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朝梁元帝萧绎,虽然没有像同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那样“体大而虑周”的诗学专著,但他在对诗的界定中对诗的情感力、文采美、声律美等审美特性的体认,却表征了诗学审美本体论的完全成熟,因此,其诗论是中国诗学审美本体论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结点。  相似文献   

2.
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简评蔡元培的美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 ,蔡元培提出“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他是中国美学史上 ,最早明确地用价值论的观点论述美学根本问题的学者。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建立在价值论的基础上。蔡元培的美学体现出强烈的济世情怀 ,是中西美学融合的产物 ,且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3.
关于禅宗美学本体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佛教各宗要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只能在一种本体论上建构完成,它们都是以心性作为本体范畴,而以心本原说为本体论的最高形态。而《般若》之荡相遣执之妙用与《中论》之体法空,乃是各宗之共法,而非各宗据以建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本体以及本体论。而禅宗把“心”(禅)作为本体范畴,作为自己在终极信仰中安身立命的源点,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禅宗哲学与美学是以“禅”作为本体范畴,以“立心”在“禅”的本体上建构了心性本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语文课程审美教育本体论的理论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思想为补充的诗教课程审美教育 二是近百年来语文审美教育的曲折发展 三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探索。纵观这三个阶段语文审美教育的发展,可以认为,语文课程审美教育本体论探究经历了关注主体生命(文质彬彬的君子,无为而无不为)——成就"理""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科学理性——重视主体生命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因此,当代文学观念的变革、重建,就不能停留于文学主体性和文学价值论的探索,还应当推进到文学本体论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6.
萨特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探索个人的自由与解放,其人学本体论经历了现象学本体论、自为的绝对自由本体论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本体论三个阶段。钩沉这三个阶段,评价萨特的人学本体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着实践元素和存在论元素。其中实践是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存在是审美活动的方式和终结目标。中国古人的实践体现了广义实践观,他们对人生的求索中体现了与自由相契合的精神实践。中国古代思想中尤其强调审美对于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即追求诗意的境界。这是中国传统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存在思想中,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强调美在审美活动中生成。在这方面,中西是相通的。审美活动说到底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一部分,是人们进入无差别境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审美特性: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艺术性、爱美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9.
论美育     
学校中的审美教育,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因为学校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基地.从思想与措施上应该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我认为:轻视美育是不对的,认为美育是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范畴的东西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美育刍议     
美育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以及具体措施的缺乏,迄今仍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当前有必要厘清美育与艺术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并从现有的教育体系、美育管理、美育师资的培养、网络美育的介入、美育资源的整合等角度予以考察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作品日渐符号化、互文化的时代,审美也经历着从个体深度体验到能指交际的转型,当艺术符号成系统地出现时,系统规则即符码成为解读艺术作品审美意义的关键。在审美的这个转型中,对艺术作品的符码化解读瓦解了审美中原有的主客体关系,使得主体不得不学习或者依靠自我身份所对应的符码体系,从而丧失了主体性。而研究、教育机制与商业机制一起完成了这一审美符码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美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何以会是美的,这是美学史上讨论了两千多年的问题,但以往的回答都是由于缺乏辩证的眼光而陷于片面,因而不能真正揭示问题的实质。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统一的理论看,人们以科学的观点和标准来衡量和评判艺术造成许多认识的误区。因此,必须重新阐发美的艺术在人的生存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标示艺术本质的审美意象, 是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其别于一般艺术形象而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有四个方面: 一、兴象尽意, 离象得似, 妙契天成; 二、借助语言,超以言表, 机趣无穷; 三、运用象征, 以虚还实, 扩张意义; 四、辩理深刻, 视野开阔, 奇辟怪诞。  相似文献   

14.
论审美对象     
古人认为,美就是味、滋味、意味,其主要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将我们通常分离开来加以研究的美、美感、审美对象连成了一体;并且,味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晶,它既不是客体本身,又不是主体本身。只有在审美活动中,相对于审美主体,才出现了审美对象;相对于审美对象,才出现了审美主体。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审美对象具有“现量”性(当下生成性)、感应性、虚化性。  相似文献   

15.
论审美标准     
《湘南学院学报》2020,(1):49-55
审美标准是传统美学充满观念差异和逻辑悖论的问题。由于审美标准缺乏一个相对公认的客观尺度,它也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一个难题。从理论层面进行系统与深入的探究,再结合对感性的审美对象包括艺术文本进行实证性分析,可以将审美标准归纳为经验的标准、理念的标准、境界的标准这三个互相关联的方面,由此构成一个相对系统和客观辩证的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16.
审美距离是文艺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布洛最早在理论上加以阐述并且给予肯定,但他在使用时,特指的是心理态度。本文认为,审美距离不能局限为纯粹的心理问题,而应该从三方面去把握,即心理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相似文献   

17.
阿多尔诺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站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工业明进行的彻底批判的立场上,把现代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着重研究了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批判与拯救功能,艺术的形式与自律等问题,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具有批判现实和拯救人性的功能,这一切的支撑点则在于艺术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18.
阿多尔诺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站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彻底批判的立场上 ,把现代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着重研究了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批判与拯救功能、艺术的形式与自律等问题 ,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否定 ,具有批判现实和拯救人性的功能 ,这一切的支撑点则在于艺术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19.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倾向性,审美心理的形成主要受审美态度因素、完美状态因素等的影响;健康的审美心理对一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审美心理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20.
审美关系是审美活动发生的重要条件,划清审美的对象与审美对象的边界,将有助于认识审美关系发生的内在机制;审美对象离不开对象中的潜在的审美元素,更离不开人的参与;从审美的对象到审美对象的转向依赖于审美关系的建立,依赖于审美主体的参与;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是对象性的存在,体现了审美对象的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