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以写会议新闻而蜚声新闻界。她在1982年发表的会议新闻《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被评为全国好新闻。1984年,她写的《全国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这则会议新闻又在写法上有突破,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她在近三四年中写的其他会议新闻,大部分也很有特色,受到读者的好评和新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以写会议新闻而蜚声新闻界。她在1982年发表的会议新闻《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被评为全国好新闻。1984年,她写的《全国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这则会议新闻又在写法上有突破,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她在近三四年中写的其他会议新闻,大部分也很有特色,受到读者的好评和新闻界的注目。  相似文献   

3.
我在去年八至十一月读报时,发现全国有好几家报纸相继摘用动物趣闻《多情的乌龟》。报纸为了增强可读性,摘用趣闻本无可非议,但有些报刊重视了趣味性,却忽视了科学性;趣味性有余,科学性不足。竞相摘用这则趣闻的报刊没有从科学道理上回答读者的疑难问题:“为什么这只放生乌龟能每年定期从洞庭湖中在端午节前,长途返回湖北监利县农民徐先平家中来?”《新民晚报》在去年八月二十八日第四版《科学馆》专版上,刊登了上海自然博物馆马积藩写的《乌龟能长途跋涉返回吗?》,却是一篇能讲出“所以然”的科普文章。该文从动物的生存、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是作品的载体。文章写得好坏,其语言如何是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有些文章,语言或佶屈聱牙,艰涩难懂,或平冗枯燥,味同嚼蜡,便失去了读者,即使文中确有真知灼见,确有真情实感,也送不到读者心里,作者的写作目的就不能达到。所以,古人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要写好文章,就必须学会娴熟地掌握语言,恰切地运用语言,这就要学习语言.一是向书本学习,印在纸上的语言是别人的学习成果,可以“拿来”,可作借鉴;二是直接向群众学习,正如鲁迅所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坟·写在<坟>后面》) “从活人的嘴上,釆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糊涂始》)这是根本的。  相似文献   

5.
十五大上写《随笔》北京日报社社长满运来在党的十五大期间,我作为正式代表,除了参加会议,还每天赶写一篇《十五大随笔》,在北京晚报上发表,这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点反响。作为新闻工作者,拿起笔来写稿子,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这一次有不少同志特别给予肯定呢?...  相似文献   

6.
在闻名中外的牧丹之乡菏泽古城,有一座既有传统民族特色又有现代园林风格的建筑群,这里建有全国一流的书画展厅、创作楼、《晁楣版画艺术陈列馆》、《赵登禹纪念馆》、《曹州书画家作品陈列馆》以及全国最长的曹州碑廊,这就是被誉为"艺术天堂"的曹州书画院.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我的朋友王佩(杭州网副总编)被公派去英国诺丁汉读MPA,行前,我向他建议,在英国对著名的小报《太阳报》多加考察,回来写一本解密《太阳报》的书.此前,我和他曾经多次谈起杭州的报纸,并对《都市快报》在杭州的成功作了一番分析.结果,有天深夜,他在MSN上和我说:“我发现《太阳报》就是另一份《都市快报》.“为什么这么说?王佩解释是说在不遗余力讨好读者和吸引读者这一点上,这两份报纸几乎如出一辙,都表现出相当努力的样子.而在大多数报纸那里,亲近读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一种姿态,未能真正地“放下身段“.……  相似文献   

8.
张勇锋 《新闻界》2012,(16):73-74
1842年10月,马克思在他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使用了"报纸良心"这一概念,指一家报纸应当以自己恒定的信念取信于读者.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在知识界和一些觉悟工人中已有传播,同时在英、法等国成为一种舆论的潮流,但在德国,这类思想处于萌芽状态.1842年9月底至10月初,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第十次法国学者代表大会在斯特拉斯堡召开,《莱茵报》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等德国报纸对这次会议的讨论情况及活动均作了报道,《莱茵报》刊登了梅维森的《英国的状况》和政论家赫斯的《柏林家庭住宅的共产主义》等涉及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文章.施泰因的调查报告性著作《现代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在这一时期出版,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从新闻角度出发写新闻要从为读者提供消息的角度出发,要善于从公告或会议中找新闻性强的东西,把它写成使读者感到新鲜的消息,读者就会欢迎。1979年11月,《解放日报》收到一条新闻,写的是上海市人民银行召开储蓄代办员会议,推动储蓄存款业务的开展,写了领导人的讲话,当年头十个月储蓄存款增长情况,几种主要副食品提价以后储蓄存款继续上升等等。编辑同志看了认为,这篇稿件是一个一般会议新闻,不会引起读者多大兴趣,是否采用很值得研究。但是,  相似文献   

10.
记者在会议报道中,如何摘用新闻人物的讲话是大有讲究的。摘多了,新闻过于冗长;摘少了,又可能说明不了问题。搞什么,不摘什么,从中大可看出记者思想水平、业务能力的高下。就拿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荣誉称号的新闻来说吧。《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都作了报道,但这三家新闻单位在摘用钱学森讲话方面却颇有差异。头一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只用了钱学森即席讲话的图像,连现场同  相似文献   

11.
《风雨记者路》这是我们新增设的栏目。设此栏目,意在让那些辛勤耕耘在新闻战线上的新老记者,把那些在做记者路上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生动有趣的事情用真实的故事、动人的情感、散文般的语言,展现给读者。这期推出的首篇《鸡毛札》写得生动、深刻、有趣、诙谐、幽默、读来或捧腹大笑,或眼含热泪,感人至深。欢迎广大记者朋友,把你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写出来以餐读者。  相似文献   

12.
咬文嚼字是不好的,但也未必尽然.下边一段文字咬嚼一下,对写作未尝不无裨益.一九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某报的《报刊文摘》摘编安徽《戏剧界》的一篇文章,"摘文"是这样写的:"名妓赛金花根本不认识八国联军德军统帅瓦德西.但在一些以赛金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和新闻中,把她说成是与瓦德西私通,成为一个不光彩的人物.这是把历史上的赛金花和艺术形象的赛金花合二为一了."这段文字,意在为赛金花翻案.对此,我们不敢妄加评论.只想就我们加了着重号的文字作些剖析,以正于作者和编辑."名伎"古代就有,是因为她们擅长琴棋书画而著名.她们和作家、艺术家同是"文艺沙龙"的座上客.但是,自从"伎"演变为"妓"以后,如被"摘文"更正过来的赛金花,她们  相似文献   

13.
或许与他的出身有关,或许是他更关心"底层"的生活。吴念真虽然在台湾文化圈交往极广,资历极深,但他更像一个乐于叙述小事的小人物8月14日中午,吴念真刚下飞机,感觉"整个北京是在放冷气"。下午,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昨天在重庆,高温40度,真的很可怕,北京舒服多了。"从广州、成都、重庆到北京,接下来的几天他还将去南京、杭州、上海。七城之旅,每一场读者见面会都"爆棚",吴念真讲读了新书《台湾念真情》,然后给排长队的读者签名。一年前,《这些人,那些事》在大陆出版时,"当时还不清楚大陆的读者会怎样看。"吴念真没有想到,大陆竟然这么多自己的"粉丝"。这些读者熟知他写过的《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无言的山丘》等剧本,以及演过电影《一一》中的角色NJ(简南俊)。为了与大陆读者交流,60岁的他玩起  相似文献   

14.
一些读者投书本刊,称赞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写得好,建议本刊约请作者介绍写作经验,并开辟读者点题的栏目。这个建议很好。根据读者点的题,我们请《街谈巷议》的主要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从本期起,本刊增设《点题篇》栏目,欢迎读者点题。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的消息编辑过程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这篇消息写得太空,都是大话空话,通篇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或者说: "这篇消息写得琐碎,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了,就是抓不到重点."而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记者在抄会议或总结材料,没有深入到采访现场.这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也抓住了主要矛盾.但记者也时有抱怨,说:"这篇消息,我明明是深入基层后写的."这又是什么原因?这里面有一个语言误用的问题.我想从普通语义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中缘由.  相似文献   

16.
欧东衢 《中国记者》2012,(10):124-125
7月25日和26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安利来煤矿连续发生两次冒顶事故,先后造成5名矿工和53名救援人员被困.7月26日,53名被困救援人员被救出;7月29日,剩余的5名矿工全部获救. 在持续多天的报道中,我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内容来进行拍摄.其中,图片故事《写"生死簿"的人》由于选取角度新颖,有创新,读者反映效果很好.然而,这组反响良好的图片故事却差点被我忽视.  相似文献   

17.
3月以来,细心的读者发现,南京的《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江南时报》等报的报道中,不仅"本报讯"改为"某某某报讯",或署名的"本报记者"变身"某某某报记者",而且文章中出现相同的情况,写上了报名全称。我认为这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是适应网络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读者印象中,一些财经报道总是有点"阳春白雪"的味道:专业名词较多,叙事内容宏大,让人望而发怵.2005年7月13日《中国证券报》11版的《收入赶不上GDP消费不足拷问中国经济》,写的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却无某些经济报道的晦涩难懂,不仅满足专业读者,更吸引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19.
正人们对党报的印象,概括起来有三多:一是领导讲话、活动多;二是工作总结性的表扬稿多;三是板着面孔教训人的语言多。由此形成了党报生、冷、硬的面孔,缺少应有的亲和力,人们不愿看党报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党报要吸引读者,让广大读者感到可亲、可敬,就必须切实增强亲和力。在这方面山东《菏泽日报》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省报工作的时候,记得有位读者给报社写信批评报纸说:“我每日打开报纸,看见报纸上各大版的稿子,几乎都成了本报记者写的,群众写的稿件登不上,希望报纸改变这一现象。”对这位读者的意见,怎么看?我们当时的报社总编让群工部的同志统计了几天的《人民日报》,最后他得出结论说:“记者的稿件登得多?是好现象,《人民日报》发本报记者稿件达到94%左右(包括新华社电稿),我们还不及哩!”那位读者的意见给否定了。可这件事儿,一直在我的脑子里逗留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