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情趣。 我常常思索,于老师的课为什么上得那么富有魅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究竟“趣”自何处来?我想以他上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为例,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趣”自疑中来 于老师教学《庐山的云雾》,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审题上下功夫,通过审题,使他们在头脑里多装一些“问号”。他启发学生:“看了这个课题,你脑瓜里面有什么问题?”有的学生问:“作  相似文献   

2.
课文中省略号的用法归类小学语文单册教材中省略号的用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在文章里,要列举的事物很多而不能尽笔,此时可用省略号。例如:“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地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第5册《爱迪生》)二...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小学语文第四册中有一篇课文叫《骄傲的孔雀》,文中说:孔雀“只要看到谁长得漂亮,他就抖动羽毛,展开尾巴,炫耀自己的美丽。”你能告诉我孔雀开屏是这样么?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形象鲜明、生动有趣的特点,而小学生又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创设出适当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教版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一课所在的单元,是一个写景系列的单元。在教学时,我从《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  相似文献   

5.
说课部分:<<《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讲读课文。本文共4个自然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写。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之情。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不单是课堂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我当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法、导练,导向,把学生引入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我运用“读、画、读”环节,引导学生感悟庐山云雾的变化之…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我认为尚有少数课文存在着科学性与体现时代特色不够等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以完善教材知识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现就一学期来小学语文单册课文中的几处质疑与教学补正例举如下,供今后教学的参考。一、整体观照,以全纠偏小学语文部分课文的个别之处,由于考虑不周,或文章篇幅限制等原因,教学后学生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现象,教师必须及时加以补正。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六年制第五册19课),这篇课文的第二段里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课文的这种说  相似文献   

7.
徐岩 《小学语文》2008,(11):24-26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讲读课文。本文共4个自然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写。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9.
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小学八册语文阅读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中心思想是课文的灵魂和统帅,掌握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标志着对课文有了全面的、深入的、本质的理解。如果学生读了一篇课文,只知道它的主要内容,那他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性的认识上,还没有把握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内在联系,其阅读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小学八册语文教材的编者在本册的介绍中指出:读一篇课文“不仅要了解主要内容,而且要掌握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册《穷人》是讲读课文。文中对穷人的品质通过桑娜收养孤儿进行了集中反映。课文中渔夫出现的很晚,时间也很短,仅有与桑娜的两段对话。要使学生认识穷人的品质,分析桑娜具有代表性,分析渔夫则带有广泛性。因此,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渔夫的品质之美,课文的中心就要变成“桑  相似文献   

11.
读书贵有疑。宋代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教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学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四季的脚步》一课后,我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读读课文,体会四季的美。这时,有一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他说:“老师,课文中有错字!你不是说一般来说除了写人以外,其他事物都用宝盖头的‘它’吗?为什么语文书上写四季的时候都不用‘它’,而用了女字旁的‘她’呢?”原来课文是这样写的:“春天的脚步悄悄,悄  相似文献   

12.
小改见深意     
比较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本第八册课文《倔强的小红军》与统编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课文《马背上的小红军》,原来“马背上”变成了“倔强”,虽然只变动了几个字,但效果却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14.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语文》)第十二册第六组一篇新入选的课文,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课文是一首新体诗。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了不少诗,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篇,又是阅读课文,这就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诗的方法进...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因此,带领学生"走近"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一、引导学生多读文本,体验作者所感这里所说的读并不是简单的读,而是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反复地朗读文本,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文字内在的美。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朗读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一步理解品味文字。如教学《庐山的云雾》(苏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三小节"庐山的云雾瞬  相似文献   

16.
高中第一册语文(必修本)课文《冬天之美》里有这样的句子: “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小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语文课中也有一些有关地理知识的课文”。并要求地理教师应该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本的内容,同时注意与这些课程有关知识的联系,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打开小学语文课本一至十二册,里面有关地理知识的课文还真不少。以第八册为例,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课文就有六篇之多,如《颐和园》《趵突泉》《参观刘家峡水电站》等。因此把地理教学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巩周学生在语文课获得的有关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在地理课中所学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穷人》(六年制第十二册)这篇课文共用了十三个省略号,有的省略号前面还用句号,有的前面用问号,有的前面用感叹号。课文第九自然段写桑娜想的话共九句,就用了五个省略号,其中有两个省略号前面还用问号,有一个省略号前面用句号,一个省略号前面用感叹号。对这一段话及这些省略号,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依次问学生一个一个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则依次对各个省略号表示的意思一个一个回答,对这些省略号的不同作用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说的“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空白”,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空间。一、利用标点符号补白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如教到《泉水》一课最后一段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有两个词,后面有六个小圆点,这叫‘省略号’,它告诉我们泉水还流过很多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20.
《太阳》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一些有关太阳的科学常识,我们称之为常识性课文。怎样上好这类课文,是小学语文讲读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就这篇课文的教学着眼点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