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析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的限制、美国国内问题的牵制、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自身矛盾性的抑制、世界多极力量的抵制以及世界共同利益的钳制等。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不足之间存在矛盾;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三根支柱”之间相互冲突;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目标与实施手段之间相互对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国自身及国际政治的内外视角,从近期与长远、正向与负向、部分与整体等层面对美国新世纪“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作了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到,“先发制人”战略尽管在短期内强化了美国控制世界权力资源的能力和单极主导地位,但从长远上将削弱美国的世界影响力,也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冷战时被美国视为屉主要威胁的苏联解体。面对变化了的国际格局,美国对冷战后的国家安全环境重新评估,开始酝酿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大调整并形成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部分,称霸和维护霸权是美国安全的本质,美国的安全战略都是围绕着这一本质而制定和实施的。从诞生迄今,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几经调整,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但本质并未改变。中国在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被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实力与日俱增的地缘战略大国,与美国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被美国视为潜在战略对手,为了遏制中国强大,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凭借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有利机会继续谋求世界霸权的同时,其外交战略中的单边武力色彩越来越浓,对整个国际格局走势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产生深刻影响.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趋利避害,对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凭借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有利机会继续谋求世界霸权的同时,其外交战略中的单边武力色彩越来越浓,对整个国际格局走势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产生深刻影响。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趋利避害,对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德索赔政策是在东西方对抗逐步加剧,直至冷战爆发的特殊国际背景下制订、实施的,其索赔政策与冷战在欧洲的起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探讨上述两者的关系问题,可以揭示出冷战起源的复杂性,层次性,区域性特点,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性质与内涵、冷战的起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赢得冷战的胜利,美国政界可谓绞尽脑汁,召集各色人才出谋划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对苏战略。苏联作为冷战的一方,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但是在冷战期间苏联的冷战战略始终是以军事对抗为中心,很多战略决策的出台往往缺乏精密的推敲,最高领导人依个人所好制定战略决策,政策缺乏连续性,导致针对性不强。苏联的最终解体与苏联在冷战期间的战略失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文祥 《红领巾》2004,(1):47-51
社会党国际在冷战结束以后非常重视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问题,针对时代新变化迅速调整其对外政策,提出了新的和平观,主张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和人权新秩序,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它既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因此和外交战略有着重要的关联。同时伴随时代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样促进外交战略的新转向。冷战后的美国,意识形态依然对其外交战略的制订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意识形态的作用也萌生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的10余年,中美中三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各具特点。总体上看,日本的现实表现最差,而美国与中国则属于“优等生”。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力量对比关系的演变使三大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态势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美国仍能维持竞争中的“老大”地位,日本却在竞争中暂时陷于被动。无论是从时代潮流还是从各方的战略需求看,巩固和推动中美日三边合作,实现互利是历史的必然,合作大于竞争,机遇多于挑战,应是对本世纪三大国间经济竞争关系总体发展态势的恰当描述。  相似文献   

12.
13.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为了确保美国的世界地位不受挑战,美国在全球安全战略上突出了遏制中国的战略选择。在亚太,由于受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影响,美国对华防范与遏制的一手较为强硬。美国加大对台军售就是其典型的表现。这种以军售为主要形式的“安全安排”,一直是冷战后美国全球和亚太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从近中期看,美国仍会加大对台军售,但又不会走得太远,以免危及美国的国家利益;从长期看,不排除出现美对台军售恶性质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拉美战略是战时美国大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就逐步谋建自己的拉美战略,同纳粹争夺拉美,从中立过渡到非中立,随着欧洲战事的进展,又着手建构美洲的防务合作体系,其拉美战略初具框架。这为其后来拉美战略的展开与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世界格局进入了非对称的均势状态,国际安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威胁面前,国家对自身安全的维护遇到了新的挑战,而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结合让集体安全模式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恐怖主义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变得越来越猖獗,被称之为“20世纪的政治瘟疫”。对国际秩序和人类安全提出了尖锐的挑战。现代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宗教、领土纷争;外部势力干预它国内政;高科技的普及及先进武器技术的扩散和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等。它表现出范围日益扩大、方式更为隐蔽、手段更为残忍、大量使用高科技产品和新式武器及美国成为主要攻击目标等特点。国际反恐怖斗争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地处亚洲腹地中俄“夹缝”中的蒙古国摆脱了苏联长达近70多年的控制,其独特而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价值日益凸显,成为世界各大国和地区力量博弈的焦点之一。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与中俄特殊的历史关系使其对外关系调整必须首先考虑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与此同时,蒙古为了平衡中俄所带来的“压力”又积极地发展与“第三邻国”关系,美日及一些西方大国出于不同的战略目的接踵来到这片觊觎已久的土地上。蒙古国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变化为中国北部战略安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变挑战为机遇即成为中国对蒙政策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战后的美国,由于战争的影响,经济由繁荣进入萧条。美国政府采取高关税和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国内市场。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柯立芝繁荣"的出现,但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因为它导致1929年更严重的经济萧条,并使各国对美国采取关税报复措施。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体现了其国内政策与外交政策的张力和冲突,而这种张力的背后是其国内极端经济民族主义和自由国际主义两种势力的较量。美国政府总结经验教训,意识到只有与别国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只有双赢,才是美国长久繁荣的保证。以邻为壑、零和博弈只能导致损人不利己、引火烧身。  相似文献   

19.
1957-1966年,美国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三届政府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加纳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美国的遏制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冷战背景下美国对加纳的政策遏制了苏联的影响在加纳以及非洲的扩展,维护了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日本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经历了建交与提供发展援助(1991年至2001年)、加强与中东欧10个欧盟成员国的关系(2002年至2012年)和深化与中东欧16国关系(2013年至今)三个阶段。注重发展与欧盟的关系和积极构建中东欧地区合作框架是日本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特点。时至今日,日本已成为中东欧地区不可忽视的力量,考察日本发展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对开展中国-中东欧"16+1"合作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际作用。未来,中国须注重深化与欧盟的关系、将中东欧"地区合作方式"与"重点合作方式"相结合、探索中国与欧盟在中东欧地区的三方合作和扩展"16+1"合作,以此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