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土地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但进展缓慢。同期,WTO中主要市场经济成员,从土地的流转、收益等各个环节,已经建设和完善了土地税制,达到了优化配置土地、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国土安全的作用。与WTO运行规划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相比,我国现行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存在不小的差距,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重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对运动队介税费体税费体系进行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对于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有效运营国有土地资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土地市场制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二元土地市场制度问题,这种土地制度在特定的时期为我国创造了令世界惊奇的"经济奇迹",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巨大的变化,土地二元市场制度已经严重阻碍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探索改革土地制度方法和,突破二元土地市场制度的路径成为当前我国城乡问题的重点和热点,经研究表明,统筹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机制是打破二元土地市场制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加强财产利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民法典和土地法典对土地的终生继承占有权、永久使用权、对他人土地的限制使用权的规定,较完整地构成了俄罗斯的现代土地他物权制度.但由于两部法典颁布时间相差6年之久,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两部法典对土地他物权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也体现出俄罗斯根据本国的需要对土地他物权的立法所作的必要调整.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阶段,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其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应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规定,明确政府财政政策目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法律宣传,建立切合地方实际和对农民实用的具体流转办法.  相似文献   

5.
重庆地票制度是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实践,以"先补后占"代替"先征后补",建成了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显化了农村土地价值,优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对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地票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而稳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鼓励农民参与复垦,规范复垦验收环节,动态调控地票价格,扩大地票适用范围,完善地票价款收益分配机制,以深化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功能的复兴和强弱,与土地纠纷的复杂性及调解政策变迁的高度相关。法院调解解决土地纠纷的优越点由土地纠纷案件的特殊性决定。法院调解土地纠纷顺应我国人情传统的熟人社会,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功能的实现在于回归调解的本质,以公正合理为优先,而非过于追求结案效率。目前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存在程序规范性缺位、法院调解自愿合法原则价值及作用弱化、法院调解协议失效等问题。因此,完善土地纠纷法院调解机制,应重构法院调解制度的原则,建立法院调审分离模式,改革调解庭的组成方式,以土地纠纷法院调解的专业化、调解与诉讼衔接的运作、调解组织的积极性及中立性为程序特点。  相似文献   

7.
土地制度是南诏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层面,因此土地法律制度也就成为南诏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诏土地制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文明类型、移民、农村公社制度和社会形态4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迅猛增加。由于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及相关法律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切实保障我国失地农民权益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文章认为,必须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制,大力促进就业和相关配套措施建设,切实保障我国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不变的土地制度已越来越暴露出规模小、土地流动性不足等深层次的矛盾。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成为破解这一矛盾的重要举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大量关于农业的精辟论述,这些论述对中国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具有启迪作用:一是土地产权应进一步明晰,土地流转利益分割应有利于农民;二是土地公有化应是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坚持的方向;三是按照马克思"合理农业"思想促进劳动者与土地的和谐关系;四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小土地所有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经营,具有普遍的规模效益。全面解决土地所有权合理化问题,是各项改革措施产生实质性效果的必要条件。应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使得农地制度逐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是产权改革。在产权改革中,最具争议也最受关注的是土地产权的改革。本文在梳理建国后我国土地产权改革历史的基础上,以农业人口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执行阶段农业人口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变化,来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优势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的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   

12.
英国土地管制的效果明显,在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互动下,中央与地方土地管理制度相融合,其土地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制度优势。而我国当前的土地管制中存在诸多突出难题,借鉴英国土地管制经验对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体系大有裨益。应进一步优化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制,构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及增值收益的良性互动和协同机制,调整土地出让金征收及土地收益账目管理,并完善国有土地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许多传统体制下的制度安排需要被摈弃。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制度障碍的基础上,从户籍、就业、社保、土地、财税等五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全面构筑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镇化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土地金融的三大必备条件是土地产权完整、权利交易自由和农民保障完善。农村"三权"抵押和"三三法"抵押物偿债机制的建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和"地票"交易制度的建立、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的多样化、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重庆初步具备了推行农村土地金融的条件。要逐渐建立"农民土地实物资产交易金融"和"农民土地权益资产交易金融"两类土地金融体系,制定农地金融扶持政策体系和农村非农地金融开发政策体系,培育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内部积累和运行机制,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以及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5.
宋代的土地制度与以前的土地制度相比有所变化,在土地制度方面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保护私人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宋代土地私有制下的财产流转加快,土地可卖、可典、可租,形成错综复杂、交织重叠的多方面的法律关系。宋代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关于土地交易的法律法规。宋代土地制度的突出表现就是宋代土地契约制度的完善,包括土地流转中的形式,绝卖、典卖、租佃契约的法律规定,还有田宅买卖契约制度中的亲邻优先权制度、官版契纸、印契、契税、过割、离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地面对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农用地被征用、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结合西方国家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比较性研究,分析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现状、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土地用途管制的特点,概括出二者的区别之处,从而提出对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征地制度改革首次写进党代会报告。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改革集中体现在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上,广大农民的分配比例较低,生活水平和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完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提高农民的收益比例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土地招投标拍卖市场出现了非理性和非正常的现象,政府应该在科学、公正及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前提下,建立合理、理性的土地招投标拍卖最高价制度,使土地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经验,以期为其他黄河滩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经验借鉴。河南省孟州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模式主要包括:(1)构建了立体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事前预评-事中监管-事后检查的管理模式,包括部门之间的协作制度、科学合理地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视公众参与和监管等一系列制度的落实;(2)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开发整理措施;(3)构建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4)创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经营模式;(5)注重权属管理,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虽然河南各地的土地流转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土地流转尚处于探寻阶段,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行为不规范、机制不完善、条件不成熟等问题。找到问题之所在,并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度分析,以达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