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孩子们回归大自然,有三方面的教育效果和作用: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让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懂得保护环境,培养环保意识;在完全脱离日常环境、心情放松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更能够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目标中指出:“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把环保意识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呢?又如何让他们的行为去影响自己的父母和亲友,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人都去关心自己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呢?  相似文献   

3.
我要带他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春天,带他们到公园赏花,到山坡上植树;夏天,我和同学们到郊外野炊;秋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郊外登山;冬天,我和他们一起走进风雪里。让神奇的大自然,到处撒下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到处投下孩子们灵巧的身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竭力做到在孩子们打开书本读音节之前,先读几页最美妙的书——大自然。”我希望像他一样为孩子们办起“蓝天下的学校”,顺应孩子们的天性,留心周围世界,让他们去观看、去倾听、去探索、去发现、去感知美妙的大自然,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因为大自然是最奇妙的,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快乐之源。春天的小蜗牛 今天的天气真不错,按计划要认识月季花,我领着孩子们到小花园边散步边观察,从花观察到枝,从枝观察到叶,孩子们嗅着淡淡的香味,有说有笑,一节课上得轻松、愉快,真是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 当我…  相似文献   

5.
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小学自然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保教育素材,在自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使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培养他们成为大自然的“善良公民“.……  相似文献   

6.
我们台湖乡中心幼儿园地处广阔的农村,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农村的大自然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大教育环境吗?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让他们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嘴巴去说,小手去画……在认识秋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确定了17种形式让老师们根据教育目标及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去自选,然后自编自创。这17种形式是:1.散步观察,感知气候变化;2.组织秋游,欣赏大自然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重点观察秋天不同树木如落叶树、常绿树的落叶,学会比…  相似文献   

7.
提到培养环保意识,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如何去关注江河湖泊的污染、城市浑浊的空气、土地的沙漠化、食物中毒以及如何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等等。然而,要在孩子心中根植环保意识,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其周围事物。只有引导他们去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才能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去喜爱我们的大自然。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从本质上说应该是基于对孩子刚刚萌芽的自然观的一种良性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将有助于孩子及早建立一种和谐、美好、向上的自然观。热爱自然、热爱小动物原本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和老师应因势利导、及时耐心地培养孩子们的这种本性,用自己对大自然的热情去感染、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认识事物、热爱自然的原动力。孩子们对周围事物原本是毫无  相似文献   

8.
正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但同时,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保护自然的意识决定着人类能否与自然和平共处。幼儿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他们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怎样将环保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呢?我们想到,餐具是幼儿  相似文献   

9.
“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是我们教育孩子常说的一句话,然而我们发现,孩子们接触自然更多的是通过图片、光盘等方式。新《纲要》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是他们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而有些内容是必须让学生了解,  相似文献   

10.
方美燕 《辅导员》2010,(2):48-49
三月,学校组织了“感恩地球”活动,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很多漂亮的花朵,感受大自然的美。大家把花放在一起争奇斗艳,别提有多骄傲。我趁机教育孩子要记得经常浇花,让花儿开得更美。可是,过了两个星期,有一大半都死了,我很难过,孩子们也很伤心。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孩子们也尝试着去了解并真正地种一种花草,让他们知道如何去珍爱生命,这样才能真正地学会感恩地球,孩子们才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吸取上次带花、浇花活动的教训,决定开展一次“争做护花小使者”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一、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我们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大自然这本厚重的词典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田野乡间就是我们描不完的画卷。春天来了,我们和孩子们去野外放风筝;夏天到了,我们和孩子们去游泳;树叶黄了,鼓励他们和家人赏秋景;雪花飘了,我们和  相似文献   

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现如今的孩子见惯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却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他们有许多名贵的玩具、精致的图书,却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不认识稻谷,分不清麦苗和小草,对于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更是知之甚少。如何把孩子从水泥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投身到泥土的芳香,种植园地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基地。在种植园地中,有孩子们的发现、体验,也有孩子们的秘密、快乐,更多的则是孩子的收获与进步!如何高效地发挥种植园地的教育价值呢?  相似文献   

13.
农村幼教     
农村幼教让大自然赋予孩子灵感文/杨文武音乐活动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一项教育活动,但由于音乐本身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如果不给孩子们提供或创设特定意境,并采用相应的方式,无论你怎样教他们去认真地倾听节奏、旋律,教育效果都往往难尽如人意。在一次音乐教育活动前,...  相似文献   

14.
一、活生生的科学实验室——大自然○暑假过后,当孩子们回到幼儿园时,户外活动会强烈地吸引着他们。这时教师可每周搞一个活动计划,让户外的大自然成为孩子们的“科学实验室”。○首先,教师应预先考察一下附近地域,决定哪  相似文献   

15.
爱护环境要从小做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提出了: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让幼儿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的认知,情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进行环保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从小了解生活环境,对于他们日后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有关键性的作用,因而教师应从引导幼儿关注环境入手,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了解简单的环保知识,在幼儿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可以发挥其自身特点,对青少年进行环保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面就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渗透谈诫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7.
刘红 《宁夏教育》2004,(7):57-57
大自然中的科学奥秘是无穷的,对于幼儿来说更是神奇和美妙的。孩子们对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感到新鲜,他们睁大眼睛,在有意和无意中探索着大自然中种种有趣的现象并试图揭开其中的奥秘。根据幼儿这些特点,我们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幼儿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在常识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进而激发他们去表现美、创造美。在认识春天的时候,我带孩子们到“朱家花园”,让他们站在高处眺望各种树木的颜色,欣赏大自然的景色。通过观察,孩子们惊奇地发现,竟然有这么多的绿色:有初长嫩芽的嫩绿,有刚长新叶的粉绿,有郁郁葱葱的翠绿,有浓重的墨绿……大自然的绿色如此丰富。接着我又引导孩子们观看各种树木的树冠,他们发现树冠的形状十分有趣: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收起来的雨伞,有的像顶大帽子,有的像绽开的礼花。…  相似文献   

19.
列宁父母认为:大自然是一座富丽堂皇的艺术宝库,在那里有赏玩不尽的湖光山色和花卉草木。如果让孩子们尽早地、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那无疑能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的想象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活泼、愉快、健康地成长。因此,列宁的父母经常带着年幼的孩子到伏尔加河沿岸去观看河里的浮冰,到林中去散步,到山顶去观赏日出和日落的景色。列宁的父母认为:利用家庭花园、花圃,不仅可以对孩子们进行美育,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爱劳动、守纪律等优良品质,让小孩从小获得一些有关植物学的知识。为此,列宁的父母非常关心住宅旁的花园和花圃,经常领着孩子们一起养花,所有的孩子也都以惊喜的心情帮助父母养  相似文献   

20.
大胆让学生尝试傅方华等在自然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实验手段,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活动中去。一、看看、摸摸做实验好奇是孩子们的心理特征,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新奇的问题,产生很多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