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无达诂”是中国诗学的传统命题,但它与现代西方语言学、符号学、阐释学、(?)美学、读者反应批评和结构主义美学等理论却有相通之处。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固定而语意变化莫测,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与“诗无达诂”有相似之处。现代符号学理论中有表象符号系统和陈述符号系统,而“诗无达诂”论认识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及不能直接传译性,说明表象符号所呈现的意象所包含的含义是丰富的、多义的和不确定的。因此,人们对其领会、理解就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补充。接受美学着眼于接受者——即鉴赏主体的研究,而“诗无达诂”也强调解诗者——即接受者的理解才能的研究;所以,研究“诗无达诂”若能吸收西方接受美学的研究成果,不局限于创作主体,重视鉴赏主题的研究,才能对“诗  相似文献   

2.
项链     
此文提供了故事新编的经验——从原故事“借”“失”“还”三个字中独对“失”字情有独钟。有“失”也就会有“拾”,本文就在“拾”字上做足了文章。结句中的“死因不明”意味深长;首句中缀一“假”字,匠心独运。本文标题宜改为“拾项链”。  相似文献   

3.
一天,小白兔在拾废旧时,发现了一只方水桶,他高兴极了:这下浇萝卜可有用具了! “能为你服务,我真高兴!”方水桶很乐意地说,“不过,我这身上太脏了,你能为我穿件新衣服吗?”  相似文献   

4.
浅谈训诂     
训诂这两个字连起来用,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诂训”,就是训诂。唐孔颖达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见《毛诗正义·关(?)·孔疏》)他还综合起来给训诂下了定义:“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  相似文献   

5.
46年前,正在苏州大学念一年级的一位热血青年在鲜红的旗帜下,庄严地举起了右手,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1950年学业未满的他便遵照党的安排去开展农村和社团工作。21岁时,这位才干卓然的青年已是苏州市长秘书。他本可以沿着那条令今人眼热的仕宦之梯拾阶而上,攀上权力的高峰,但他却申请去中学任教,理由是:中国更需要教育。这一干就是12年。1982年在“文革”中历尽磨难,年已不惑的他受命出任当时有名的“老大难”单位——江苏省电子职业中学校长。这一干又是12年。当他把一所名驰遐迩的省级重点职业高中交给他的继任时,人们以为这位奋斗了一生,功德圆满的老人该尽享清福,颐养天年了,却不曾想他突然宣布接受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政府的聘请,将“领衔”创办长安职业高中!人们感叹:真是——  相似文献   

6.
当今介绍训诂学的一些著作,在解释“训诂”这一名称的由来和意义时,往往把它和《毛诗故训传》书名中的“故训”二字完全等同起来.因为“故”与“诂”古字通用,汉人著述中“训诂”一语多作“训故”,而《毛诗故训传》书名的“故训传”三字又或作“诂训传”,于是便把“训诂”或“训故”看成是“故训”或“诂训”的同义倒文,认为二者是一回事;又因为《尔雅》篇名有《释诂》、《释训》,孔颖达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  相似文献   

7.
墨子名翟,鲁人,或云宋人,曾为宋国大夫。据孙诒让《墨子闲诂》所载,他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墨翟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反对儒家靡费民财,讲究繁琐的礼,就背弃了孔子所宗的“周道”而用“夏政”。  相似文献   

8.
当今介绍训诂学的一些著作,在解释“训诂”这一名称的由来和意义时,往往把它和《毛诗故训传》书名中的“故训”二字完全等同起来,因为“故”与“诂”古字通用,汉人著述中“训诂”一语多作“训故”,而《毛诗故训传》书名的“故训传”三字又或作“诂训传”,于是便把“训诂”或“训故”看成是“故训”或“诂训”的同义倒文,认为二者是一回事;又因为《尔雅》篇名有《释诂》、《释训》,孔颖达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于是又认为,“训”与“诂”(或  相似文献   

9.
陈易海 《班主任》2008,(2):20-20
我曾在几所高中任过教,见不少班主任教育后进生时,一方是“暴跳如雷”,一方是“桀骜不驯”;一方是“声色俱厉”,一方是“玩世不恭”;一方是“苦口婆心”,一方是“不买你的账”……如何转变后进生,一直是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深感头疼的难题。经过实践,我探索出一个转变高中后进生的方法——“阅读摘抄法”,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为祖国爱惜每一颗粮食秋收了,社里都忙着收稻了。丹阳县珥陵区双合乡白鹿树小学这两天在晨会上进行了“颗粒回家”的教育。不但在课堂上贯彻,而且组织学生到田野里去拾谷粒和稻穗,由老师带头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同学们在活动中可表现得积极啦!张勉宝同学身体不好,脚不好走,同学叫他休息,他不肯,蹲在路上拾。他说:“车子来来往往的也会把稻子漏下来。”张瑞臣看到泥里的谷粒不好拾,就连泥捧起来,回来筛。他说:“我要使一粒粮食都不浪费”。蒋素和的父亲要蒋素和回家割羊草,说:“哪一个在乎这几颗稻!”蒋素和用先生讲的道理说服了他的父亲,一边割羊草,一边拾稻粒。最后统计了数字,计拾到稻子一百七十斤。陈濯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作为汉代今经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重要的论家,有着十分丰富的艺思想。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艺理论命题,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诗无达诂”、“美刺”等,都对后世的艺理论、美学及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奇迹·永恒     
“啪”一声清脆的响声,我的脊椎骨折断了。我趴在地上,血嘀嗒嘀嗒地流。“小子,本大爷今儿放了你,下回别多管闲事了!”那恶霸将他的卓越手斧背在背上,朝我吐了口唾沫,拾起他的战利品——我的骷髅杖,走了。血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相似文献   

13.
在对诗歌文本的意义阐释上,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刘勰的“知音”说等,都是以探求和追寻作品确定不变的原意为目标的。然而事实证明,这往往既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法完成的。与此不同,《易经·系辞》中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思想,荀子也说:“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到了西汉,董仲舒更是明确提出了“《诗》无达诂”的命题。他说:“《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春秋繁露·精华第五)刘向也曾提到:“传曰:《诗》无通诂,《易》无通占,《春秋》无通义。”…  相似文献   

14.
新年的脚步     
咚——当日历本一天一天地变薄,当妈妈又开始为写总结而熬夜,当街头又挂上琳琅满目的贺卡的时候,我知道,是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咚——咚——每次老师发下纸让我们写总结时,讲台下总是一片“哇”鸣。总结总是很难下笔,因为开头总是要说:“时间过得真快”、“光阴似箭”、“逝者如斯夫”、“一年又过去了”之类的陈词,想不出新的花样;因为中间总要谈一年的事,事情好多,如海滩上散落的贝壳,迷糊着不知该拾哪些;因为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春夏期间,《广州日报》“艺苑”版连续发表文章,就中国古代诗学“诗无达诂”这一命题展开讨论,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为了促使这一讨论进一步深化,由《学术研究》杂志社和广东古代文论研究会主办的首次“诗无达诂”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2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广州市部分高校的会员、特邀学者及主办单位代表共2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气氛热烈,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诗无达诂”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比较深入的讨论,取得了可喜的理论进展.  相似文献   

16.
《曹刿论战》中的“小信未孚”,中学语文课本注:“(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孚,为人所信服。”将“孚”解为“信任”“信服”,实际上是对旧注的承袭,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注:“孚,大信。”此训实乃杜氏之臆测,既无训诂根据,又与文意相悖。《尔雅·释诂》:“孚,信也”;《说文·爪部》:“孚,一日信。”据此,“孚”为“信”义,而非“大信”。作为晚于《尔雅》、《说文》作者的经学大师杜预绝不会不知道“孚”字的信诂,可能是他考虑到,如果将“孚”训为“信”,那么,“小信  相似文献   

17.
孙孟明 《语文知识》2000,(10):14-15
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卷三《精华篇》里云:“《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这可算是“诗无达诂”的起源。所谓“达诂”,换一种说法,即“通达的解释”。何以会产生“诗无达诂”的现象呢?因为凡诗历来就有“贵曲忌直”之评说。“贵曲”指写诗隐晦,是一种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通常称之为“含蓄”。诗之“含蓄”,我们以为可分“单义性含蓄”和  相似文献   

18.
“诗无达诂”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中的名句,和西方的接受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美术欣赏接受活动中也存在着“诗无达诂”现象。本文试从美术欣赏中“诗无达诂”的产生、“诗无达诂”与“坐实”、以及“诗无达诂”是欣赏中的再创造几个方面试谈“诗无达诂”与美术接受活动。  相似文献   

19.
铿锵南游记     
第四回:方便国小戒碰壁诂说师徒四人顺利南行,一路无风无雨,这一日来到一城墙下,小僧高声诵读刻在城楼上的三个大字“方——便——国”。三徒儿都觉小僧没必要拉这长的音,可是没办法,谁叫他是师傅呢?习惯啦!小戒抢前一步问道:“猴哥,这‘方便’二字作何解释啊?”小空见小戒一脸疑惑,笑道: “咱们走着瞧呗。”小戒刚想发作,小僧一挥手,喝道:“徒儿们,进——城,”于是,师徒四人你牵着马,他挑着担,开心地进城去了。  相似文献   

20.
“诗无达诂”一语在我国文学理论中被广泛引用,人们对它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理解,即:诗歌乃至其它各种文学作品,没有什么确定不变、唯一正确的意义,寻找这个意义既不可能,也没必要,读者完全可以“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沈德潜《唐诗别裁·凡例》)。在这里,“诗无达诂”成了人们对文学作品某种特性的概括解释。这种引申推衍的理解不能算错,但相对于“诗无达诂”的本义而言,却显得过于宽泛。“诗无达诂”一语在其原初时期,有其更为具体确切的蕴涵。本文发意,即在于暂时将“诗无达诂”一语的种种引申发挥义搁置起来,根据目前能见到的一些史料,厘定其初始的准确含义。先正本清源,再阐微至显,也就是说,紧紧抓住其“本义”,先“考”后“释’,看一看它对现代文学理论会有哪些启示。 一 “诗无达诂”,最早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篇》:“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董仲舒此语,有两点须特别注意:一是将《诗》与《易》《春秋》并举,可知所言之“诗”,乃专指《诗经》而非泛指一般的诗;二是既言“所闻”,可知此说已先于董子而流行,是先秦时就有的一种观念。从这两点看,“诗无达诂”应该与春秋以来人们对《诗经》的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