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早期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受到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的熏陶 ,亲历了五四文化传统影响 ,在英国的时候对西方文化又有了切身体会。特殊的思想资源构成了老舍复杂的心灵世界 ,当这种灵魂被老舍情不自禁地写进他的早期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时 ,体现出老舍那种跨文化眼光 ,体现了老舍一方面深刻反思民族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又在深层心理和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民族文化的眷恋。这种复杂的文化心态 ,使老舍的作品 ,尤其是早期的作品既体现出了时代的文化选择 ,又充分显示出属于老舍的个性精神和独特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感与文化优越感一直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中并存。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凸显。沈从文的小说一方面体现了民间道德的张扬,赞美了古朴、率性、勇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另一方面在其唯美的民间道德叙事中浸润着崇高的苦难与悲剧意识,对湘西的乡村历史与现实进行了现代性审视。这种积极的怀旧心态构成了中国新文化建构中的深富文化韵昧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从浩如烟海的古代书籍中披沙拣金,建构相对严密的文论体系,民国文论的体系书写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学检讨下的自行调整活力,显示民族文化应对时代感召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划定概念的义界、安排文论的撰写体例、重新设置文类秩序、阐释文论论述的分期观念,民国文论的体系话语编织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现代文明镜像。1920年代发凡起例的整理国故运动,其科学理性和系统眼光推动了民国文论书写的独立进程,显示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民族国家背景下,中缅国家运用政治、经济及文教手段对德昂族进行自上而下的整合与书写,从而将德昂族纳入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中,民族国家这种构建行为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德昂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并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的文本层面。但由于中缅两国在民族国家建构最终成效上的差别,使得中缅德昂族对民族国家历史书写从文本内容到回应程度方面都呈现不同取向:中国德昂族自下而上的历史叙述与国家自上而下的民族整合表现出互构的特质,缅甸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与民族国家建构表现既一致又疏离的双重面向。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自卑、焦虑、浮躁等文化心态的驱使,学者们在建构民族文论时患上多语症,呈现出了语量超多、语意空洞、语法杂乱、语境自闭等症状。治疗这一病症的关键在于调整好学者们的文化心态,使之直面本民族当下的文艺实践,不断增强研究工作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新唐书·文艺传序》相对于前代正史“文苑传序”,无论是对文学本体的价值定位,还是行文书写的结构形式,都呈现出了明显的重构性。这种重构性书写是北宋中期官方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对其时史学与文学发展趋势的现实回应,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史臣宋祁本人文学观念的部分影响。在为唐代文学树碑立传的同时,也侧面体现出了本朝文坛不同类型文学主体间的复杂现状。  相似文献   

7.
"为人生之道"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价值所在。"道"既是中国文化最高的规定性,也决定着中国文论的总体特征。中国文论是一种民族文论,包括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历史文论遗产和当代文论实践两个方面。中国文论建构的合法依据在于用话语表述或通过话语形成的、某种动态的特殊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处在形成过程之中。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论的意义旨归,是多元文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论的理想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论研究以理论创新的姿态,在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话题和争论,它有效地推动、深化着学科建设的进程,并在相关学科以及社会文化领域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审美现代性、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媒介文化及其后果、文论转型与文学史理论建构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新世纪文论研究在思想和知识两方面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同时也为我们总结和反思新世纪文论十年发展历程提供了若干作业面。这些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新世纪文论命题是对新时代敏锐的理论回应,跨越和融合成为其突出特征,新世纪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也必将在此一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9.
陈忠实在《白鹿原》中所表现出的创作心态是矛盾的,黑娃的形象便是这种矛盾创作心态的集中反映。黑娃对传统的反叛寄寓了作家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审视与批判;黑娃对儒家传统的皈依,又体现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景仰和膜拜。也许正是这种复杂的心态,才使得《白鹿原》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关注学生的文化境脉、生活背景、交往方式等对学习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使学生形成文化适应能力。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存在文化回应教学理念的缺失、文化回应教学内容的片面性、教师缺乏文化回应教学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学习效率偏低等问题。依据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建构民族地区“融合多层回应”的文化回应教学结构模型,有助于文化回应教学实践路径的生成,其中“融合”体现的是文化整合理念,“多层”指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结构要素,“回应”指文化回应教学的运行过程。依据此结构提出落实立德树人,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提升文化素养,培养文化回应教学的教师;联系生活境脉,生成文化回应教学的内容;整合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回应教学的环境建设等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古代文论研究处于一种表面热闹的状态,研究的多元局面与文化的强势介入似乎使古代文论的转型与置换变得理所当然。然而,简单的以文化研究取代文论研究却体现了当下学者对于古代文论研究的浮躁心态。将文化研究的意义维度适度纳入到当下的古代文论研究之中,有助于实现从本原探寻走向本原与本源的探寻的研究理路;但是,古代文论研究的路径不是单向度的,我们当前的古代文论研究理应追求一种知识与意义的双重建构,在本原与本源之间实现研究路径的二元对生。  相似文献   

12.
按照学理,古代文论作为一门以抽象思辨、理论论证为特征的理论性学科,应该以严密的逻辑来论证其理论,应该运用明晰、精确的理论化语言、分析论证的表述方式来表达其思想观点,并用论证性文体来建构其理论,这样才能体现出以"论"为本色的学术特征。但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古代文论的主流学术特征是:运用形象化文学语言和审美化描述方式来表述其理论观点,使用诗、赋、骈文等文学性文体展开理论建构。这种主流学术特征使古代文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论"的学术特征,并严重地影响了古代文论走向当代。事实上,古代文论并不缺乏"论"的学术特征,只是目前尚不为学术界所关注。而形成这种学术特征的深层原因,是经学。经学对古代文论的"论"的学术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明晰精确的理论化语言,经学中的文论著述体现出了鲜明的理论化语言特色。二是逻辑论证的表述方式,经学关于文论的表述,以逻辑论证为显著特点。三是理论性文体的运用,一方面经学元典中"要言"、"语录"式文论文献从文体形式上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经学家阐释文论问题所运用的"论"、"序"、"书"及"诗话"等文体,都体现出了突出的理论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经学作为中国古代最权威的学术,对古代文论的生成、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在积极的促进作用方面,也体现在负面的制约作用方面。其积极影响,一是表现为经学元典构成了古代文论的重要思想源头。并从思想原理和话语表述方式等方面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刻影响;二是表现为后世经学家对经学的阐释、解读及理论著述促进了古代文论的发展。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宗经”意识的形成和“依经立论”文论建构模式的确立。经学对文论的影响主要通过对文论家的影响而体现出来,这种影响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经学元典创始人的思想与文学观的关系;二是经学家的经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三是文学家的经学思想与文论思想的关系。古代文论对经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经学在文论领域的普及;二是文论家对经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用或改造,从而为文论和文学服务。经学与古代文论的密切关系表明,从经学角度对古代文论进行研究,或许能更清晰准确地把握古代文论的思想精髓及生成、发展演变的真正原因。探索经学与古代文论的关系,是新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着理论困境的话题,其被视为当代文论建设根本途径的基本动因是学界急于疗治"失语症"的焦灼心态。而"失语症"说法本身亦有值得推敲之处,其之所以会引发轰动效应,主要是因为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学人的强烈的民族身份焦虑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总之,"失语症"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运动的轰动效应都是特殊时代背景和特殊学人心态的产物,并不是学界进行深入学理思考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作为历史事件的研究价值也许会远远大于对文论学科的实际建设效用。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最悠久的社会组织形式和伦理关系,也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与权力机制的建构途径。通过书写多元化家庭模式,路易斯·厄德里克促使读者深入思考本土裔人的历史与现实。同时,在厄德里克的小说中,中产阶级家庭面临重重危机,这体现了作家对传统的中产阶级家庭模式下两性关系的反思,另一方面这种书写也是对重建中产家庭价值理念的话语的一种回应。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自然作家爱德华·艾比的代表作之一,《大漠孤行》深刻地体现出作家在面对自然时复杂而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作家渴望融入自然,用自我意识渲染荒野的静谧与壮美;另一方面,作家必须尊重自然的自在性,同自然保持距离。这种悖论式的心态典型地体现了自然书写中人类主体所面临的"归化"或"异化"自然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创作中体现出的文化心态是矛盾重重的。从对白嘉轩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对传统儒家道德的景仰和膜拜。但在塑造悲剧女性形象田小娥时,又显示出作家对封建文化“吃人”本质的质疑与批判。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心态,《白鹿原》作为传统伦理规范的一曲挽歌才显得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8.
当今全球化的语境在造成全球文化日益一体化的同时,也给各民族文化带来了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文化本土化的诉求正是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在文化领域的反映.以“失语症”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等为例,分析文化本土化诉求的悖论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对此悖论的解决方案.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破除全球化和本土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破除对纯洁的民族身份的偏执,而着眼于其发展和建构,在书写“现在”中展现生命价值和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世纪文论话语建构的症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 2 0世纪文论话语的建构 ,是对以儒释道文化为基点的传统话语体系的彻底革命。然而 ,由于疏离社会政治的本体化和边缘化 ,导致了缺省原动力的软骨症、轻视文学事实的学院化和玄学化 ,导致了丧失话语能力的失语症、缺乏原创性理论基点的苏俄化和欧美化 ,导致了原创性理论贫乏的贫血症 ,致使中国文论在世界文论话语体系中丧失了独立地位和深刻影响。只有关注社会政治 ,重视文学事实 ,尤其创立原创性理论基点 ,才有望在 2 1世纪建构出具有世界影响的独创性文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格局中,文化愈发凸现出其固有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在文化进入大众消费时代之后,文化更是普遍地渗透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活动之中.如何正确地定义"文化"?如何认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把握文化在当代社会变革中的能动作用?如何理解大众文化与政治实践的现实意义?这些都是摆在始终关注现实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前的重要理论课题.于是乎,怎样去建构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就成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本文将通过具体探讨英国新左派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对于这种旨在调整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意义进行一番梳理."文化唯物主义"不仅回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