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染色,观察胃癌组与对照组之间胃窦粘膜幽门腺非病变区5—HT样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结果:5—HT样免疫反应细胞在癌症组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5—HT样免疫反应细胞可能参与胃癌期间的调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分别对胃癌及对照组肉眼下非病变区胃窦粘肿幽门腺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细胞(D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胃癌和对照组D细胞主要分布在胃窦粘膜中下部,胃癌 D细胞减少,其数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组形状因子增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为探讨胃癌时胃窦粘膜非病变区幽门腺D细胞的内分泌调节提供了形态学信(?)。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年龄对胃内分泌细胞数目的影响,本文取胃镜或胃切除标本67例,按年龄分青年组(22~34岁)和老年组(67~78岁)。石蜡切片,厚度5μm,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观察了胃体和胃窦部生长抑素细胞(D)、5-羟色胺(5-HT)和胃泌素(G)免疫阳性细胞,经光镜下观察和细胞计数表明青年组三种细胞明显多于老年组,在胃窦部D、G细胞数青年组显著多于老年组(P<0.05),5-HT细胞则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胃体部,青年组三种细胞均多于老年组(P<0.05),文中对三种细胞的功能和检测它们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免疫组化的PAP法,观察了硫脲致甲低时,小鼠胰岛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D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硫脲致甲低时,小鼠胰岛中D细胞的数目显著地高于正常组。说明实验性甲低时,D细胞的功能是增强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显示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生长抑素(SOM)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扬子鳄结肠壁神经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呈棕色反应的AchE 阳性神经丰富,分布于结肠壁各层内,AchE 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粘膜下神经丛,粘膜内可见阳性神经元分布。生长抑素免疫反应(SOM—IR)纤维主要分布在肌层和肌间神经丛,大多为膨体纤维;粘膜下层中 SOM—IR 纤维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小血管壁及周围。肌间神经丛可见 SOM—IR 神经元。表明在低等脊椎动物扬子鳄内脏已存在比较完善的神经调节。  相似文献   

6.
收集手术切除人腭扁桃体标本6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以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阿尔新蓝—番红花红(AB—S)、长时间甲苯胺蓝(LTB)和普通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结果显示:肥大细胞呈vip免疫反应阳性,分布于淋巴小结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中。AB—S染色呈蓝染颗粒;LTB亮色显示肥大细胞数目较多呈深蓝色,而普通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未能显示。木研究结果提示:人腭扁桃体内肥大细胞有异质性,其中部分肥大细胞含有血管活性肠肽。  相似文献   

7.
成年雄性小白鼠40只,分为实验性胃溃疡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观察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在弓状核和正中隆起的变化。对正中隆起外带SS样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进行半定量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小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弓状核、正中隆起SS样免疫反应细胞和纤维可能参与了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8.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实验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手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离体~3H—TdR掺入,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胃泌素细胞(G细胞)的变化。正常大鼠胃窦粘膜G细胞标记指数为1.59±0.78,细胞百分率为4.27±0.27。溃疡组G细胞标记指数在手术后4天比对照组降低,10天的比对照组增高;G细胞百分率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胃窦粘膜幽门腺内分泌细胞中5-HT和胃泌素共存与否.方法应用已树脂封片的成人胃窦粘膜5-HT细胞再行双重PAP法显示G细胞的方法,在同一张切片上进行5-HT和胃泌素的双重染色.结果5-HT细胞多散在于粘膜的中下1/3,呈棕褐色,形态多样,常见有突起的细胞.G细胞呈带状分布于粘膜的中1/3,大部分G细胞为蓝色,呈圆形或锥体形.有时可见5-HT细胞和G细胞相比邻,有趣的是可见少量细胞为蓝黄混合色.结论在胃窦粘膜幽门腺内分泌细胞中,可见5-HT与胃泌素的共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Du组 n=15)及3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Con组n=36)血浆及胃窦粘膜β-内啡肽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图象分析和免疫金标电镜观察胃窦粘膜β-内啡肽阳性细胞灰度变化以及超微结构特点。结果发现,Du患者胃窦粘膜β-EP含量为62.80±19.81ng/g,高于Con组,37.42±12.64ng/g,有显著性差异(P<0.01);β-EP阳性细胞灰度密度增大为0.22±0.04μm-2,与Con组0.14±0.04μm-2相比,差异显著,(P<0.01);细胞内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基质密度增高,5nm胶体金标记的颗粒散在于细胞基部。结果提示,β-EP阳性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十二指肠溃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应用真彩色医学图象分析仪,对15例DU、GU和Con组患者的胃窦粘膜肉眼下非病变区30张切片,随机选择,经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的G和D细胞300个,进行形态定量分析。每个细胞检测12个参数,各项参数都行统计学t检验两两相比处理。在三组中,G细胞的周长、面积、长径、短径、比表面、平均截距、平均体积、平均表面积、圆球度、平均直径和D细胞的长径、短径、形状因子、平均轴比的显著差异率均在60%以上,这些结果,建立了溃疡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G和D细胞的体视学形态参数数据库,并为它们参与内分泌调节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年龄对大鼠肾上腺髓质细胞的影响,对成、老年组29例大鼠肾上腺髓质进行了常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老年大鼠A及NA细胞中分泌颗粒、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的体积密度明显减小,而且A及NA细胞的核质比小于成年组;胞质分泌颗粒由GERL区生成,并通过胞吐方式外进分泌,  相似文献   

13.
光源对于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量实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光源对于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量实验的影响。分别采用白炽灯和日光灯作为光源,测量了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填充因子、光照特性等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4.
取成人胃和大肠管状腺癌(Ⅱ级)23例,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胃和大肠腺癌的细胞核超微结构基本相同,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和胞质分泌颗粒等则有许多不同之处,文中对这些异同表现进行了讨论,认为根据它们各自超微结构特点,可以做为追踪转移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AMPS-1D软件模拟仿真了P型微晶硅窗口层材料对pin型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电池的性能随窗口层材料带隙的变化而变化。当带隙Elx=1.6eV时电池性能最佳,获得了7.309%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用阿尔新蓝—番红花红(AB—S)、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对硫脲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大鼠甲状腺内肥大细胞进行染色特性、形态变化及定量研究,发现在甲低时,甲状腺内的肥大细胞数目减少,其形态及染色特性均有明显改变,这些变化表明,肥大细胞对甲低时甲状腺的增生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虑多滞量的红血球生存模型 dN(t)/dt=-μN(t) sum from n=1 to m(P_ie-r_iN(t-r_i),t≥0建立了其正平衡N是全局吸引子的充分条件,推广和改进了文献[1~3]中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