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十二五"报业发展战略重点是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这不仅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报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转型升级包括体制转型,管理提升,团队再造,但我认为根本的要求是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因为传媒产业已出现两大趋势,促使我们必须进行转型和调整.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引发传媒产业的革命,新的传播业态不断涌现,媒体融合趋势加快,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报业集团必须走向传媒集团,这个转型是媒体竞争的大趋势.那么,应该靠什么转型?我们也在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子。”7月29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杨殿军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那么,这条实现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转型升级的路了究竟是什么?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又是否取得了成效?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从2009年下半年黑龙江酵报报业集团成立两个传媒集团说起。  相似文献   

3.
为增强媒体竞争实力,各地已先后组建了各类报业集团、广播影视集团、期刊集团和出版集团。各类媒体纷纷由原先单一、小型、分散、个体化发展,转型为综合、大型、联合、集团化发展。传媒集团超大规模、多元化产业经营,较之以前,更需要对整个集团的长远发展目标、媒体的定位、发展模式、资源整合与配置等,做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这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引入战略管理对于当今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传媒集团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战略原是军事术语,将战略概念首先运用到企业管理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管理学界。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战略的制定、选择过程,战略的实施、控制过程。传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业集团的组织转型是政策性强制和利益性诱致相结合所驱动的,但来自制度缺陷、利益牵绊、路径依赖的阻力,导致报业集团组织能力与独立市场运营主体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报业集团要向创新型传媒集团转型,必须优化组织设计,加大对管理结构的投资与建设,以便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适应多媒体的生产营销方式的要求,支持持续创新.建设创新型的传媒集团应该具备三个社会条件:组织整合、财务投入和战略控制.能否具备这三个社会条件取决于宏观制度、传媒集团本身与传媒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有49家报业集团,自2005年7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后,各报业集团纷纷步其后尘,更名易帜.传统报业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升级,是传统报业在技术、市场和政策三维力量之下,面对竞争和机遇实现自我突破的扩张之路.技术、市场、政策既是报业集团扩张升级的驱动力量,也共同构成其扩张升级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报业集团的发展与人才的选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报业集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压力不只来源于报业之间的竞争,更来源于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的攻城略地.报业集团加速转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完成从传统报业集团到新型报业集团的转变.在这重大变革中,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人”.选用合适的人才,是报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2010年经营总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17.35%,实现利润上亿元,同比增长15.2%。三报日均发行总量超过了64万份,同比增长7万份。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文洪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传媒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一重点,全力打造一个拥有强势媒体、拥有先进技术、拥有财力支撑、拥有经营规模、拥有优质人才的现代传媒集团,在创优体制机制、构建全媒体运作体系和拓展文化产业中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3G技术推动中国手机媒体的飞速发展,必将导致报业集团的转型与经营模式的变革.在综合调研国内部分报业集团在手机媒体领域主要产品及服务的基础上,对国内报业集团经营手机媒体业务的整体思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案研究和标杆分析,并结合新闻出版和通信行业自身的特点,探寻报业集团适合传媒市场变局的转型经营模式,寻找高效盈利模式的转型对策,力求突破手机媒体发展瓶颈,有效提升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王超勇 《传媒》2021,(15):37-38
当下,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兴起对报业集团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受这种冲击的影响,大量纸媒关停并转,纸媒经营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样的形势,传统报业要加快整体转型,融合发展,多元化经营,以非报产业反哺主业,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大众报业集团深化制度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整体转型升级,将自身打造成为新型主流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0.
报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推动集团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如今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强势攻城略地,报业集团人才被大量“挖走”,如何留住人才,成为报业转变转型中关键的一环.但是囿于事业单位性质,报业集团在人员管理及激励方面无法完全脱离“行政化”色彩.要想留住人才,就要打破束缚,本文以大众报业集团为例,浅略分析报业集团如何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1.
蔡骅 《传媒》2021,(19):64-6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传媒业也敏锐捕捉到了文创产业的时代发展脉搏,意识到了其对传媒业转型的促进作用.诸如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鲁商传媒集团等,都将文创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尤其是鲁商传媒成立了专门的文创事业部,明确了作为全媒体文创策划服务商的市场定位,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全媒体生态文创运营体系.目前,鲁商传媒凭借《山东商报》、鲁网、《新浪潮》杂志、速豹新闻客户端等智媒体矩阵,在机构推广、赛事承办、专业服务等文创产业相关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品链条.近年来,鲁商传媒先后与路劲地产集团、CCSPACE创享空间、淄博三冠影视传媒、泰安传媒等达成战略合作,广泛涉猎文创小镇、产业园、创业基地等领域,成为集团文创产业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2.
李建国 《传媒》2011,(8):23-25
"十二五"报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这不仅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报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转型升级包括体制的转型,管理的提升,团队的再造,但我认为根本的要求是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因为传媒产业已出现两大趋势,促使我们必须进行转型和调整。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引发  相似文献   

13.
蒋尧  吴观澜 《新闻前哨》2012,(10):28-29
近年来,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实施战略转型,国内许多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报团)纷纷挂牌改名报业传媒集团,几乎蔚然成风。那么,报业集团改名报业传媒集团,是必然的吗?二者之间,是否根本不同;作为现代报业集中的组织形态,二者之间有无共存的可能呢?一、报业集团纷纷改名传媒集团以江苏本省为例。2008年,徐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改名为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此后,各家报社纷纷跟进,到2011年底。江苏13个地级市日报已有泰州、宿迁、镇江、苏州、淮安等日报都改名为报业传媒集团。2011年10月23日,江苏省的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也聚合旗下23家子媒体(17报6刊2网1手机报),正式更名“升格”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成为当年江苏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4.
韩露 《出版广角》2018,(14):47-49
随着数字化变革的加快和科技的进步,纸媒受到新媒体的冲击,面临发展瓶颈.在当前形势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通过转变经营思路,由主要依靠新闻内容、文字资源向依靠市场、跨界资源转变,从单一信息传播业态向以媒介经营为核心的多元文化服务转变,促进各业态之间的有机融合.在传媒业务之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展多元化业务布局,推动传媒集团无形资产的增值;加强与其他平台的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实现跨行业发展,走"纸媒+"的新路子,将全域媒体进一步做强做优;通过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行平台,为集团转型进行先期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15.
陈东  杨子平 《新闻实践》2012,(11):22-25
集团化是扩大地市报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面对外来强势媒体的兵临城下,面对同城异质媒体的寸土必争,面对新媒体的剑拔弩张,地市报业只要在集团化的基础上,牢牢扎根于地市,真正做到科学谋划,以综合化战略打造精兵强将,以品牌化战略做强主业。以层次化战略做大多元,使自己足够强大,就定能纵使高手如云刀光剑影.我自横刀立马笑傲江湖。一、主业品牌化战略报业传媒集团的主业自然是“报”,“报”是报业传媒集团的前提条件,是大厦之基、活水之源。所谓主业品牌化战略,是指地市级报业传媒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主业的品牌化建设,不断提升主业的品牌价值,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从而不断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使地市级报业集团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在竞争中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6.
徐萌 《传媒》2013,(2):40-41
2001年-2012年,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迅速发展的11年.面对严峻的挑战,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以"创新变革,谋求新优势再造"为战略转型主题,在这场改革大潮中走在了中国报业改革的前列.目前,集团旗下有5报3刊2网、十余个经营实体,拥有固定资产25亿元,员工2000余人,年经营收入近10亿元.集团已从成立之初的传统报业集团成功地向传媒集团并最终向现代文化产业集团进行战略转型. 近年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全面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在内容升级、产业转型、资本扩张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布局和思考,着力实现从广告经营商向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商,从传统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最终向现代文化产业集团的转型,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报业转型之路,其特点可以总结为"湘报范式".在文化、新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探索实践分析其现状,以探究我国报业集团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种种迹象表明,报纸的发展已经从"平台期"进入"下行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新媒体的发展;二是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面对这样的经济态势及传媒产业的发展环境,报业要做好自身经营就必须要转型升级。如果不能尽快在传播格局、产业结构、体制机制上转型升级,从传统报业走向现代传媒集团,成为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报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甚至会面临生存发展危机。如何进行报业转型升级报业转型升级,重点是产业结构优化。从产业方面  相似文献   

18.
当前传统传媒产业正处于战略转型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包括社会转型期舆论引导难度加大、传统报业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新媒体推动传媒变局以及传媒业自身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等等.宁波同报报业集团作为东部沿海城市的传媒集团,更要主动适应外部因素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找出差距,补齐"短板",拉高标杆,转型发展.十年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实现了从报社向报业集团的跨越;近十年,实现了从报业集团向新闻出版集团的跨越;未来十年,将努力从新闻出版集团向文化传媒集团跨越.这个过程,既是不断创业创新的过程,也是不断转型转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实质上是学界和业界对传统报业转型发展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惯性造成的.笔者从技术路径和产业路径两个方面对传统报业转型进行分析研判:技术路径上,主要分析传统报业数字化和数据化转型发展;产业路径上,主要分析传统报业产业化和集团化转型发展.中国传统报业将走向何方?笔者指出,报业作为一种媒介形态将与其他媒介形态长期共生;按照全媒体发展、融合与分化、专业与综合的发展逻辑,传统报业逐步转型升级,并走向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采编流程管理,对我国的报业传媒集团来说,仍然是一个新课题.一方面,媒体形态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报业传媒集团所拥有的媒体不仅数量增多,种类也空前丰富,在采编流程管理方面,不能继续延用以前单一报纸、单一媒介种类时的方式.另一方面,各类新闻信息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且互相影响,信息传播平台更多元,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也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