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橡皮人”出现在各行各业的今天,高校外语教师中也不乏这些人的身影。高校外语教师中出现“橡皮人”的原因何在.高校外语教师如何拒做“橡皮人”而得到发展等,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2.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从事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终生为之奋斗不息的核心主题,也是“中国梦”的主要理论依据,对“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梦”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梦,还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共享梦,更是人与自我和谐发展的幸福梦,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多维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文化人”是现代教师的一种崭新形象。教师的本性是文化性,教师是文化的建筑和寓所,教师文化能够充分表达教师的完整形象和存在方式。从“专业人”走向“文化人”,整合教师的多元发展路径,致力于为教师打造一种“通过文化、在文化中、为了文化”的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教师发展与教育实践转变的同步化变革,是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面对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深感骄傲和自豪.“上九天揽月”,中国人圆了自己的飞天梦;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圆了自己的文化梦;雅安地震,中国人更是挺起了自己脊梁,彰显了感人肺腑的同胞之情.我们没有被经济危机的浪潮击垮,更没有被无情的灾难打倒.中国经济,依旧发展;中国人民,依旧坚强.中国人,了不起! 站立,须以双腿为支撑,而站直则须以精神为脊梁.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做一个能够站立的人,更应该做一个能够站直的人,做一个有中国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与资本主义自由平等梦的批判、以及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是内在统一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分析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解蔽了笼罩在资本主义自由平等梦身上的商品、货币和资本等物象,深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剩余价值层面。在批判资本主义自由平等梦的基础之上,历史地生成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梦的实现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运用强大的社会主义力量规范和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使之为劳动者和社会整体利益服务,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6.
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文化人"是现代教师的一种崭新形象。教师的本性是文化性,教师是文化的建筑和寓所,教师文化能够充分表达教师的完整形象和存在方式。从"专业人"走向"文化人",整合教师的多元发展路径,致力于为教师打造一种"通过文化、在文化中、为了文化"的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教师发展与教育实践转变的同步化变革,是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敦煌契约文书中的保人、见人、口承人、同便人、同取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蕃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民间私契很普遍 ,笔者以为契约中保人、口承人、同取人、同便人均为履约的担保人 ,保人年龄 8岁至 60岁 ,身份复杂 ,多为被保人之亲属 ,反映了当时浓厚的家族观念、宗法思想。契约中见人、知见人为契约的见证人 ,身份上有节度幕府职官 ,下有村、里、乡官和百姓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灵魂的转向:从意见世界上升到知识世界,教育的核心在于灵魂体认知识的能力.灵魂精细繁复,悠远邃深,无始无终,广大幽深,通天彻地,知识亦复如是,乃人灵魂固有之能力.灵魂体认知识的形式和品质,或高或低,高者与人心性的精微、高尚、永恒精神相表里,低者与人心性的粗鄙相表里.接受精妙哲学(形而上学)之辩证法教育的人,才能胜任治理国家,因为国家诸机构,犹如人灵魂之精细繁复.这个时代的技术理性,使教育与人往下走,道德也沦丧为“粗俗而精妙的技术”,唯有思想经典教育方能提升人的心性.对于自己灵魂不能把握的知识,应该保持崇敬,知道自己没有那样的心性与机缘,也是一种有涵养的心性,以免亵渎灵魂,露出下等人的寒酸相,失去读书人的尊严.因为,灵魂与精神是不可侮辱的.  相似文献   

9.
人的现代化并非等同于现代人的某些品质和特征。从历史上,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自觉发展过程,即自觉地超越自在自发和异化受动的文化模式,向着自由自觉的方向发展;从内容上,人的自觉发展,集中表现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环境的统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既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前提和基础,更需要社会的自觉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人是完整的、健全的“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可能变成“不完整的人”或“不健全的人”。“非理性的人”和“单向度的人”都是人之不完整和不健全的表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现代人的发展要克服诸多的“现代性”缺陷,向完整、健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培训“边缘人”是指培训资源占有处于劣势地位及培训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教师个人或群体。教师培训中既存在培训资源匮乏和培训需求受漠视的“他决型边缘人”;也存在培训愿景缺失及培训状态低迷的“自决型边缘人”。培训“边缘人”现象的存在,不仅阻抑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造成教师培训的低效化。为此,可以从建构公正的教师培训资源配置机制、关照教师培训中的身心感受及提升教师培训意义感等途径转化培训中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12.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教育的实践探索,对此做出了回答.在"培养什么人"上,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改革开放后的"四有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怎样培养人"上,始终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为谁培养人"上,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改革开放后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再到新时代教育的"四为服务".不同历史阶段,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时代的差异性,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立场始终没有变.  相似文献   

13.
人是完整的、健全的“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可能变成“不完整的人”或“不健全的人”。“非理性的人”和“单向度的人”都是人之不完整和不健全的表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现代人的发展也要克服诸多的“现代性”缺陷,向完整、健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现人民梦,根本在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尊严。人的尊严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的尊严是实现人民梦的价值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实现人民梦就要敬畏和关爱生命,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升思想品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人的生命尊严、人性尊严、人道尊严、人品尊严、人格尊严、人权尊严。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或教师应该成为怎样的人?这既是身份和行为的自我审视,更是精神和灵魂的自我求解,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破译。我们认为,教师应该成为以下应然规定的人。1.教师应该成为追梦的人。梦是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所欲追求和确立的东西。梦是目标,梦是理想,梦是价值期待,是人的发展与成长的标高。人不能没有梦,因为人不独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文化与历史延传的生命基因和  相似文献   

16.
北京人化石的发现,确立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猿人阶段的存在.迄今为止,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猿人化石之多,石制品数量之大和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世界上同时代遗址无法相比的.在龙骨山如此小的范围内找到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存在过多强调培养"知识人"的倾向,对获取具体知识及在学科考试中获取高分的片面追求给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使基础教育迷失了应有的价值目的,失却了道德追求和审美意义.基础教育应当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着眼点,社会公众、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以及教师自身都应秉承培养"素质人"的价值追求,以实现基础教育为学生夯实基础并促进其综合素质成长发展的责任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健康”理念价值理想的综合意涵,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寄望之深、教导之切、嘱托之重,立德树人之“人”之健康的学术人应具备清晰坚定的学术理想信念、科学理性的学术生命认知及和谐发展的学术人格体系。培育健康学术人要注重涵育研究生坚定的学术理想信念、构建师生健康共同体,为健康学术人铸魂立本;加强研究生敬畏学术生命教育、提升研究生和谐的身心素质,为健康学术人强基固本;锻造研究生健全的学术人格体系、提升研究生心理免疫能力,为健康学术人深根树本,努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人的本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和原因,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历来都有很多。唯有马克思主义者给了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规定,它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毛泽东对之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认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离不开人的社会性与人的历史发展。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是完全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聋校听人教师存在手语使用不规范、对聋人自然手语了解不透彻、手语能力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学校可开设手语课程,加强自然手语的培训及考核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手语课外活动,发挥优秀聋人教师的辐射作用,听人教师自身也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手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