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婉贞》一文对谢庄青年与英国侵略军浴血奋战的结果是这样总述的:“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千人。”对句中的“无虑”一词,一般的教参和古文选本大多释为:“无需思考算计就知道大概,虑,思考。”有的虽然指出它是一个词,但仍把它解释成“不用考虑。”其实,这样解释曲解了它的词义,有损于对原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阎典史传》“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句中的“无虑”,课文注:“意思是无须计虑就可知道,即不会少于。”编者把“无”训“无须”,“虑”释“计虑”,这是不正确的。“无虑”是一个联绵词,意为大略、大概。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中“无虑”条云:“凡书传中‘无虑’者,自唐初,人已不晓其义。望文生训,率多穿凿。今略为辨之。高诱注《淮南·俶真篇》曰:‘无虑,大数名也。’《广雅》曰:‘无虑,都凡  相似文献   

3.
义训     
训诂中最基本的方式,用当代的词解释古语词,或用通行词解释方言词的意义。如《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租、元、胎、俶、落、权、舆,始也”。用“始”(即开始)来解释“初”以下各个同义词。又如西汉杨雄《方言·第一》:“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东晋郭璞注:”党,朗也,  相似文献   

4.
《方言》在说明词的地理分布或释词时,常使用“或曰(或谓之)”、“亦曰(亦谓之)”、“又曰(又谓之)”等术语,它们遵循一定的义例,“或曰(或谓之)”,“又曰(又谓之)”用于说解同义异词,包括同地异词和异地异词,“亦曰(亦谓之)”高于说解同词异义和同词异地。  相似文献   

5.
修订本高中语文第四册《阎典史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课本上对其中的“无虑”注解为:“意思是无须计虑就可知道,即不会少于。”显然这是把“无虑”两个字拆开当成两个词来讲了。就是说:“无”即“无须”,“虑”即“计虑”。但是这种讲法当置入其语境中时是讲不通的,于是课本编者不得不再给它硬添上一条“就可  相似文献   

6.
魏敏  杨东野 《教学与管理》2009,(10):127-128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个性化魅力为启诱点”谓之“双以”;由构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素(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形成的“立体模块”谓之“一模”;“双以一模”教学模式把学生、教师、语言综合能力这三个最基本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英语教学过程中一条确保外语教学“顺利”、“流畅”、“平滑”地进行下去的完美“直线”,谓之“三点一线”。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模因论看"海选"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论(memel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固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通过复制、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模因论主要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海选”一词是2005年各种媒体中广泛出现的流行词。本文由“海选”出现的背着入手,从模因论角度对“海选”这一新词进行分析,揭示“海选”一词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相似文献   

8.
《北京的金山上》有句歌词是“我们迈步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唱起来很动听,但什么是“康庄大道”则知者甚少。其实,“康庄”一词还须从古代道路之制说起。古代道路之制中,“康”指五达,“庄”指六达。《尔雅》、《释名》对此都有所载,而且内容相同。《尔雅·释宫》云:“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相似文献   

9.
二三六 谷 用布或纸裱糊成厚片,用来作布鞋或书套等物,北京话谓之“袼褙”ge bei,河东方言则谓之“褙纸”Peizhi或“谷”gu;“打袼褙”俗称为“抹谷”。为什么“袼褙”会称为“谷”呢?这同我国古代造纸术很有点关系。我们都知道,纸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那么蔡伦当初造的是一种什么纸呢?《后汉书》宦者列传六十八《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热”有两个义项为定位词素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汉语中这两个义项的情况以及由此形成的“多义词模”,在此基础上在历时平面上考察了由“热”构成的多义词模形成的过程、动因与特点,发现了由词模“X热1”到词模“X热2”的桥梁——词模“X热′”,并提出了“词模义”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于赋、比、兴,古代学者曾经做过许多阐释,其中宋代朱熹的解释最为简明,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泳之词也”。(《诗集传》)而李仲蒙的解释则较深入,他说:“序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物动情也。”(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可以说,赋、比、兴是诗人形象思维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它使《诗经》不仅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  相似文献   

12.
读书乐     
元旦史话“元旦”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后来,宋代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这儿的“元旦”都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乃是合成词。“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象形字,上面的“日”字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  相似文献   

13.
六、总分结合记忆法所谓“总”,从内容篇幅上讲是指整体,谓之整体记忆法;从时间上讲是集中,谓之集中记忆法。所谓“分”,从内容篇幅上讲是指分段,谓之分段记忆法或分块记忆法;从时间上讲是指分散,谓之分散记忆法或累进记忆法。前者适用于短诗、短词、短篇文章的背诵;后者适用于长诗、长词、长篇文章的背诵。我们这里讲的总分结合记忆法,就是把上述两者的记忆方法结合起来同时使用,即不管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高中语文课本(1988年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基础知识《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一文中,谈到“论述”时说:“‘论’是讲道理,‘述’是摆事实。”笔者认为这样解释不甚科学;同时,“论述”是一个完整的词,也没有必要分开解释.说“论”是讲道理的意思,还有根据。因为《说文解字段注》阐释“论”说:“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可是,把“述”说成“摆事实”,则有点牵强附会了。“述”本意为“循”,犹言循行、  相似文献   

15.
<正>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理论的核心,也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审美范畴之一。“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所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  相似文献   

16.
蔡澜 《家教世界》2014,(11):48-48
现在人们望文生义,把“倒楣”写成“倒霉”或“倒眉”。其实在我国古代,考试落第才叫“倒楣”。 先看看这个“楣”字。《说文解字》曰:“楣,屋边联也。齐谓之檐,楚谓之梠,秦谓之楣。”《礼记》也说,“主人阼阶上当楣”。“公当楣北乡皆是也”。明·袁宏道《十景园小集》:“苍藤蔽檐楣,楚楚干云势。”可见,一直到我国明代,屋边联还叫做“楣”。而“倒楣”一词正是源于明代。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不论何时何地我们身边都伴随着各种色彩。汉语词汇中有一个特殊的词语小家族——色彩词,色彩词表现的内容非常广泛。色彩词可以反映出人的身份地位。在古代,头戴“乌纱帽”的,肯定有大小不等的官职;“穿红着紫”的,必定是达官显宦;“黄袍加身”的,一定是皇帝;身穿“黄裳”的,则是太子;头裹“绿巾”的,则一定是男性中的身份卑贱者;说婢女,则谓之“青衣”;称太监,则谓之“黄衣使者”或“青衣使者”。现在,人们还常常称医生为白衣卫士,称邮递员为绿衣使者,称军人为绿色长城,称少先队员为红领巾,等等。色彩词还可以…  相似文献   

18.
说模范     
如今,“模范”一词,通常被解释为样板、榜样,值得学习和仿效的人物或事物,如劳动模范等。其实,模范是模与范的合称,本义是指古代铸造青铜器时所使用的主要造型工具。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是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词语.有的流行语在流行之后,迅速在原来“模板”上产生一批类似的新的说法,形成一个“流行语群”,这个“模板”谓之“流行语模”.文章考察并探讨了当前正在流行的“中国式&#215;&#215;”“舌尖上的&#215;&#215;”“史上最&#215;&#215;”等流行语模.  相似文献   

20.
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这一掌故,出于《论语·尧曰》: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人之吝,谓之有司。”孔夫子曾说过:“尊五美,屏四恶。”——尊崇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政。他的学生子张(姓颛孙),不明白“五美”是哪五种,“四恶”又是哪四种,所以请孔子解释。孔子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