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所建筑职业中专校,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坚持"文化立校、文化育人、育人先育心"的办学思想,积极打造"心灵建筑"的教育品牌和建心文化,确立了"建设人生、筑梦天下"的办学理念,积极践行"雕梁画栋"的学校精神,高度关注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着眼学生积极的未来人生建设.提出了中职德育实践的新模式——德育"心"模式,即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规范、品德养成、人生价值观教育同积极心理素质发展教育结合起来,在满足心理需要的前提下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现以"心"促"德",以"德"育"心"的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个体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综合影响下,积极德育模式强调教育要培养积极公民,其途径是通过关注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和优势能力,通过积极体验将之放大,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势发展、积极关系、积极投入和积极体验为积极德育模式的四大要素.在实践中,积极德育模式以积极关系为突破口,遵循和善而坚定、倾听而不评价、激励而不赞扬的要旨...  相似文献   

3.
庄西艳 《考试周刊》2014,(70):147-14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逐步完善及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所急需的合格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实践德育工作,积极探寻实践德育的有效方式,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为导向,紧密联系学生未来职业方向和行业发展实际,把实践德育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高中德育内容有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加强高中生"五爱"教育,并对高中德育内容创新进行积极地实践探索,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如何以德育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以德促学"的教育管理新模式.德育主题活动就是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把握住学生思想发展的脉络,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设定主题.再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德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身心素质,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中职院校普遍将其作为了重点公共必修课程,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改进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升总体的教学成果,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开展中职德育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针对中职院校德育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并针对中职院校德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作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  相似文献   

7.
"绿色德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这个名词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德育观,"绿色德育"重体现、重情感、重行为训练.在几年的实践中,我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环境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指学校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启蒙阶段,就注重与自然生活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一、制定适合小学生发展的德育生活化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让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小学生的理解力与认知发展水平不同,其德育目标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学校依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及学生的生活,依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差异性,遵循人的生长"有序"这一自然规律,分层分次,由浅入深,由低向高,螺旋循环盘升的原则制定目标.  相似文献   

9.
"德育为先"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而语文课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自然保护、保卫和平、反对战争等。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德育内容,体现教书先育人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处理好德育与语文的关系,潜移默化地教育,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说:教育学生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做人的核心就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育者必须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育.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在与时俱进的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环境的多样化,这给学校德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德育的方法可以说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基础教育生命之所在,是学校教育之魂.以现代德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主体·生活·体验"三者结合的德育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激发情感,收到了显著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抓德育工作中,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一个主题、渗透一个理念、拓展一个空间,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英语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可见,新标准对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师要积极加强现代条件下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也是基础教育的难题.上海市七宝中学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为办学指导思想,多年来致力于学校德育规律以及如何运用人文教育提高中学德育有效性的探索.2002年,学校以"运用人文教育增强中学德育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题申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并获得批准.课题以促进人文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增强德育的有效性为目标,努力丰富我国中学德育理论,在实践中探索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相适应、具有推广意义的德育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北安三中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27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120名教职员工,是北安市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中学.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核心,积极构建人文德育课程,加强学校德育阵地建设,推进德育工作改革创新,实施有效德育,为实现学校人文特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有效德育总体思路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发展为重"的教育战略,整合德育资源,完善人文德育环境,开发和建设人文德育课程,强化人文德育常规,开展人文德育科研,创新德育载体,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享受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实现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首要的是德育.语文学科以其"文以载道,以道育人"的学科特点担当着德育的重要角色.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德育与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相脱离或者被弱化,德育往往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实践和探索是学校"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基地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优势发现、积极体验和生涯规划"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有效实践对学生积极体验的获得、积极认知的形成和积极人格的养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积极德育课程实践的新路径。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操作流程包括建立生涯档案、开设校本课程、设计体验活动、开展个案辅导、高位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全员德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动向、新功能,校长理应是全员德育"的"领头雁",并积极推进人人都是德育管理员,人人都是德育受益者",从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嬗变。要落实"全员德育",培养灵性德育,校长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传统美德为具体内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追求,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全精神。  相似文献   

19.
宋德惠 《班主任》2004,(10):18-19
21世纪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新一代人的责任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生活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冲破了学校的"围墙",在新的学习方式下,学校将不再是"枯燥的场所",而是学生"舒展心灵、放飞希望的舞台".根据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家园."我们确定了德育从中华美德教育起航的思路,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我校德育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20.
职校的学生在学业上长期不得志,少有机会以成功者的形象去体验人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学习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而"积极德育"则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反思德育现实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德育理念和方式,它要求教育者在校园生活中不断挖掘积极的力量,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本文从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疯狂早读"、"课间操"两个方面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来谈谈"积极德育"是如何在职校中发挥其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