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吴文英 《广西教育》2007,(11A):31-32
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一首乐府诗。言语比较平实,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2.
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一首乐府诗。言语比较平实,内涵丰富。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珍惜今天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意,体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2.赏析语言,感受诗情,品味诗歌“非由润色”的白描艺术特色。3.比较探究,领悟诗旨,挖掘汉乐府“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的意味。【课前准备】1.阅读链接资料,简单了解汉乐府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4.
师:大家看一看屏幕,一起读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  相似文献   

5.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乐府古诗,诗歌通过一个老兵回家后看到家乡物是人非,一片荒凉萧条,反映了长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苦难.由于是乐府诗歌,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并不难,难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这一荒凉萧条的景象之中所包含的内在的思想感情.在课前,我们以我们所设定的三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交流,深化认识.从上课效果来看,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从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写文要有神,上课要有魂。这魂便是老师、学生、文本的最佳交汇点。它不仅是老师深谋远虑的杰作,更是最大程度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和充分发掘文本的最大价值而作出的科学取舍与定位。把握了这一点。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顾我在执教《哦,香雪》一文时,对此感触颇深。一篇上万字的小说。可切入的角度很多,但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能充分利用文本使学生学有所得的那一点到底在哪?当我把目光定格在眉目中“哦”字时,心头一热,这不是最佳角度吗?于是当我提出题目中“哦”字读何音、能否删去时,全班同学兴趣盎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即为教学实录,以求同行,提出意见,共同来研讨教学。  相似文献   

7.
郭尚民 《山东教育》2014,(Z6):80-81
导入师:人们在形容文学艺术历史悠久的时候,往往喜欢用“源远流长”这个词?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其中之一是《诗经》。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课下注释1中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其他同学注意倾听。随后,请几位同学回答几个相关知识。(找同学读,并提问对《诗经》的评价、《诗经》反映的时代、《诗经》的内容等几个问题,学生回答。)初读感知师:相信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请你根据初读的印象,判断一下《氓》应该属于诗经的哪一部分?理由是什么?生:属于“风”。“风”是地方民歌,  相似文献   

8.
没有血腥恐怖的厮杀,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撕心裂肺的叫喊,没有怨天尤人的呼告,有的只是平静的叙述与描写,一幅幅近乎宁静的画面却让人感到其中的凝重、肃杀与苍凉。这就是汉乐府叙事诗《十五从军征》的艺术力量。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是近乎白话的记事,然而数字的鲜明对比却见证了令  相似文献   

9.
《三峡》是著名的山水散文。本文再现了《三峡》教学实录,来一次心灵上说走就走的旅行,体验一次三峡之旅。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体味诗人海子对幸福的理解(重点)和内心的绝望(难点)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两面飘扬的国旗,伴以英国国歌乐章)同学们,谁能说出听到的这个乐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时间:2001年12月6日(星期四)第一节。地点:南宁市沛鸿学校综合楼五楼电教室。教学设备情况:60台电脑连成局域网,教师机可控制学生机。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电影。(第一遍正常播放,第二遍关掉声音再播放)刚才我们用了两种方式去欣赏这个音乐电影片断,欣赏完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七嘴八舌,都说有声音的好,没声音的不好。)教师:为什么?男生甲:因为听着音乐,看着风景画面,觉得这段电影很美。如果没有音乐,就觉得很单调、无聊。教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有了音乐的衬托这个电影片断才更吸引我们去欣赏…  相似文献   

13.
王振华 《湖南教育》2002,(13):46-47
师:在上课之前,请你们听段录音,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很多小朋友已经听出来了,一起来说,是———生:风声。师:对。(板书:“风”)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风很冷。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生:风没有颜色。生:……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板书:20、画风)大家把课题念一遍。生:(齐念)画风。师:小朋友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你就站起来说。生:谁和谁在画风?生:他们在哪儿画风?生:…  相似文献   

14.
游祖玲 《湖南教育》2002,(13):48-48
师:(简笔画:阳光下的树和树阴,月光下的人及人影)(指影子)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生:是影子。师:小朋友也有影子,请大家欣赏自己的影子。(布置场景:拉窗帘,开灯)(学生自由走动,欣赏自己的影子,有的一边走一边做动作,有几个学生伸手去抓影子,不少学生发出嘻嘻的笑声,特别兴奋)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做记号,画出生字认读,教师下位抽查后,重点注意了学生对“左”、“朋”两个字的读音)师:请小朋友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一字一句认真读懂、读熟。(学生反复读课文,形…  相似文献   

15.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16.
一、故事导入 师: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到沸油锅里,在那生死关头,青蛙用尽全力一下跃出了滚烫的油锅,安全逃生。隔了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古诗背得真好,让我们给自己鼓掌吧!人,要学会为自己喝彩。(生热烈鼓掌)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怪人,他一生最爱的是竹子。这个人就是郑板桥。他说:“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为什么他独爱竹呢?(出示竹图)谁来说说竹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文献   

18.
板块一:童心里的金钱——乐趣无穷 师生聊天,生讲述金钱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古诗背得真好,让我们给自己鼓掌吧!人,要学会为自己喝彩。(生热烈鼓掌)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怪人,他一生最爱的是竹子。这个人就是郑板桥。他说:“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为什么他独爱竹呢?(出示竹图)谁来说说竹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文献   

20.
1.知识与能力:充满感情的朗读诗歌。准确地把握诗歌感情的发展变化。并学会恰当借助朗读技巧在朗读中表现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