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同一新闻源,媒介靠什么出奇制胜呢?笔者认为除了选择一个好的报道角度外,关键在于新闻的内容,而内容又如何能够引人入胜呢? 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方法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家那样,用感觉化的文字来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新闻事件对读者生活的意义。本文试从新闻写作中讲故事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一篇文字新闻,怎样才能让读者赏心悦目,有一种人其境、见其人、闻其声的感觉,怎样才能激起读者喜怒哀乐的情绪,像磁铁一样把读者吸引到报道所描述的新闻事实中去呢?大量新闻佳作的成功经验表明,办法之一就是将文字新闻视觉化.  相似文献   

3.
正标题制作中的几个要点一篇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标题就像新闻的眼睛,通过它能够看到整条新闻的价值。标题好,新闻价值就会得到充分体现。否则,新闻的价值就可能被湮没。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呢?笔者认为,标题只要能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就是好标题。标题制作要点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采编工作,谈  相似文献   

4.
版面是报纸等文字载体的形式概念,排版是为了体现编辑部的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读者。广播新闻是新闻以声音的形式在某个节目时间段的集合,节目的编排也是为了体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听众。因而,广播新闻节目可以借鉴报纸的版面意识,同时更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形成广播新闻特有的"版面风格"。一、避开劣势,让广播新闻"版面"重点突出、"一听了然"毋庸讳言,广播媒体的劣势在于"转瞬即逝"。那么,怎样才能让它抓住听众,吸引听众一路听下去,并且能在其记忆中留下印记呢?笔者提出广播新闻节目要有版面意识,就是要借鉴报纸的长处,避开自身的劣势,使得一档广播新闻节目重点突出、"一听了然"。先说记者。广播记者报道新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使经济新闻变得清新活泼,能够充分唤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吸引读者的眼球呢?我们常常说要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我认为,经济新闻的重要创新就是贴近读者,向读者靠拢.  相似文献   

6.
苗荷芳 《新闻三昧》2007,(10):25-26
在编辑工作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基层通讯员或刚刚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这样问:老师,你说这件事可不可以写成稿件?你认为这件事有新闻价值吗?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什么事件可以写成稿件,不知道新闻在哪里。对于一个熟悉新闻  相似文献   

7.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能使读者透过这个小小的“窗口”.窥见新闻的要义.那么怎样才能使新闻的“眼睛”生动传神,让人们在“一瞥之间”便被吸引往,从而目不转睛地去读完全文呢?笔者认为,选用确切而具有个性的动态词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80年代初期,我读过一则批评商业工作中不正之风的消息,其标题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认为:"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为什么这样强调导语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一、导语既可以使新闻紧紧抓住读者,也可以使读者放弃阅读;二、导语的好坏可以决定编辑对新闻稿件的取舍;三、导语设计能显现记者的才华和功力;四、导语为整篇新闻定下基调,关系着主体部分如何展开;五、一篇新闻只有一条导语,因而它必须是最优化的.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面对同一新闻资源,为何有的记者就可以大浪淘沙火眼识金地掘出宝藏、捉到鲜鱼呢?而有的记者却对此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让人扼腕叹息呢?这主要取决于记者对这一新闻事件有无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判断和实现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是新闻传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它是新闻传者  相似文献   

10.
文摘类杂志不同于时政新闻杂志.但是,如果它能具有特别的新闻视角,也可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吸引众多读者.在争夺注意力的较量中长期占优.寻找新闻的最佳介入点《特别关注》并不追求“以事件为中心”的新闻价值.传统的新闻强调叙述清楚事件本身,说清事件来龙去脉,记者的重点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而非探寻它在社会生活的丰富层面及内涵.  相似文献   

11.
很明白的一个道理,新闻要有可读性,才会有人看,只有有人看的新闻,才谈得上传播效果。在这一点上,图片报道和文字报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篇没有生动细节的新闻稿件。就没有可读性,就不可能凝聚读者的注意力。同样一张图片所定格的瞬间不生动,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讲就是图片不好看,也是浪费版面。用文字表达一个新闻事实,关键在于记者在还原新闻事实时,如何将最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的,又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细节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2.
王英涛 《新闻知识》2001,(12):20-21
近年来,由于新闻侵权诉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官司的困扰,使得传媒的老总和编辑记者们大为头疼。于是乎,稿件中的南方某地、北方某市以及A、B、C、D越来越多,原来应该清清楚楚的新闻要素变得隐隐约约、残缺不全。尽管这样或许可以避免一些官司,但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且不说隐去地名、人名是否就可以不当被告,但没有具体人名、地名的新闻给读者的却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甚至是被阉割的事物。那么,我们能不能少惹官司、或惹了官司不输官司呢?以笔者多年从事政法新闻采编的经验而言,回答是肯定的。 一、常见的新闻官司及其…  相似文献   

13.
毋庸讳言,由于受报道对象本身的限制,经济新闻给人的印象是抽象深奥,枯燥乏味。那么,怎样才能使经济新闻由抽象深奥变得生动具体、枯燥乏味变成清新活泼,唤起读者的“新闻欲”,“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呢?笔者以为,其关键在于经济新闻中的情采和笔墨。如果我们能够把文学手法巧妙地运用利经济新闻稿件的写作之中,把经济新闻写得生动形象,情采飞扬,就自然会吸引读者。现就笔者平时所涉猎的一些精彩的经济报道,谈谈文学手法在经济新闻中运用的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王哲 《传媒观察》2004,(8):57-58
什么样的社会新闻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呢?面对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实,社会新闻自身发展的动力何在呢?在长期从事社会新闻稿件的采编与社会新闻部日常工作管理的过程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党报的社会新闻要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不断与时俱进,最关键之处是必须始终坚持提高社会新闻的报道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于地市报体育记者来说,如何更好地报道本地的体育新闻一直是很多同行感到头疼的事情,不是没有重大新闻可写,就是报道稀松平常,更谈不上出彩了。笔者认为,当好地市报体育记者,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在有限的新闻资源中,写出吸引眼球的体育新闻稿件,从而让更多的人关注体育,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发挥好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发表新闻稿件,署上大名,属于常识.这是记者对读者忠诚,对文章负责的表现.也便于读者了解大作出自谁手,满足芸芸众生的好奇心.更可以增加文章的信任度,让人读了放心,知道这不是凭空乱造.所以,我们看到的新闻稿件一般都有“本报记者×××”或“通讯员×××”的标识,好像商品都有商标一样.令人奇怪的是,不知从何时起,冠冕堂皇的记者先生竟变得羞羞答答,像地下工作者似地在新闻稿件中用起了化名甚或匿名,留下“本报记者”四个字让你请详.  相似文献   

17.
张靖 《新闻与写作》2000,(11):23-24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追踪报道是每一个记者都需要掌握的一种报道形式。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热点事件或一时的热门话题,必要时,都可以做追踪报道。追踪报道搞好了,既可以牢牢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形成较大的新闻冲击力,又能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权威性。结合采访实践,我认为搞好追踪报道要注意选角度,抢速度,挖深度。 一、选取新闻的角度要新 所谓角度新,就是看问题和抓新闻的角度要与众不同,当然,前提是所找的角度必须有新闻价值,读者感兴趣也爱看。一个新闻事实产生了,特别是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后,必然会有多家媒体来追逐和报道。这时…  相似文献   

18.
晚报是市民的报纸,除了报道当天国内外重大新闻外,还大量采集、报道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新闻。随着阅读时代的到来,读者越来越需要可读性强的新闻,这就要求晚报记者在写稿件时不再是简单的带着"镣铐"写新闻,仅仅满足于"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了,更多的是要运用多种写作方法,使新闻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关注报道内容。新闻界有云:"新闻常新"。新闻写作最忌守旧。那么如何让新闻可看呢?笔者  相似文献   

19.
一则报道,新闻价值再大,标题如果没有吸引力,报道就可能失去读者。一条稿件首先能够吸引读者的是什么?当然是标题。要提高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编辑就要把新闻标题制作得抢眼,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新闻标题虽然只是一句话或者是短短几句话,但写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要作好标题,必须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就是要确定标题从新闻中提炼出什么事实和观点:怎么写,就是确定标题如何表述这些事实和观点。因此,制作出吸引人的标题也是编辑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编辑怎样才能将新闻标题制作的抢眼呢?笔者认为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相似文献   

20.
我们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向上级广播电视台投送的新闻稿件中,尽管稿件文字、结构、画面等方面都较好,但是被上级台采用率却很低,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所采写的新闻稿件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不大,甚至根本没有。怎样的新闻才算有价值呢?笔者认为:有价值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宣传意义,而又未经报道或报道的次数极少,角度新鲜的事实,有的表现为政治性强、有的表现为科学性强、有的表现为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等等,在我们县级新闻单位怎样采写有价值的新闻呢?一、反映当前国内、省内、区内的重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