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由于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压力,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随着中国内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分化以及传统教育的废弛,晚清洋务学堂应运而生。晚清洋务学堂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即晚清洋务学堂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推陈出新、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近代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收获,是洋务派改革封建旧教育的结果,它用近代科学的声、光、电、化代替了传统的经、史、子、集,采用了班级授课的形式,培养了一批有着近代化学识的人才,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也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洋务学堂是中国教育近代化一出壮观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洋务教育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它由兴办外国语学堂、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开端,而后发展到创办新式实业学堂,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军事技术,再到派人出国留学,以便更直接、更迅速地掌握先进技术.洋务教育事业的兴办,首次改革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客观上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它由兴办外国语学堂、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开端,而后发展到创办新式实业学堂,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军事技术,再到派人出国留学,以便更直接、更迅速地掌握先进技术。洋务教育事业的举办,首次改革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客观上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洋务教育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学堂是近代洋务派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它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 ,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学说 ,培养了一批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重庆洋务启蒙学堂乃黎庶昌在川东道任内创办的培养洋务人才的机构。该学堂创办伊始至停办,共历三年余。作为洋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堂不仅培养了洋务人才,传播了西学,开通了风气,还为后来新教育兴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洋务学堂研究的历史,对国内外学在洋务学堂研究中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洋务学堂研究中存在并亟需进一步讨论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的教育思潮,也是洋务派兴办洋务学堂的宗旨。"中体"与"西用"的矛盾贯穿着洋务学堂的发展,支配着洋务学堂的发展形式,其办学模式呈现出不中不西、新旧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的教育思潮,也是洋务派兴办洋务学堂的宗旨。"中体"与"西用"的矛盾贯穿着洋务学堂的发展,支配着洋务学堂的发展形式,其办学模式呈现出不中不西、新旧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的传统教育也走上了近代化之路。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的创立,不仅是洋务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对传统教育的宣战,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翻开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新篇章。但由于指导思想的局限性,洋务学堂并没有能够令传统教育完成根本性的变革,未能担当起救国兴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大批传教士以学兴教,开办教会学校、参与中国新式学堂的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他们的教师角色将西方近代教育传入到中国,促进了洋务教育的深化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2.
学习涉外英语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过程,其成效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关于中职涉外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研究,目前尚未引起教育界、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在"双语教学"框架下,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是提高中职生涉外英语水平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外事翻译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外交上的作用十分重要。基于此,着重中国分析外事翻译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期推动中国外事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平外交的两个30年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基本特征是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是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动力,妥善处理边界问题是建立周边睦邻友好关系的基础,积极参与国际机制是维护国家利益、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制度保障。上述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经验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外事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外事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来指导、规范、处理涉外领域的事务和问题。我国的外事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由于历史和客观原因,相对于快速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和日益繁重的外交外事任务,我国的外事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问题亟待得到重视和解决。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外事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建议,以供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这一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来,其教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突出地摈在职教工作者面前。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吸取教训,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从教材、课程体系、评估体系的管理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和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人物,他们对当时的晚清时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他们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深浅不同以及对待外来事物接受能力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在人格魅力,洋务事业以及外交事务等方面的差异,从中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以及他们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萨科齐的“软帝国主义”外交战略与中法关系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法关系面临困难,萨科齐的“软帝国主义”外交战略是问题的深层根源。“软帝国主义”是萨科齐的外交大战略模式,其根本目标是担当世界领导者,理论基底是“相对大国时代论”,根本手段是“斡旋外交”和“价值观外交”,围绕主权问题而来的干涉与反干涉是中法关系的主要矛盾。法方是中法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中法关系的前景主要取决于法国和欧洲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有赖于法国领导人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切实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