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速度训练中,当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提高到一定水平时,想再提高是相当困难的。其原因是成绩提高到一定阶段,运动的神经、肌肉及能量供给系统等发展到一个高峰期,跑的技术动作、步长、频率、节奏等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速度的再提高,运动成绩停滞不前,形成所谓的“速度障碍”。这是在短跑运动训练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对速度障碍产生的原因如何突破进行初步的探讨,试图从微观上对短跑运动  相似文献   

2.
结合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结合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与传统专门练习的对比教学实验 ,发现传统专门练习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不如结合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的明显 ,并指出专门练习必须与现代“屈蹬式”以“髋为轴的快速摆动———平动运动”相结合 ,才能有效地改进短跑技术 ,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胡垚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8):46+93-46,93
世界体育竞技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短跑技术更新和短跑技术的发展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短跑运动技术中的“后扒式”着地技术和“屈蹬式”短跑技术已成为现代短跑技术中的重要技术特征;“髋动力”学说;这三种主要的短跑技术在现代短跑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短跑成绩的诸多因素中,运动员高速跑中的技术紧张是阻碍短跑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运动成绩提高到一定阶段时,由于神经、肌肉系统发展到一定高峰,以及长期形成的步频、步幅、节奏、技术等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就会在最高速度的增长上形成速度障碍。特别是动作协调、放松能力差的运动员。因而,研究高速跑中的放松能力是现代短跑技术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技能之一,它是获得高水平运动成绩必须具备的专项运动技能,也是提高成绩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6,(12):20-21
众所周知,男子110米栏和女子100米栏的成绩主要取决于速度水平,一个优秀的直道栏运动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短跑速度,换句话讲,直道栏项目就是带障碍的短跑。在直道栏运动员训练的全过程中,只有坚持贯彻“速度优先”的原则,才能保证专项成绩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1 前 言当前世界上短跑水平发展很快 ,短跑技术日趋完善 ,训练方法不断创新 ,其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出现显著特点是大幅度、高频率、放松好 ,良好的放松能力对提高短跑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短跑教练员布什认为“没有速度就不能成为优秀运动员 ,而不会放松则不能成为短跑冠军。”我们知道当运动成绩提高一定阶段时 ,由于肌肉系统发展到一定高峰 ,以及长期形成的频率节奏、技术等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就会在最高速度的增长上形成速度障碍 ,特别是动作协调能力差的运动员 ,因此 ,放松对提高成绩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就目前来说 ,我国…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发、数理统计发和专家访谈法从多方面研究了制约安徽省青少年速度发展的因素,探讨了克服解决速度障碍的训练方法,指出: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课,突出技术训练,才能尽快发展安徽省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水平,达到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短跑是体能类竞速周期性项目,它包含了速度、力量、技术等主要因素,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在速度、力量和技术等因素之间,速度是核心,力量是基础,技术是载体,力量要满足速度的要求。所以,如果一个短跑运动员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是不可能获得好的运动成绩的。因此,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如何更好地选择力量训练方法,使之与短跑运动项目的专项特点更好地匹配,达到最优化的训练效果,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现代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属于周期性的速度力量型项目,最大力量本身与运动项目并不直接相关,而专项力量水平才是决定专项成绩的直接因素。本文通过查阅并分析了近些年关于短跑专项力量的文章,并掌握和借鉴了其中一些文章的观点撰写此文,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短跑训练出点微薄之力,以期待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短跑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旭峰 《中华武术》2004,(12):16-17
身体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协调等运动素质。运动成绩的提高,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体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而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专项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身体素质。所以,提高专项身体训练水平是短跑运动员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本途径。短跑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短跑的力量、速度、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等训练。  相似文献   

10.
短跑运动员在专项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后,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期,甚至几年内在速度增长上出现“缓慢”、“停滞不前”、“下降”等现象就是“速度障碍”。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障碍”与优秀运动员不同,它不是由于训练中快跑速度能力已达到或接近当前最高水平而出现的“速度障碍”,而是在快跑能力一般(一级运动员以下水平)的情况下出现的,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训练有效性与比赛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的肌肉力学特征、供能系统特征和滑行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训练要从专项角度需要出发,注意发力时机与膝关节发力的角度,使力量训练与专项技能之间的转化更为直接、有效。认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存在的一些弊端,导致运动员下肢比较粗大、肌肉横断面大、技术相对粗糙和不稳定等问题;应摒除陈旧的力量训练观念,采取提高神经对快速募集肌肉能力、肌肉速度力量与超等长力量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等方法,提高我国速滑短距离运动员专项力量。  相似文献   

12.
试析肌肉协调放松对短跑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大肌肉收缩力量、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节省能量和提高速度耐力等方面,探讨了肌肉协调放松对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索短距离速滑教练员对速度素质的理论认识与训练特征,对解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后程降速问题具有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我国短距离速滑速度训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教练员对短距离速滑速度训练的理论认识没有真正转化为实践行为;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手段选择在陆上准备期、冰上准备期和竞赛期具有不同,但只有在竞赛期速度训练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专项速度训练;短距离速滑速度训练中教练员主要采用重复训练、变换训练法和间歇训练等方法,在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上88.2%教练员所采用的速度训练与专项技术相结合,在速度训练强度的安排上38.2%教练员每次训练都要求最大强度,50%的教练员少数要求最大强度,11.8%的教练员不要求最大强度。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生理、生化的理论知识,对短跑运动项目的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并从项目特性的实质出发,提出短跑运动员发展速度素质和速度耐力素质的方法符合短跑项目发展规律,为短跑项目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Since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 there has been a resurgence of vibra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sport science especially for power and force development. However, vibration exercise has been trialled in other areas that are central to athlete performance such as warm-up, flexibility and sprint speed.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o attempt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acute and short-term vibration exercise may impact on warm-up, flexibility and sprint speed. The importance of warming up for sporting performance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and vibration exercise has the capability to be included or used as a standalone warm-up modality to increase intramuscular temperature at a faster rate compared to other conventional warm-up modalities. However, vibration exercise does not provide any additional neurogenic benefit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dynamic and passive warm-up interventions. Vibration exercise appears to be a safe modality that does not produce any adverse affects causing injury or harm and could be used during interval and substitution breaks, as it would incur a low metabolic cost and be time-efficien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warm-up modalities. Acute or short-term vibration exercise can enhance flexibility and range of motion without having a detrimental effect on muscle power, however it is less clear which mechanism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is enhancement. It appears that vibration exercise is not capable of improving sprint speed performance; this could be due to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nature of sprinting where the purported increase in muscle power from vibration exercise is probably lost on repeated actions of high force generation. Vibration exercise is a safe modality that produces no adverse side effects for injury or harm. It has the time-efficient capability of providing coaches, trainers, and exercise specialists with an alternative modality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for warm-up and flexibility either in isolation or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conventional train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力量是田径运动的基础,而在全面力量的发展基础上提高速度力量和爆发力是少年短跑运动提高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少年选手来说,设计和选择各种力量训练方法必须有利于力量向短跑运动的转移、发挥和利用,这其中重点有针对性的发展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和爆发是持续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获得60多个世界冠军,其中主要集中在500m项目上.说明我国在培养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上已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叶乔波、薛瑞红等优秀速滑运动员采用大量高强度速度、速度耐力训练取得了很好成绩,而王曼丽则是采用进行大量有氧能力训练提高体能的训练模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训练模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通过对王曼丽多年训练的总结,阐述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培养出速滑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110m跨栏跑运动员主要技术指标与成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结果显示:优秀110m栏运动员主要技术指标与成绩关联度排序是栏间3步的平均时间、冲刺平均速度、冲刺时间、保持最大速度经过栏的个数、起跑至H1速度、跨栏腾空时间平均值、最大分栏速度、平均分栏速度。同时发现栏间3步的平均时间、冲刺平均速度、冲刺时间3项指标是影响优秀110m栏运动成绩的关键技术指标。就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对提高我国110m栏运动水平和科学化训练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大庆体校短跑队专项力量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对短跑速度起直接作用的是专项力量,要提高专项力量,首先要有良好的一般力量作基础。从发展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需注意的问题及提高运动员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