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汉字的构成特点和声韵发音的规律,探讨了歌唱中如何咬字发音,做到字正腔圆,以达到声情并茂之目的.通过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具体分析,总结了几种实用之发音方法.  相似文献   

2.
“的”字作为汉语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常见字,有多种不同的发音,在歌唱中我们也会反复用到“的”字,那么,它又将如何发音呢?本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的”字在演唱中的发音规律,从而使歌者能够更准确的掌握“的”字的唱与读。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语言是声乐的基础,它不仅是产生优美动人旋律的依据,而且又直接通过语言的咬字发音与流畅动听的音乐旋律的结合,给听众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从而产生深入心灵的艺术效果.在实际歌唱中,往往有些学生只注意声而不注重字,出现了声虽美但字不清的声包字现象;反之有些学生只注意字而不注重声,出现了字虽清而声不够美的字包声现象.如何正确处理好歌唱中"咬字"的问题,是我们从事声乐教学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恰当地运用它,使之融会贯通,还有待于我们学习、继承、借鉴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伟伟是我们班的一个特殊孩子.他因先天腭裂曾动过几次手术,口齿不清,刚入学时几乎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只能单个字、单个词发音,不与他相处一段时间,根本无法听懂他说话.  相似文献   

5.
"建构知识"之意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知识,首先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公共知识和个体知识.公共知识即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实践中所达成共识的、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定.比如,数学中的十进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对一个字的书写和发音,对一个物体的命名,等等.公共知识是人们建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背"字的"背负"之义与"背对着" "不让别人知道"之义,常常都用"背着"表示,构成一对"同形异义"词,容易产生歧义.恢复"偝"字来分担"背"字的"背对着""不让别人知道"之义,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聂志军 《现代语文》2006,(10):93-94
"之"字是古文中一个常见的虚词,使用频率相当高.对它的词性的划分、语法的分析一直存有争议,在不同时期结论也往往不同.因此,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之"字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之"字的教学严重滞后于"之"字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则"字是<马氏文通·连字>中论述的最为详细的一个连字.<文通>对"则"字的研究,从"则"字连接的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着眼,分为言效之词、继事之词、直决之词,并进行了详细分析.<文通>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三礼中"兴"字共出现386次,大部分"兴"字都与礼仪有关. "兴"字本义很可能是原始宗教当中一个特定的仪式表演活动, 进而在此基础上演变为一种仪式动作类名而运用于礼仪场合. 周代礼乐文明是"兴"之实践的演绎、呈现场所. 孔子诗之兴的理论采获背景是礼乐文化中的乐语之兴亦即"言之兴".三礼系统中的"仪之兴"前接"兴"之仪式属性,后续孔子诗之兴,是诗"兴"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兴"塑成为中国古典诗学核心范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诸"是不是合音词的况总共有三种:(一)"动词+诸",(二)"动词+诸+乎",(三)"动词+诸+名词(或词组).文章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发现上述(一)、(二)两种情况的"诸"字都只相当于代词"之",由"诸"字煞尾时,"诸"字并不是"之乎"的合音.第(三)种情况的"诸"字,有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代词"之",认为"诸"字是"之于"的合音,是忽视了古代汉语中"于"字可用可不用的客观事实而误会的结果;"诸"字无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介词"于".最后得出结论:"诸"没有合音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说"黏"和"粘"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黏"、粘"以音别义实行分立,是一件好事.但因为留了一个"粘"字读nián同"黏"的尾巴,以致语用中两字发生牵混,时下"黏附"等复合词之第一语素作"黏"即属误用,换为读zhān、作动词用的"粘"字才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简明古代汉语字典>,举详实例藉以说明从"朱"得声的字如"珠"、"铢"等字以及与之声音相近的字如"渚"、"柱"和"椟"、"犊"等字均含有"小"义,以补众家"右文说"著作之遗.  相似文献   

13.
"教师"和"老师"中的"师"字,其最初意跟今天的教师称谓是一点边都不沾的.在<说文解字>中,"师"字只有两种意义:①古代的军事编制单位;②有"众"的意思.后来孔广居从"众必有长以率之教之",引申出"故又为师长字",算是把"师"字与今天的教师称谓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对鄂东(包括武汉、黄石、鄂城、黄州及黄冈所属各县市)方言中日母字发音规律进行了分析归纳,为这些地区克服方言中日母字发音错误,讲好普通话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6.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7.
"骚"字趣谈     
清风 《语文新圃》2008,(7):42-43
屈原一篇洋洋洒洒的<离骚>,开"骚"字殊用之先河.关于"离骚"二字的解释历来说法很多,大多说是离别忧愁、矛盾之意.而后数百年,"骚"字品位极高,好象为文化人专用.人们所熟悉的,如称<楚辞>为骚体、尊屈原为"骚人";诗人、文人为"骚人墨客".……  相似文献   

18.
"好"字之本义.学界有多种说法,以"女子貌关"说最为常见.本文首先对现行有关"好"宇本义的几种观点提出质疑,然后从文化学、语言学、文字学等几个角度对"好"字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好"字的本义应为"喜好,爱好".  相似文献   

19.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20.
释"牿"     
刘艳丽 《现代语文》2006,(8):122-123
<说文·二上·牛部>:"牿,牛马牢也.从牛,告声.<周书>曰:‘今惟牿牛马.'"[1]<说文解字注>中说:"<费誓>:‘今为淫舍牿牛马.'大小徐本皆无‘淫舍'二字,今刊本妄增之.此许偶遗二字,非必许所据<尚书>少二字也.惟大放牿牢之牛马,故令无以获穽伤牛马,若牛马在牢中,获穽安得伤之?<周易>:‘僮牛之牿.'许及九家作告,郑作梏.刘、陆作角,不训牢也."[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