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日益紧密起来的不只是经济,不同文化的交汇和融合业已成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伴奏.各国政府对待文化的开放态度使多元文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成为各国从政者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马庆林 《今传媒》2015,(3):13-14
专栏简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的一大独立经济体,与全球各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也越来紧密,各种领域的合作也在加强,包括跨国公司的建立,教育的互访,还有近年为弘扬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而设立的孔子学院。正因  相似文献   

3.
陆晔 《新闻记者》2003,(8):52-53
在媒介学者的眼中,国际传播系统被认为是下述历史条件的产物:(1)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能获得的科学和技术知识,(2)各国之间的政治动态,(3)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4)各国在意识形态方面所承受的约束,(5)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和社会关系。并且,传播系统的发展不带有必然性,它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发展轨迹。①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天的国际传播系统,由于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显然与十年、二十年前大有不同。如果我们把电视全新闻频道在国际传播中影响力的形成和拓展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国际传播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日益紧密起来的不只是经济,不同文化的交汇和融合似乎是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伴奏。各国政府对待文化的开放态度使多元文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成为各国从政者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目前世界多元力量中重要一极的中国,有充分理由让中华文化成为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演进,各国传统文化也正借助全球化走向世界,语言的国际推广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大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国际推广机构,孔予学院的建立与快速发展是沟通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其文化传播价值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WTO中的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成为WTO的正式成员。我们将面临着加入WTO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重机遇和多重挑战。WTO和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密切相关的。从一定意义上讲 ,世界贸易组织本身是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反过来又大大地推进了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知识产权问题与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WTO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1 知识产权纳入WTO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WTO是一个协调世界各国国际贸…  相似文献   

7.
周丽 《新闻爱好者》2010,(10):20-21
世界已进入信息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军事﹑科技等优势,主宰着世界的舆论方向,形成了"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8.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2014’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同出席这次论坛的各国工会朋友们见面,感到十分高兴.我谨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会的各国工会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 “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已连续举办9届,成为各国工会平等交流、增进理解、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为维护和实现世界劳动者利益、推动国际工运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国际和区域工会组织,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国家工会组织的70多位领导人参加,老友新朋汇聚一堂,围绕“促改革、谋发展、共圆美好梦想”的主题,广泛交流意见,充分表达立场,积极达成共识,必将有助于改善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增进世界劳动者利益,为实现各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梦想作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9.
黄梦媚 《大观周刊》2011,(28):197-197
艺术是一定社会阶段中人类生活与自然之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思维技能的产物。艺术必然和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同艺术家本身独特的视角和技能相联系。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协作,全球化逐渐成为人们的流行话语和重要议题。经济的全球化、传媒的全球化、科技的全球化,全球化的潮流荡起的层层波澜接踵而至,其间,无疑也包含着文化的全球化。无疑问,在这种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下,艺术将受时代的文化快速交融,科学技术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力问题是世界上从国家到城市和地区再到产业和企业普遍关注的课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现代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国际竞争力研究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版业国际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WTO的建立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浪潮,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开始加快,这将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同寻常的影响.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是生产能力存量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活动①.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交融形成统一的整体--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经济运行机制,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总之,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使我国的保密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此外,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交往关系复杂、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带来的信息量剧增也给保密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如信息量的迅速增加使泄密的机率增加,信息源的扩增  相似文献   

13.
报纸国际新闻版是广大读者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当今,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扩大,读者对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各国风土人情的"求知欲"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14.
刘辉 《山西档案》2005,(Z1):107-108
随着世界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的发展,国际档案事业的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承担着保存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的档案部门,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适应国际档案事业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档案管理电子化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虽然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欧洲、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整体疲软,经济全球化的方向、速度和节奏面临调整。但全球化趋势并没有停滞或逆转,各国发展相互借重、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特征正愈加明显。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我国与全球经济的关联也更加紧密。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报道,必须培养国际化思维,确立更加开放的视野,在全球坐标中找准定位,明确报道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经济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点,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已转向经济领域,各国情报战的重点也由政治、军事方面转向科技、经济贸易等方面.商战窃密这种不分敌友的较量,已经渗透到市场经济的整体运行过程之中.这为企业科技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刚刚跨入21世纪。在这个新世纪里,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全球的经济贸易壁垒打破后,世界各国都在谋划新的发展,抢占有利位置,这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提供了机遇,为我们的外宣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  相似文献   

18.
李军 《浙江档案》2000,(8):39-40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有较大影响、历史悠久的国际活动,通过展览,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因此,世界博览会又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正越来越融人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生产和经营的各行各业,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当然,也同样渗透和影响着出版业.出版业不可能也不会逆世界潮流而行,而只能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进入国际出版的大循环中.另外,文化多元化日趋突出也为出版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条件.出版国际化的程度将不断提高,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意味着世界的缩小和世界一体化意识增强”的“全球化”概念,被广泛传播。它具体指,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存程度加深,不同化冲突融合加剧,政治关联更趋紧密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化的影响将深入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向地方打开的一扇世界之窗,地方党委机关报(以下简称地方党报)的国际报道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