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偶翻词典,发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无以复加"和"小题大做"两个成语的释义之后,均用括号加注其感情色彩,分别为"多用于贬意"和"多含贬义".很多辞书却未对这两个成语的感情色彩加以说明,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成语词典》(修订本)、《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汉语成语司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成语辞海》(新华出版社)等等.只有个别例外,如《新世纪汉语成语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说明"无以复加""今多含贬义", 《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说明"小题大做"为"贬义", 《汉语成语小词典》(2003修订本)(商务印书馆)说明"无以复加""多用于贬义".这三部词典于另外-个成吾电均未说明其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徐复岭 《现代语文》2006,(12):126-128
"这咱晚"、"那咱晚"等,是《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等某些明清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到的一组指示时间的词语,带有浓重的北方方言色彩.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未曾论及这组词语,《汉语大词典》及其他历史语文辞书或未收录,或虽已收录,但对其意义、来源的解释可疑、可商.因此,有必要对它们的真实含义和源流变化分辨清楚.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汉语中,“将”是一个用法比较复杂的词。对《警世通言》中“将”的用法进行了分类,并试图从中找出它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维”是古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它的用法很多。对《诗经》、《尚书》、《史记》等文学作品中“维”字使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维”字在上古汉语中用法的演变:用法渐趋多元化,从主要作助词发展到兼具助词、动词、名词等几种词性,词义也在逐渐增多,到西汉时其意义基本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5.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6.
毕慧玉在《<汉语大词典>补正》①一文中认为"亲娘"一词除了①亲生母。方言。②对祖母的称呼外,还有"对已婚妇女的敬称"义。笔者以为,"对已婚妇女的敬称"不确,因为近代汉语作品中,"亲娘"固然有"对已婚妇女的敬称"的例子,而且还不少,但"亲娘"也有称"未婚的青年女子"的。  相似文献   

7.
出土的简帛文献具有很重要的语料价值,其中有许多传世文献所不见或未详的词语、语义,这对汉语语文辞书的编撰和汉语史的研究都很重要。先秦简牍《日书》中的一些词语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收词释义具有一定的补正意义。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后,绝大多数都将进行一年的汉语预科学习。在此期间,开设的课程为《基础汉语》、《汉语听说》、《汉语阅读》、《写作》和《体育》,共计五门,其中《汉语阅读》开设一年,课时为一百五十学时,周学时为五学时。学生大多来自南疆地区,其汉语基础相对薄弱,如何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掌握阅读技能,在MHK中达到规定的要求,进  相似文献   

9.
"洗一次"的语法结构为"V 数词 动量词",对于这一结构的定性问题,语法学界历来有分歧.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中都将这一结构中的"数词 动量词"定性为"V"的准宾语,即认为它是述宾结构.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贾彦德的《汉语语义学》等将这类结构中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即认为它是述补结构.本文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其中涉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条目和义项,为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因这部辞书词目浩繁,又出于众人之手,其中尚存某些瑕疪、纰漏.本文就此逐条加以订补.  相似文献   

11.
否定副词是汉语表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副词词类,《左传》是汉语史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文献,对《左传》中的否定副词进行穷尽性地考察、描写以及严格的数据统计,可以总结否定副词的特点。由此还可以窥探先秦汉语否定副词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2.
汉语表达对称的方式丰富多样,显示出汉语强大的表达力。敬称是其中的一种,在汉语对称表达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时期的著作《世说新语》、《水浒传》、《茶馆》等为语言材料,对汉语用敬称表达对称的方式进行历时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从古到今,用敬称表达对称的形式有沿袭,也有创新。用敬称称呼对方是我国礼仪文化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其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它虽是现有大型汉语词典中质量最高的一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现代汉语词典》象声词,从词目未收、义项未收、释义的不平衡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作一些补苴,供《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音字的读音,我们一般可根据其在词典中的义项来确定,可有些多音字的读音按此办法却不容易确定.比如,"华盛顿"、"华生"等外国人姓氏中的"华"该如何读就让我们有点犯难.《现代汉语词典》甚或《汉语大词典》都找不到对应的义项.仔细听广播电视,似乎读"huá"读"huà"的情况都有.我们查找了新版《辞海》和几本普通话教材,它们将"华盛顿"的"华"标音为"huá",不知有何依据.对此,我们不敢苟同,以为此处读"huà"更有道理.  相似文献   

15.
《尚书》《乐记》等不少文献载有中国早期的"节奏"论,虽然其所指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都认为节奏具有规范、整齐等作用.从诗、骚两大源头来看,中国古典诗歌对节奏具有高度自觉,其深层原因在于汉语的诗美特性和诗人的追求:有节奏的语言为"乐音",对于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更为有利."平仄"律是依据汉语诗歌节奏特性设计的,因而并非独立的审美元素,它的根本功能在于改进并提升汉语诗歌的节奏水平.汉语诗歌节奏经过平仄律的"升级",变得更加柔和且富于起伏变化."平仄"律推动唐宋诗词的节奏水平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也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鼎峰繁荣.  相似文献   

16.
本根据《论衡》一书中“劣”字的用例,对《汉语大字典》解释该字三个方面的缺失进行了补正:一理解例勾欠准确;二、义项不全;三、例证过晚。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语文教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指我国少数民族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学校单科加授的汉语课程(以下简称汉语教学)。在我国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学校单科加授汉语。在内蒙古自治区特指用蒙古语授课学校单科加授的汉语教学。语文教学则指国内汉语授课学校的母语(或第一语言)教学。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非常重视,从1982年到现在分别制定了《汉语文教学大纲》、《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草案)》、《汉语教学大纲》,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也正在制订中。根据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蒙古…  相似文献   

18.
华玉明先生的《汉语重叠研究》出版了。这是一部汉语语法学的新著,也是一部汉语语法学的重要著作。该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汉语重叠系统网络,对各种重叠形式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诚如马庆株先生在《序一》中所言,这部著作“是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汉语重叠问题的分量很重的专书……是汉语重叠研究的集大成的专著,填补了汉语语法著作的一个重要空白。”  相似文献   

19.
根据日语《现行词典副词一览表》统计,在日语中有2781个汉语副词。怎样理解和掌握这些日语汉语副词,对汉字圈内的日语学习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探究这些日语中的汉语副词的语义与其汉语词源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角川古语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词典以及网络数据库资源,从中日历代的文学作品入手,从语义学的角度对"是非(に/とも)"这一汉语副词为中心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其语义的变迁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0.
回族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一部分,回族汉语的规范是我国新时代语言研究和语言规划的不应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度、通行度高和较高的回族汉语词语,当以《现代汉语词典》为标准;对规范度、通行度较低的词语,应选取频率高的词形和保留一些不同来源的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