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陵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是关中片方言的一个地点方言。高陵方言中的疑问句和普通话一样,也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和选择问句,但结构形式不同。从结构角度对这四种形式进行描写说明,并同普通话的疑问句加以比较,以找出对应规律,揭示高陵方言疑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遵义方言的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有同普通话相一致的地方,也有独自的一些特点。本文采用与普通话相比较的方式,从是非问句的语义类型、语气词、与普通话是非问相对应的疑问句形式和特指问句的结构形式、疑问代词、句未语气词等方面,对遵义方言的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  相似文献   

3.
江苏东台方言作为江淮官话泰如片的一种,其语法中也存在与朱德熙提出的“F-VP”式问句类似的问句~((1))。从句法成分的角度看,东台方言中可以进入“可+VP”式问句各句法成分的词汇各有特点;从问句类型来看,江苏东台方言中“可+VP”式问句与普通话中的是非问、正反问式交叉重叠的关系,与普通话中的问句类型存在不对应、一一对应、一对多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金坛话一般指金坛原住民所说的本地话,它分布于方言成分复杂的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地带。与普通话相比,金坛话的疑问句尤其是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从疑问词到语气词,皆有鲜明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汪婷婷 《文教资料》2011,(33):30-32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的种类、疑问程度、使用情况均与普通话相异。本文通过对南京方言中反复问句的研究来揭示其与普通话的差别,以便普通话在南京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寿光方言中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寿光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别。本文主要总结寿光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的分类情况,以期对母语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固始方言“可VP”问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始方言中一类特殊的问句———“可”问句,将其与普通话反复问句、是非问句进行比较,发现其间的差别与对应关系。“可”有体的区别,尝试从表里值的角度揭示“可”的表现形式、句法功能及使用条件,试图探讨“可”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高陵方言的是非问句与普通话不同.高陵方言中没有"吗"字是非问句,根据所表达语义内容的不同,可以使用疑问语调来表达,也可以使用含有"得"或"得是"的问句形式来表达,但比较常用的是含有"得"和"得是"形式的是非问句.  相似文献   

9.
1、引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选择问句,可分一般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两类。这两类都有带关联标记“还是”与不带“还是”两种形式,因此共有四种格式: A.X还是Y? B.x,Y? c.x不/没x? D.x还是不/没x? 选择问句中的同指成分都可按一定规则删除,但不同格式的删除规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四川话中的“该是哈”问句表示问话人对所说的事实、情况、意见有一个看法或早有一定的揣测,发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求证,因此问话人往往期待对方肯定的回答。“该是哈”问句相当于普通话中表求证的是非问。文章对“该是哈”的句法特征、“该是哈”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以及“该是哈”问句三种形式之间的演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属江淮官话的泰州方言中“个VP”反复问句的基本格式和常用变体,对“个VP”的句法特点进行了考察,并论述了“个VP”在述补结构中的形式问题.与普通话“VP不VP”型反复问向相比,泰州方言“个VP”型反复问句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章丘方言的疑问句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和是非问句四种,这几种疑问句在功能上是互补的。此外,疑问句中的疑问语气词也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所探讨的“莫”字问句是广义的,凡是有“莫”的问句,皆称为“莫”字问句。从形式上,我们将《水浒传》中的“莫”字问句分为“莫非”问句,“莫不”问句,“莫不是”问句和“莫”字问句(“莫”单独成词的问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结构及相关的语法意义进行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本文在定量的基础上对“二拍”中的选择问句形式进行了简单描写分析,展现了“二拍”时期正反选择问句和并列选择问句的基本形式,并分析了“二拍”选择问句中真性问句和假性问句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的是非问句形式复杂多样,这已让学生眼花缭乱.然而中国人与英语区的人在考虑怎么回答是非问句时,其心理和视角又不同,这就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容易出现的语法错误.本文主要分析是非问句的不同形式及其区别,指出回答是非问句的偏误原因及应该如何教授学生是非问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用学、会话分析、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科的角度探讨了问句的语义和功能,详尽讨论了它们对问句研究的侧重点,同时分析了问句语义功能研究的渐进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用学、会话分析、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科的角度探讨了问句的语义和功能,详尽讨论了它们对问句研究的侧重点,同时分析了问句语义功能研究的渐进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山阴方言属晋语大包片。山阴话中的正反问句主要是“VP-(PRT)-NEG”格式,另外还有少量“V-neg-V”式。“VP-(PRT)-NEG”对进入其中的VP有一定的语义要求。山阴话正反问句中“VP-neg”为最古层,“VP-PRT-NEG”为中间层,“V-neg-V”为最新层。“V-neg-V”句式很可能是受普通话影响后起的句式。  相似文献   

19.
在《五灯会元》中,一方面源于上古汉语中的一些旧有的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表达形式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自魏晋致唐以来许多新兴的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表达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新兴的成分不仅数量多,比例大,且用法稳定,表明在《五灯会元》的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中,新兴成分已逐渐取代旧有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万安县城话中“阿”字疑问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问句形式,包括“阿P”、“阿是P”、“阿能P”三种类型.“阿P”问句一般用于未然时体,提问者持中立态度,“阿”字用于提示疑问焦点.“阿是P”问句用于未然或已然时体,提问者有主观预设.“阿能P”问句用于已然时体.“阿”字疑问句和县境内客家话的“格”字疑问句用法一致,表明县城赣方言受到客家话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