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前交流,师生谈话 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二、创设情境,由曲入诗 1.师:刚才我们聊了一个关于音乐的话题。今天我们的课就从音乐欣赏开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静很特别的乐曲,请大家静静地欣赏,看看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  相似文献   

2.
1.要“静”。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这是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静则思。所以要培养学生上课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的道德品质。   2.要“动”。古人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情有所系,心就有所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然地随音乐节奏动作起来。以此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这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种巧妙的方法。   3.要激发兴趣。为了培植学生对音乐的持久热情,教师除了介绍作者…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简·奥斯汀生活和创作中的重要内容。奥斯汀喜欢弹奏音乐、演唱歌曲、参加舞会和音乐会,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音乐也影响了奥斯汀的创作风格,构成了奥斯汀作品的主题。同时,由于音乐对意识形态具有规范和统合作用,它是奥斯汀一家凝聚人心、稳固秩序的重要方式,因而深刻地影响和滋养着奥斯汀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廖述兰 《成才之路》2009,(31):I0009-I0009
音乐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震撼,采用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最能直接表现和激发情感.特别是那些无法用文字表现的情感、意境,通过音乐往往可以达到神奇的境界。中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歌曲,他们喜欢唱歌听歌,关注歌坛流行,对歌词耳熟能详。许多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赞美诗,师生对歌曲的欣赏,对歌词的品位,演绎成为师生精神世界中最美妙的部分,具有最打动人心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5.
感谢音乐     
我喜欢音符中的美妙旋律,喜欢听那如天使般的声音。它带给了我无限的激情与快乐。我觉得听音乐是一种享受,真的,聆听一些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你放松一些。请静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小学进行美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共有的认识功能.更为鲜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当前音乐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开放、综合、探索式的教学,在音乐课堂中.  相似文献   

7.
音乐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人类生存文化的各个角落。世界、大自然、不同文化进程中的音乐类型带给心灵的感受截然不同,音乐通过声音传递给万物,音乐世界里各种神奇的效用对人的心灵有着不同的化学反应。人心与音乐两者相互作用着,有保护有伤害,来源于心还是来源于音。通过音乐本身的美感进入人心的效用、不同人心性格与音乐审美的态度,美感型音乐对人的保护与噪声音乐对人的伤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念秋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有人说:“秋境即佛境。一样的空明.一样的静谚.一样的庄严.一样的纤尘不染。”秋的涟.秋的肃。秋的静.秋的’阔,使人沉静.使人超脱,使人心无杂念。秋是一种生命状态.内敛又冷静.赋予人智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如此说来.又让我们如何不爱她, 不念她呢?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在刚开始执教时.认为音乐是一门学生非常喜欢,容易教,不用费心思的学科。因为.提起音乐.我们会想起动人的歌声、美妙的旋律。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余.会哼唱出一段歌曲。带给自己愉悦的心理体验。尤其是青少年.对一些流行歌曲是耳熟能详,更成为了歌星的粉丝。但是.实际的教学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学生对课上的乐理教学、歌曲学唱根本提不起兴趣。积极性不高,往往是为了应付教师而学.学习的效率也差强人意。怎么才能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掌握音乐知识,成为音乐课堂的“粉丝”呢?以下.我谈些音乐教学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0.
乔雪侠 《考试周刊》2012,(64):184-184
学生往往“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原因之一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音乐美学应从艺术教育的课堂上解放出来,到现实音乐生活中去。音乐的美首先是音乐作品的美,其次是音乐表演的美。审美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美形态的教育,一是美感教育。本文对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鉴赏与感受”.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听课堂音乐,针对这一现象.对如何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进行了专业性和体验性并重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杨燕 《考试周刊》2009,(46):235-235
创造力不是一种单一的智力活动,而是一种人们充分调动和运用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发现某种相似或共同之处的能力.所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情感、想象力,对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十分重要。音乐活动就是一种多感官参与的愉悦人心的活动.可以通过感觉音乐、表现音乐表达情感,丰富想象,提高创造力。因此,音乐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良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在蒙蒙细雨中独撑一把伞。享受这天人合一的一刻。微微吹过那略带威味的风,晶莹的雨珠装点着翠绿的草叶。潮湿的空气中“流淌”着那香甜的土腥味儿,还有那片“薄薄”的静,让人如临幽梦。过惯了往日繁忙紧张的生活,偶尔一次的悦然超脱不禁让人心生涟漪。  相似文献   

14.
《乐记》音乐思想的儒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记》是我国汉代的一部音乐论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音乐思想、音乐美学的许多重大问题,在我国音乐思想发展史上有深远的影响,探讨和研究《乐记》的音乐思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将有重要意义。现存《乐记》的篇幅中,音乐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的本源与本质。《乐记赠首说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放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成羽族,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盛者,其声味以杀,其乐心感…  相似文献   

15.
李阳雷 《文教资料》2010,(13):111-112
约8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却不太喜欢我们的音乐课,其实流行音乐也是一种音乐形式,同样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积极向上的脍炙人口的作品.与其一味否定,不如因势利导,只要处理好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的关系,就可以让流行音乐有效地为音乐课堂服务。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个从小就喜欢音乐,并与音乐结缘的人。早在9岁的一个初春,妈妈就送敖去学小提琴。在我的印象中.乐谱上形状各异的“豆芽“和琴弦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都让我充满好奇。因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小提琴,并喜欢上了音乐。  相似文献   

17.
笔者留意了近期的音乐教育杂志,发现很多文章都在感慨:学生喜爱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并附有大量的统计数据。看得多了,不免心生疑窦,难道果真如此吗?遂印发了一张问卷卡,只有两项内容:1.喜欢音乐课吗?2.给你们的音乐教师提几条意见或建议。答案很快出来了。从笔者带课的高中一年级二百多份问卷中得出,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喜欢音乐课,并给老师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1.请老师的讲课内容不要局限于课本;2.多介绍一些流行音乐的情况;3.留给学生自由表演的时间再多一点。由此看来,高中生还是喜欢音乐…  相似文献   

18.
何丽君 《甘肃教育》2005,(12):63-63
我国两千多年前的音乐论著《乐记》中就谈到了声音、情感的问题:“声音,乐之象也;乐也者,动于内者也。”声是乐的表现手段.乐是影响人们内心感情的。可见,音乐既是表现人内心活动的,又能打动人心,有什么样的感情就有什么样的音乐;另一方面.有什么样的音乐也能激起什么样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1.……, but I hate sweet ones. hate意为“憎恨、不喜欢”,后接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或动名词等。如:He hates to go there with me.他不喜欢和我一起去那儿。I hate listening to music.我不喜欢听音乐。  相似文献   

20.
刘岩 《神州学人》2008,(4):36-38
萨尔茨堡,如斯优美如画的绿野山颠,如斯薪尽火传的宗教圣坛.如斯闪烁璀灿的莫扎特。如斯揉碎人心的歌曲音乐,这是我梦寐中的天堂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