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校园励志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以下简称《托》剧)最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搬上舞台,曾经在全国巡演3700多场。2009年,该剧被佳木斯市艺术剧院话剧团等单位进行改编后再一次呈现在舞台上。改编后的《托》剧在舞台呈现上表现出了很多现代舞台艺术的特质,尤其是在灯光设计方面。由于灯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剧翻译研究无人涉及,也没有瓯剧的相关剧本被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语言上的障碍大大限制了瓯剧的传播与推广。阐述瓯剧翻译的要求、方法和语言特点,并以瓯剧剧本《洗心记》为例,为瓯剧翻译研究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3.
奥尼尔名剧《榆树下的欲望》在我国先后被改编成川剧《欲海狂潮》和川剧《欲海狂潮》,是中国戏曲改编外国戏剧的有益尝试。尽管两剧在改编过程中均有意将中国的审美价值观植入外来剧情,其改编效果却因改编者的不同动机而呈现不同风格。本文以剧本文本为参考,从文化过滤层面探讨了两剧对原剧改编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过客》被作为散文诗而被淹没在鲁迅的创作中.其实,《过客》是一部象征剧.在意蕴上,它体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他对于时间、人生和存在的思考;在形式上,它具备话剧的基本形式,也具有象征主义话剧的基本的艺术要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过客》可以说是现代象征剧的拓荒之作.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爱情题材在各种文学样式中都有过出色的表现。然而,元杂剧第一次通过塑造舞台戏剧艺术形象,为爱情题材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开辟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元杂剧中爱情剧不少,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是写得最好的,被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另外,还有李好古的《张先煮海》、尚仲贤的《柳毅传书》,乔吉的《两世姻缘》等。这些爱情剧不乏现实主义色彩,但更多的是表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爱情  相似文献   

6.
《宝剑记》以其鲜明的忠奸立场被世人誉为忠奸剧的典型代表,而它在时事剧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却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宝剑记》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其时事化倾向十分明显。因此,从广义上来讲,《宝剑记》是时事剧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张协状元》的编成年代是学术界历来争论不断的问题。这一公案不仅关系到《张》剧是产生于宋代还是元代的断代,更关乎到南北曲"孰先成熟"。对《张》剧的研究,不仅要立足历史,更要立足文本。《张》剧所使用的曲牌可以从一个侧面为《张》剧的产生年代提供新的证据。【红绣鞋】作为古代戏曲中常见的曲牌之一,在《张》剧中也有使用,然而它的价值却被长期忽视。通过对【红绣鞋】曲牌的产生、发展的研究,可以为《张协状元》编成于元代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梁辰鱼考订元剧,可以视为他效仿魏良辅再度改良昆腔的工作之一,这为他自翻新调作了准备,也是新昆腔得以运用于传奇创作并被搬上戏剧舞台的重要保证。梁氏考订元剧的主要成果表现在杂剧《红线女》的创作上,此剧为《浣纱记》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川剧《潘金莲》(下称《潘》剧),在形式上对传统戏曲进行了大胆革新,在内容上对传统的观念进行了猛烈评击,因此,一开始就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不久,其修改本又被转载,同时并刊登了作者自己的和别人的评介文章,极力推崇,这就更加令人瞩目了!我作为一个渴求着并实践着向封建幽灵冲击的女姓,却一直不能同意《潘》剧及其某些推崇者那似是而非的评价。这里试就《潘》剧内容方面的荒诞,发表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1959年,郭沫若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蔡》剧问世以来,论家踊跃评说,褒贬誉毁参半,意见分歧很大。其中对于《蔡》剧的主题,争议尤为激烈,甚至各持一端,互难相容。今年《蔡》剧问世已经4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也已历时20周年.过去的若干问题在时间老人面前都得到了解决,但是,《蔡》剧的主题争议还将继续。因此,对这个问题还有研讨的必要。本文就此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以表示对郭老创作《蔡》剧的纪念。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给88级文史班讲授文学评论写作课时,组织学员观看了新近播放的电视剧《被判死刑的女人》(以下简称《被》剧)。《被》剧是近来播出的一部以农村青年爱情为主线深刻剖析当前农村社会现实、伦理道德的很感人很出色的电视剧。它以“情在意中,意在言外”的手法,在悲剧美的氛围中给观众以思想与灵魂的震颤,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和谐统一的较高境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观后,  相似文献   

12.
<正> 白朴存世的杂剧《墙头马上》和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七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们看成是元代爱情剧的代表作。这四个剧本都以共同的主题和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美和喜爱,直到今天,这四个剧本还被各种不同的剧种改编、剪辑,或全本、或片段活跃在广阔的舞台上,有的甚至在国际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近来一连追看了国产热剧《风筝》与《和平饭店》。观后最强烈的一个感慨是,我们的国产剧开始注重从文化经典中借力了。具体表现便是:《风筝》里在借唐诗弘扬传统,而《和平饭店》里在通过借用台词向莎士比亚致敬。如果把国产剧开始从唐诗与莎剧等文化经典里借力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来  相似文献   

14.
"政治狂想剧"《苹果车》《真相毕露》《日内瓦》是萧伯纳戏剧生涯巅峰时期的主要作品。萧伯纳以一种全新的戏剧样式深刻反映了经济大萧条和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时期西方世界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和被扭曲的人生观念。深入阅读萧伯纳的"政治狂想剧",可以发现拉康主体理论的影子。戏剧人物"想象""欲望""无意识"与拉康理论的契合,再次印证了萧伯纳戏剧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5.
据王季思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我国的十大古典悲剧是: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 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 元代高明的南戏《琵琶记》; 明代冯梦龙的南戏《精忠旗》; 明代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 清代李玉的传奇<精忠谱》; 清代洪异的传奇《长生殿》; 清代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 清代方成培的传奇《雷峰塔》。我国的十大古典喜剧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元代康进之的杂剧(李速负荆》元代郑廷玉的杂剧(看钱奴补元代施君美…  相似文献   

16.
日前,热播剧《蜗居》风传由于台词过于露骨而被各大电视台封杀,传言在该剧热播之后,又掀起轩然大波。《蜗居》的剧作家采用写实之笔法,以房子为切  相似文献   

17.
盖盖锅锅 《音乐世界》2014,(22):104-107
对于作品的选择 这次担任了周末剧《玫瑰色的恋人》男主角的李章宇,不像之前的日日剧有高收视保障,这次他会选择周末剧的原因是?“想要尝试的戏剧有很多,不过这也要看机会,我现在依旧还处于被选择的立场。当初从公司的立场帮我接下了《漂亮的男人》就是希望可以拓开我的日本市场,说实话作为我自己根本不会想到那么远,不过对于作品和角色我也会说出自己的意思。像这次的电视剧,还是《吴子龙,走吧》的team,他们再次邀约了我!”  相似文献   

18.
新编广东汉剧《金莲》是广东汉剧院继大型客家题材戏《黄遵宪》之后的又一力作。在新编广东汉剧《金莲》中,金莲的形象不断被挖掘,变化、丰富,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妇女解放、个性解放、人性解放,完完全全塑造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潘金莲,是一个从"恶"的嬗变到灵魂自赎式的潘金莲,赋予潘金莲一种现代品格。该剧对传统广东汉剧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新的探索,在选材和立意开掘的视角上都体现出求新的高度。本文主要从该剧的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表演与舞美三个方面作评析。  相似文献   

19.
《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是中西戏剧史上著名的以"复仇"为主题的两出戏剧,两剧都以"复仇"展开剧情。由于国仇家恨紧密相连,剧中人物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凭借个人复仇方式完成社会性复仇,用个人复仇的正义之举反抗社会中的非正义。但《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两剧的"复仇"中又暗含了不同的含义,本文即就《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两剧同中有异的复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正出品过《绝命毒师》、《行尸走肉》等剧的美国AMC电视台日前宣布,将把中国名著《西游记》改编成一部功夫题材的新剧《Badlands》(暂译《穷山恶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和一个小男孩寻找极乐世界的冒险旅程。尽管AMC为其配置了豪华的制作阵容,但此剧还是激起了国内网友的争议之声。有网友担心《西游记》被恶搞,"毁了原著,毁了经典,毁了那份童年记忆";也有网友对这版"西游"充满期待,"美剧凭借精良制作、多元表达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吸引了全球观众,不妨对美剧版《西游记》抱以美好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