知识,因形知义汉字是表意文字,音形义的结合体,形与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汉字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讲解古文字知识,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形与  相似文献   

4.
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其重于得义,得义莫重于得音。”这就阐发了形音义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声音在训诂中的作用,明确地提出了“因音以得其义”的训诂方法。  相似文献   

5.
义近形符通用通作是古文字形体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古文字学家考释古文字时常常凭借的重要方法,商承祚利用这一规律考释辨认了不少古文字。论文整理了商承祚著作中"义近形符通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汉字形声字的声符 ,一般只起标音作用。但有些声符却有兼义功能 ,其所兼之义 ,往往又比形符所表更为具体、深刻。今以《说文》中从 得声之字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7.
《字说》一书为晚清古文字学家吴大激研究古文字的论文集。学者们对该书的文字考释多予以积极评价,事实上其文字考释中误说颇多。尽管如此,该书诸文以字形分析为基础,以文献材料为佐证,以推理论断为补充,溯造字之源,析文字之孳乳,考文字之义训,是目前已知的学术史上古文字研究论文集中最早的一部,对独立的古文字学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报”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当罪人也”,当此义讲时,“报”与“执”和“挚”有语义上的联系。从“报”的字体构成及古文字字形分析可得出“报”的本义应为“以手压抑跪伏之人,使其服罪”,由此引申出祭祀,断狱、判罪之义。“报”与“复”同源,又有报答、报复、报告等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和语音是分不开的。汉字虽然不是拼音文字,但声韵条理具在,后人可以由形求声,由声求义。清代学者段玉裁说过:“圣人之造字,有义以有音,有音以有形。学者之识字,必审形以知音,审音以知义。”(《说文解字叙》注)这话是很对的。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说文解字》九千三百五十三文中,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后来增加的字大都是形声字。形声字有声符,可以由形求声,由声求义。非形声字没有声符,就不易探求声义。而形声字因语音转变,声符失去代表性,后人也难于探求声义。这就  相似文献   

10.
1960年在山东省莒县陵阳河和诸城"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带字陶尊》上的古文字图1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不少的人同意于省吾的解释:"这个字的上部的图2象日形,中间的图3象云气形,下部的图4象山有五峰形.……山上  相似文献   

11.
汉字形声字的声符,一般只起标音作用。但有些声符却有兼义功能,其所兼之义,往往又比形符所表更为具体,深刻。今以《说文》中从メ得声之字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及《文源》采用古文字资料的范围、《文源》不用甲骨文之谜和《文源》引用传统"说文学"资料等三个问题。从取材的角度看,《文源》是一部继承传统文字学特别是清代段、朱"说文学"的成就,同时又结合古文字资料尤其是商周秦汉金石文字资料来探讨汉字本形本义的承前启后的著作,它虽然还没来得及用上甲骨文的资料,但已经充分展示出古文字资料和传统文字学相结合给汉字学研究所带来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绘图小学生学习字典》 ,令人耳目一新。其最大的特点是关注汉字审美价值 ,进行字形解说 ,探究字的本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 ,做到音形义相结合。”根据这一精神 ,《绘图小学生学习字典》选列了能说明字义、小学生能理解的古文字形体(主要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义) ,并进行字形解说 ,探究字的本义。让孩子们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笔者认为收列古文字、解说字形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一些字解释为“从某反”或“反某为某”“从到(倒)某”,认为某字是由另一字反形而成,我们将这些字称为“反形字”。《说文解字》中有明确注解的“反形字”共计30个,后世学者对此也有所讨论,但多散见在单字的说解之下。许慎依据小篆分析字形,而小篆相比出土古文字资料又有颇多讹变,其所注解的“反形字”从小篆形体来看确为相反,但从早期文字材料来看真正属于“反书造字”的只有以下8个,即“叵、亍、■、旡、■”。本文结合古文字材料,对《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重新进行梳理分类,以便对“反形字”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喃字是仿汉字而造的民族古文字,或直接借用汉字来记录京族语言中的单词,或借用汉字的字形构件自创组合新的字。在自创组合字中,有一种字是以一个汉字的形体记录京族语词的音,用另一个汉字直接显示该组合字所要记录的义。可称之为音义型字。《京族喃字史歌集》有155个音义型字。具体可分为:1.标准的音义型字,即表音构件和示义构件一目了然;2.表音构件兼示词义,示义构件仅作陪衬;3.表音构件有省变;4.示义构件有省变;5.表音和示义构件都有省变。《京族喃字史歌集》中的音义型喃字是一种构字部件借自汉字,却是自创组合、自主表词的一种文字,因而独具特点、较有创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古文字和传世文献材料,结合闽方言探讨"(大)"字的形、音、义问题.认为诸家论"(大)"象一种刑具是正确的.在甲骨卜辞中,"(大)"字可作名词和动词.闽方言中表示抓捕意义的动词,其本字即此"(大)"字.后世典籍罕用"(大)"字,盖因其基本义可由"执"、"梏"取代之故.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我国文字史、辞书编纂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汉语大字典》充分利用了《说文》训释本义的资料.本文试图分析《汉语大字典》引用《说文解字》解析字之本义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词串识字8》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的一组识字教学内容,属于特殊偏旁教学。教材中有一张偏旁演变图表,两行词串。课文通过“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清楚地揭示了汉字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学生借此可以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图中的鸟同时对应“鸟字旁”和“隹字旁”,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相似文献   

19.
有声语言一出现,就是音义结合体.文字不过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然而古人对这个音义同源的道理长期缺乏认识,往往在文字和概念之间划等号,以为概念是由意符决定的.到了汉代,人们才开始以声音为线索推求语源,但未建立起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直到清代,随着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对词的音义关系的认识方有了质的突破.戴震首倡“因声求义”理论及“音义互求”的原则,段玉裁、阮元、陈澧、郝懿行等为之继响,而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则是其中之佼佼者.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说:“怀祖氏能以三者(形、音、义)互相求,以六者(古形、今形、古音、今音、古义、今义)互相求,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王力先生将乾嘉时代的训诂称之为“训诂学上的革命”,“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道路的里程碑”(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以下所引均同).应当说,在推动语言学研究走向崭新历史阶段的重要转折中,王氏父子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以下简称《疏证》《杂志》《述闻》《释词》,或总称为高邮王氏四种),是王氏父子校读经史书,探索古语词形音义关系的研究成果的记录.“以声音通训诂之本原”,是王氏撰著四书的意旨所在.“因声求义”“音义互求”贯  相似文献   

20.
《公输》篇有:“吾义固不杀人.”句,课文注:义,理当.我认为不确.①《说文》释“义”为“已之威严也.”《辞海》中有“正义”一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解.“义”虽有多种释义,但都没有解作副词“理当”的义项.②如果“义”作“理当”解,就与“固”的本意(本来、本当)造成语意重复,全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