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祚民 《历史教学(高校版)》1956,(2)
一刘黑■是隋末农民大起义中继承■建德起义事业的重要农民领袖。他对于打击当时的封建统治、特别是唐政权,从而迫使其不得不向农民让步上,曾起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有些史学工作者,在评价这样一个优秀的农民领袖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而且,由于这个不正确的结论,又必然牵涉到全面评价“统一战争”这一总问题上,造成混乱和错误。因此,提出来加以讨论,澄清这种混乱和错误,是完全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杰出领袖。杨秀清是洪秀全的得力助手,是一位农民革命英雄。 太平天国革命前期,它的领导集团是团结的。对于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等领导人之间的亲密友谊,以及这个领导集团团结的威力,就连太平天国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反动的《贼情汇纂》所收集的情报说:洪、杨等人“起自草莽结盟,寝食必俱,情同骨肉。且有事聚商于一室,得计便行。机警迅速,故能成燎原之势。”只是到了后来,才出现了裂痕,给革命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前几年,“四人帮”在评价杨秀清的问题上,散布了许多谬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历史。他们出于反革命的政治需要,大搞影射史学,玩弄实用主义的手法,把杨秀清打成“尊孔、倒退、分裂的总代表”。对此,我们必须拨乱反正,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杨秀清这个历史人物进行阶级的、历史的分析,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清除“四人帮”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隆中对》是错误的 ,是消极防御的典型 ,军事上一败再败。政治上搞三足鼎立 ,分裂祖国 ,更是大错特错。内政上无能 ,把蜀汉败完。总体上看 ,诸葛亮不是一个促进历史进步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关于诸葛亮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业强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93-96
诸葛亮<隆中对>是错误的,是消极防御的典型,军事上一败再败.政治上搞三足鼎立,分裂祖国,更是大错特错.内政上无能,把蜀汉败完.总体上看,诸葛亮不是一个促进历史进步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大椿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英国某些政治家和历史学家认为,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那次战争,鸦片问题只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因此那不是鸦片战争。本文以事实证明:称这次战争为鸦片战争,是符合历史实际的。鸦片战争的结果:一是使中国丧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一个主权国家开始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二是大量泛滥的鸦片烟掠走了中国巨额财富,毒害和降低了中国的国民素质,阻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三是破坏了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小生产经济结构,打破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滞缓状态,刺激和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发生和发展;四是惊醒了中国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过程,最后才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中国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走上国家独立和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陈昌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
-二○六年,成吉思汗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在“蒙古”的名称下,统一各个部落,建立统治秩序,奠定了蒙古国家独立的初步基础。蒙古各部落的统一是符合蒙古人民利益的。十二世纪末期,蒙古地区处于“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①的状态,各部落政治状况非常混乱,几十个大小部落和氏族,彼此连年混战,互相掠夺和杀戮,以致生产遭到破坏,牲畜日渐减少,部落之间交换被阻塞。各部落广大牧民渴望和平,期待产生一个伟大的中心力量来领导蒙古走向统一。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便是蒙古族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 相似文献
7.
刘世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这个看法对不对,我以为解决了下述四点就知道了。(1)能不能按朝代来分唐、宋诗?是不是唐人都懂形象思维,也就是说都掌握了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而宋人则相反(虽然比较委婉地说只是“多数”)?(2)形象思维是否只包 相似文献
8.
万心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正>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航抵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架起了新旧大陆的桥梁,引起了世界历史及自然环境的巨变,无论变化的好坏,他是个关键的媒介人物。 相似文献
9.
魏隽如 《历史教学(高校版)》1990,(12)
张浚是南宋初年一度“总中外之任”①的显赫人物.人们对他一直是褒贬参半,褒者誉之为“王导”②、“诸葛”③,把他和岳飞并列,称他是“抗金英雄”④.贬者谓其“无分毫之功,有邱山之过”⑤,“一生无功可纪,而罪不胜书”⑥.我认为,说他“一生无功可纪”不合事实,因他在南宋初 相似文献
10.
漆侠 《历史教学(高校版)》1952,(12)
关於史可法的评价问题自在本刊展开讨论后,很多读者都参加了讨论,但因本刊篇幅所限,很多稿件未能发表,现漆侠同志寄来关於史可法的评价问题一稿,本刊讨论结果,认为所提意见,均与本刊意见一致,兹特发表作为史可法评价问题在本刊讨论的结束,其他未刊稿件除征得作者同意留作本刊资料者外,其余将陆继寄还作者。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按说在我国大陆不应该成为问题,但近30年来又确实成了问题.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革命的忏悔者和传统文化的护教者,他们认为,五四运动及其代表的近现代文化思潮把传统文化摧毁了,中华民族赖以存在的文化根基被中断了,以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处,在强大的外来文化侵入下,造成民族的生存危机,社会的不安定.他们提出挽救的方案不太一样,多数主张尊孔读经,有的主张独尊<道德经>,还有的主张扶植佛教、道教.二是某些"全盘西化"论者,包括所谓"文化基督徒".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先天就具有缺陷,愚昧落后是它的必然:他们提出的挽救之道,也不一样,其中有一种主张,是要将中国文化基督教化,亦即基督教化中国,"中华归主". 相似文献
13.
张林娜 《历史教学(高校版)》1983,(4)
关于对清季光绪皇帝的评价问题,在一些中国近代史专著和报刊上的有关文章中,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对他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有不同评价,对他在中日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中的看法也有分歧.现将这些不同看法综合介绍于下.一甲年战争时的光绪光绪帝1875年登基,1889年"亲政",五年后便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在战争中,光绪主战,慈禧主和,对光绪主战的目的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以光绪为首的帝党主战和后党的主和 相似文献
15.
文松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5,2(1):56-61
在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来华洋人像赫德那样,对中国海关和近代中国的外交、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施加了如此全方位的、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没有哪一位来华洋人像赫德那样承受了如此繁多的重磅抨击与赞誉。如:“赫德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的典型的帝国主义分子……在中国横行48年, 相似文献
16.
17.
尹大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5):59-61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在各种考试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计算机考试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卷面考试而言,计算机考试系统具有效率高、准确度高、保密性好等优势。文章介绍了基于Asp.net的网络考试系统中自动阅卷技术,描述了计算机考试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阐述了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注意问题。另外,列举了自动阅卷技术实现的部分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18.
一、对课堂教学质量科学评价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科学研究和高级技术专门人材的光荣任务。国内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都表明,教育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明天,学校能否大量地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直接关系着我国四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乃至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兴衰。然而,一个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的四年里,其直接教学活动的70%是在课堂上渡过的,而课余时间的大部分也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所左右。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完成确定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教学论的观点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是前人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是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而积累起来的经验,学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重复体验前人获得知识的全部过程。这就决定教育过程只能是学生通过教师和课本的中介、有目的、有选择地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岑参作为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在边塞诗创作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历来受到比较一致的高度评价。但是,关于他的边塞之作是否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在近年来边塞诗讨论中则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论争。那末,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全面地评价他的边塞诗?本文拟在这方面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鲁振祥如何评价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不但要对总路线的提出时机、内容规定、目标追求等作出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评述;而且要对它同党的建设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