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地民族由流迁向定居过渡的实证──粤中瑶洞调查姜樾两粤古为百越之地,隋唐以来大批瑶民赶山烧音由洞庭、武陵向南岭流徙,并与诸地山区原土著居民不断交往、融合.嗣后.广东山地遍布瑶民,形成“无山不有瑶”的壮势。广东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山峰多只在海拔千米以...  相似文献   

2.
花瑶的传统民俗原本是花瑶人生存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民俗中表现出来的音乐文化是花瑶人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它滋养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花瑶的婚礼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独具魅力.以现代背景下的湘西南虎形山崇木凼村花瑶村寨为例,对花瑶新人婚礼的实录,来窥见花瑶民间礼俗仪式音乐生存的某些境况.  相似文献   

3.
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为爱穿红衣服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和融水县白云、大浪乡等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偏远山区。历史上.瑶族是一个迁徙频繁的少数民族,由于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迫使红瑶族同胞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人山唯恐不深,人林唯恐不密”。新中国成立后,红瑶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死亡是人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联系着个体情感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丧葬仪式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性。排瑶具有独特人灵观,从粤北排瑶死亡仪式入手可理解排瑶对死亡的认识。瑶民相信人逝世后"灵魂不灭",称为"缅",其依旧可以存在于世间。排瑶对尸体的安置与死亡仪式的开展不仅是为了安抚逝去的灵魂,也是族人对逝者的集体道别,实现对逝者社会身份的转变。面对死亡,不仅是个体的情感与身体的感知体验,也是社会集体表征的显现。  相似文献   

5.
渡海神话记载了瑶族先民艰难迁徙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性表述,渡海神话的传承使瑶族族群文化的规约得以形成。同时,它体现了瑶民祖先崇拜的心理,是瑶族仪式文化演绎的重要内容,因而成为维系天下瑶民的心灵纽带。  相似文献   

6.
全南县瑶族村是江西省唯一的能通行客家话和瑶语的瑶族行政村,瑶歌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吸收了汉族民歌的特点,又具瑶民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主要艺术手法有比喻、对比、双关、起兴等,它对过山瑶民族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里瑶家     
瑶族是个很有特色的民族。和许多其他生活在中国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一样,瑶族的生存空间多在大山里,一般亦较为僻远。瑶族分布大分散、小聚居。由于历史上的长期迁徙流动,今天的瑶族分散在中国广西、广东、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六省(区)一百多个县的广大山区,并形成了许多复杂的支系,如盘瑶、大板瑶、茶山瑶。蓝靛瑶、山子瑶、幼瑶、花兰瑶、白裤瑶、木柄瑶、红瑶、布努瑶等。“瑶族”乃是中国1949年后的统称,他们自称为“勉”、“金门”、“炳多优”、“黑尤蒙”、“拉咖”等。同是瑶族,却有着不同的语言,有的是方言不同,有的…  相似文献   

8.
金秀大瑶山有五种瑶人,是中国瑶族的大观园,包含了中国瑶族的主要支系。金秀大瑶山是中国瑶族居住环境的典型代表。在大瑶山里,长毛瑶定居稻耕,过山瑶迁徙游耕,他们是中国瑶族两种文化类型的缩影。大瑶山各民族的关系及瑶族内部各集团之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成为观察中国南方民族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瑶族是世界性民族,分布在中国、越南、泰国、美国等国家,总人口约330万人,我国有263万人,贵州有4.4万人.贵州瑶族支系较多,根据各支系的特征有不同他称:因供奉槃瓠而称“槃瓠瑶”;因经常迁徙而称“过山瑶”;因生活特点而称“背篓瑶”;因服饰不同而称“顶板瑶”、“红头瑶”、“白裤瑶”、“青瑶”、“长衫瑶”:因住地不同而称“东弄瑶”、“西弄瑶”、“东山瑶”、“西山瑶”、“平地瑶”;因姓氏数目而称“八姓瑶”、“十二瑶”等等.  相似文献   

10.
苗族姑娘     
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传说  相似文献   

11.
据人类学家考察,土瑶是独存于广西贺州市的一个瑶族支系。现有人口1471户,6196人(2004年12月),主要分布在贺州市八步区鹅塘镇的明梅、槽碓、大明和沙田镇的狮东、金竹、新民六个村委会的59个村民小组中,他们全部散居在贺州市绵延100多公里的大桂山脉边远山区。土瑶民由于居住分散,每个居住点之间最近的走路都要40分钟或一个小时以上,如龙船到观音是最近的,就是惯于步行的瑶民至少也要50分钟,龙船到暗冲要超过一个小时,有的甚至远及一天以上的路程。交通不便、环境闭塞,经济比较落后,群众生活比较贫困,这是目前土瑶民的基本生存状况,也是制约…  相似文献   

12.
袁愈雄 《娄底师专学报》2006,(5):106-109,118
东吴孙皓宝鼎元年(216年)在梅山南部设立高平县,晋后为梅山瑶人所据。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王朝收复梅山,并设置新化、安化二县,对梅山地区进行了推行教化、发展生产等有效的开发。章惇对梅山地区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的历史功绩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13.
新化是山区贫困县,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建立和谐新化,就必须充分开发当地丰富的水能资源,并集发电和灌溉于一体,加快新化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美国瑶族教育发展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瑶族教育发展简论林仕梁历史上.瑶族是一个到处流浪、迁徙频繁的少数民族。200多年前,过山瑶的一支从世代祖居的广酉、云南迁人老挝,20世纪70年代,因老挝发生战事,他们又举家移居泰国,滞留数年后,又不得不辗转出走美国。作为一个外来民族,他们遇到了许...  相似文献   

15.
"油锅"组织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的白裤瑶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白裤瑶漫长和艰难的迁徙历史时期,"油锅"组织以血缘凝聚着白裤瑶的力量。在白裤瑶社会,"油锅"作为基本生存生活单位,其组织生产劳动、抵御外族、保障基本生存。"油锅"通过瑶老制、"油锅鬼"信仰、姻亲联盟共同作用,维系了白裤瑶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畲族族源问题讨论展开以来,已初步形成越人后裔说;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的武陵蛮说;以及“南蛮”中的一支说。近见施联朱先生《畲族来源与迁徙》一文,进一步阐述畲、瑶同源于武陵蛮的主张,这使畲族族源讨论又前进了一步。但笔者对于施先生根据其引证的资料所作的结论,尚难苟同。畲族与武陵蛮在其民族形成的历史上迄今尚找不出任何亲缘关系,说它们各是“南蛮”中的一支则可,把“南蛮”中的“武陵蛮”硬说成是畲族的族源,则未免缺乏必要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的山区,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所住地区、风俗习惯和衣着服饰的不同,又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白裤瑶"等三十多种称谓。新中国  相似文献   

18.
平地瑶民歌凝聚了瑶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彰显出瑶族音乐文化久远、古朴的神韵,由于它形成的历史原因,既保留了瑶族自身固有的文化,又吸收汉、壮族文化,因而具有开放性、多元性文化特征。利用好高校人文、教育与文化综合资源,构建瑶族音乐传承发展体系,造就一个适合平地瑶音乐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抓好扫盲成人教育的体会马山县古寨瑶族乡人民政府我乡地处马山县城东部大石山区,全乡9个村民委,308个经联社,4326户,瑶、壮、汉等20608人,分别居住在384个山区弄场里。为了把发展农村经济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0...  相似文献   

20.
“千家峒”是瑶族中的最大支系——盘瑶的发祥地和“圣地”。“千家峒”的故事在盘瑶中由来已久、广为流传。通过剖析千家峒传说的精髓,分析千家峒的传说所表现的盘瑶的历史文化情况,认为元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是盘瑶四处迁徙、形成今“岭南无处不有瑶”的主要原因,并由此造成了盘瑶长期以来不能形成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仍然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千家峒的传说寄托了盘瑶的兴盛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