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正良     
林正良(1909——1941),黔西县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关镇)人。中共党员、烈士、诗人。牺牲前任中共金沙县党总支书记,为金沙中心县委负责人之一。 林正良出身于一个小商家庭,其父做小生意以维持生计。虽家境贫寒,其父重视子女的教育,把他送进私塾读书,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由于他天资颖慧,学习勤奋,十四、五岁时,就也开始展露出写诗作赋的才  相似文献   

2.
一、怎样看待私塾先生和作者对他的态度? 有人认为文中所写的私塾先生是鲁迅童年时代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并以有关他的事迹来说明寿先生对鲁迅的关怀和鲁迅对他的尊敬,从而认为鲁迅在文章中对私塾先生是抱肯定态度的;也有人把先生看成是可憎可笑的反面人物。应该怎样看待私塾先生这个形象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文艺性的散文,虽然鲁迅在写私塾先生中有现实生活中寿先生的某些事实依据,但鲁迅并不是给寿镜吾写传记。为了表达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作者选取了有关寿先生教学生活的某些材料,这样,与实际生活中的寿先生的全貌就不可能完全一致。分析私塾先生的形象,应以作品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为爱情苦闷,尤其是为美貌的男孩和女孩。因为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那些拥有美色的人儿在他心里才是偶像,他只能匍匐在地上去仰望那些爱慕的对象。除了爱情,他在工作上也备受挫折,身心受创。他跟大主教协议建造教堂,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约定的酬劳丰厚,但因为建造工人们的欺骗,石头断裂了  相似文献   

4.
有篇小说写到一个私塾老师,喜欢钻牛角尖,他常常津津乐道地对学生讲汉语中的“错乱”问题,他说“救火”这个词就是个“错乱”:只有火苗将熄,欲使火势保持下去,加薪添柴,才叫救火;将灭火当“救火”,是个大错。(见《荒唐人生》,《小说界》1992年第1期)这位私塾老师确实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就是语词组合的简约形式(或者称之为“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5.
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道。——歌德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  相似文献   

6.
沃尔特·迪斯尼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中,少年时代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一天,当他在车库里工作时,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他赶紧把自己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旧时的私塾已随现代教育的兴起而消亡,现代的私塾似乎有随国学热潮而复兴之势。若死抠《义务教育法》,则私塾多有相抵触之处,甚至有遭取缔的危险。若酌情论理,私塾今日重现必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理想的制度设计,当是为中才立规矩,为天才(偏才怪才)留空间。  相似文献   

8.
家庭画像     
丹·罗兹是科罗拉多州乡村教堂的牧师。像大多数牧师一样,他有许多事情要做,而且因为他担任了两个教堂的牧师,所以,他有两倍的会议和两倍的宗教仪式要参加。  相似文献   

9.
<正>郑板桥是人们熟知的一位名家,相传在他10岁时候,他在私塾里读书,勤学好问,聪明伶俐,老师特别喜欢他。  相似文献   

10.
胡娟 《当代教育科学》2007,(18):51-52,54
郑渊洁是我国著名的童话大王,也是我国当代私塾教育成功的典范。对郑渊洁,人们比较关注的是他在童话创作上的贡献。却对他的私塾教育思想研究甚少。本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对郑渊洁的私塾教育思想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最后得出要以积极的心态来思考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的结论。郑渊洁认为自学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他极力提倡自学和因人施教。从他的私塾教育实践进行思考能促进我国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方法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11.
徐特立同志从小酷爱读书。因家境贫困,他九岁时才进乡村的私塾,十五岁就被迫停学。他就设法找一些通俗的劝世文、歌本等来读。十六岁后,他又跟着爷爷读医书。到十八岁时,便开始在乡村教私塾,边教边读。白天工作很忙,他就利用晚上常常读到深夜。那时教私塾一年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基础教育的主体是民间私塾,现代学制设计之初,实行分级办学,将基础教育纳入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同时又对传统私塾采取包容政策。于是在20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开始呈现传统私塾与新式学堂并举的二元结构,此种状况贯穿了整个民国时期,直到20世纪60年代,基础教育机构才彻底完成从私塾到学校的转型。私塾在近现代社会的长期存在,延缓了中国基础教育现代转型的步伐,这既有制度设计方面的原因,也与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理论宣传家戴季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季陶是国民党中著名的理论家,曾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长期在孙中山身边工作,擅长理论宣传;他对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有过一定的认识。但他反对共产党,反对国共合作。有名的戴季陶主义,就是他提出的重在反共的理论,曾对当时的中国政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求学年代戴季陶(1891—1949年),原名戴传贤,又名良弼,字选堂,笔名天仇,佛法名不空、不动,晚年号孝园。祖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幼年受传统的私塾教育。祖父喜欢绘画,父母以行医养家。戴季陶4岁开始识字,7岁进入私塾学习,读过《幼学琼林》、《古唐诗…  相似文献   

14.
本论述了孙中山关于“兴学养才”的教育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初,孙中山就将教育列为“立国根本”。他不仅提出要废除封建私塾教育,建立欧美新式教育,而且强调成人职业教育。还要求学生要体、智、德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名人佳话     
“敬老尊贤,应该应该!”毛泽东同志8岁那年进家乡一个私塾上学,拜塾师毛禹珠为师,一直念到13岁。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做事就很踏实,待人诚实,无论学做什么事情都很用心。进私塾后。他显得比别的孩子好学、用功。当时的私塾,老师只教经书,尽管开始时他听不懂,也反对死记硬背,后来不爱读经书,喜欢看流行的小说,如《精忠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但凡是老师教的课,他都认真听,从不胡闹;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做完时,别的孩子怎么拉他,他也不去玩。由于他读书认真、专心,  相似文献   

16.
杨昌济(187l—1920)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民主教育家。他的一生可分为求学、从教、再求学、再从教四个时期。早年在乡下读私塾(1877—1889)。后在家乡设馆授徒(1890—1902)。继而出国留学(1903—1912),先后入日本弘文学院、东京高等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17.
米兰主教教堂世界上最华丽的教堂之一——米兰主教教堂位于米兰市中心的杜奥莫广场上,它的规模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是米兰的象征。米兰主教教堂于1386年开始兴建,1500年最后完工。教堂建成后,内部又陆续增建了不少附属物,直到19世纪末才最后定型。教堂大门内的日晷是17  相似文献   

18.
安德鲁·梅隆是世界公认的十大银行家之一。在充满风险又充满机会的年代里,他发挥理财本领,使自己的银行成为美国的著名银行,人们在谈起匹兹堡时除了提及它的重工业外,必定会提到这个大名鼎鼎的银行家——安德鲁·梅隆。安德鲁的整个成长经过,可以讲都离不开父亲托马斯的悉心栽培。为了自己的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一向爱财如命的托马斯不惜重金开办了“私塾”学校,把自己的孩子全部送到私塾去接受教育。他还直接审查私塾的教学内容,并规定,如果孩子们对某个问题还没弄懂、没吃透,那  相似文献   

19.
正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为爱情苦闷,尤其是为美貌的男孩和女孩。因为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那些拥有美色的人儿在他心里才是偶像,他只能匍匐在地上去仰望那些爱慕的对象。除了爱情,他在工作上也备受挫折,身心受创。他跟大主教协议建造教堂,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约定的酬劳丰厚,但因为建造工人们的欺骗,石头断裂了  相似文献   

20.
50年前,35岁的胡斯托.马丁内斯是马德里郊区的一个农民,他过着贫苦而朴素的生活。一天,他带着10岁的儿子去教堂做礼拜,就在他的一只脚即将踏入教堂之时,一名教堂护卫人员拦住了他,眼神鄙夷地问:"你也是来做礼拜的吗?"马丁内斯点了点头,但护卫人员却说:"对不起,教堂人已经满了,你下次再来吧。"马丁内斯只好识趣地领着孩子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