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决定了其在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的不同。作为隔海相望且有着二千多年睦邻关系和文化交流历史的中韩两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也愈发频繁。本文以中韩两国的春节为例,对中韩两国春节的起源、春节的风俗文化、春节的传统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希望能够为了解两国的春节习俗文化差异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集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而中秋节作为中韩两国都具有极高地位的岁时节日,对于研究两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章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逐一分析两国中秋节的文化特点,对中韩两国中秋节的萌芽、食俗、习俗进行比较,详尽说明中韩两国中秋节的共性与差异,并且总结中韩两国中秋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的变迁。通过两国对于传统节日传承的差异性来倡导如何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中韩两国对传统节日春节非常重视,本文从祭祀与拜年、饮食及服饰、风俗活动、传统习俗之变化四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中韩春节的传统习俗,并且探讨了这些传统习俗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而变化之必然趋势。通过考察两国春节传统习俗,展现两国人民过去与现在的生活面貌,比较两国春节习俗之差异,同时唤起人们对传统习俗、民族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我园自2011年申报课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家庭幼儿文化融合的实践研究》后,我班的班级特色就一直专注在生活习俗的融合中,对各地生活习俗的融合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节日风俗是生活习俗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发现在各地节日探索活动中,不仅能体现各地文化的融合,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让幼儿在节日教育活动中,主动探索亲子间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各国的节日风俗是约定俗成的,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相互间又彼此融合,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的春节与圣诞节、清明节与万圣节、七夕节和情人节三组重大节日的对比研究,体现了风俗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透过这些民间传统节日,可以探索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还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我国众多的风俗中,年节习俗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全国通行的重大节日就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下面试以春节为例,浅探中国传统文化的凝  相似文献   

7.
一说起"春节",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五年级学生胡德玉就来了兴致,她不仅能说出"春节"、"守岁"、"年画"、"拜年"、"春联"等民俗的由来,还能背诵几首历代名家写的关于"年"的诗词,俨然一个"春节知识小专家".她说,这都是因为学校开展了"节日文化大餐"活动,现在,她和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还知道许多少数民族节日和世界各国的节日,都像传统节日知识的"小专家".  相似文献   

8.
一说起“春节”,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五年级学生胡德玉就来了兴致,她不仅能说出“春节”、“守岁”、“年画”、‘拜年”、“春联”等民俗的由来,还能背诵几首历代名家写的关于“年”的诗词,俨然一个“春节知识小专家”:她说,这都是因为学校开展了“节日文化大餐”活动,现在,她和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还知道许多少数民族节日和世界各国的节日,都像传统节日知识的“小专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节日风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在这些中国味十足的节日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它就像遗传基因一样,从先辈那里一代代传下来,注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构成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明魅力。在今年各地的中考语文卷中,许多中考命题者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的节日风俗。一、默写诗词领悟节日[例1]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励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  相似文献   

10.
春节习俗与古代冬春祭祀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的风俗源于古代的腊祭,这是人们通行的说法。但是,从民间传统的春节习俗反映出的内容来看,古代的腊祭难以包涵众多的春节风俗,它只是春节风俗中一个重要的习俗。本文运用大量的史料论证,认为春节的风俗主要源于古代冬季的迎春、迎新年、蜡祭、腊祭以及驱傩逐疫、祭太乙神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的风俗源于古代的腊祭,这是人们通行的说法.但是,从民间传统的春节习俗反映出的内容来看,古代的腊祭难以包涵众多的春节风俗,它只是春节风俗中一个重要的习俗.文章运用大量的史料论证,认为春节的风俗主要源于古代冬季的蜡祭、腊祭、驱傩逐疫以及迎春、迎新年、祭太乙神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2012年的1月,我们会迎来两个节日:元旦和春节。特别是春节,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了。吃饺子、蒸年糕、贴春联、放爆竹……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这些各式各样的新年习俗早就成了我们最宝贵的传统和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等,在这些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里,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伦理道德、愿望信仰等文化因素。因为诗歌是现实的反映,透过古代优美的节日诗歌,可以大致了解到古时的一些风俗以及古人的社会生活,体会到古代诗歌中的节日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4.
中韩春节风俗概述与比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传统节日春节在中韩两国的重要性,从对祖先亡灵的祭奠;趋吉、祈福;驱鬼、祛灾;食俗和传统游戏四个方面,对中韩两国春节风俗的异同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郭石磊 《考试周刊》2011,(88):25-26
本文从中韩两国七夕节的由来、风俗、食俗等三个方面对比中韩两国七夕节传统风俗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正发挥节日活动载体作用张建功节日是指一个地区群众广泛参与,具有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活动内容的重要日子。节日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民族心理、道德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集中体现,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按当前的标准划分,我国的节日可分为传统节日和新节日两个大类,其中传统节日又可以分为已经被列入国家法定节日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节日和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宵”“七夕”“重阳”等节日。  相似文献   

17.
<正>节日是一种寓意深刻的民俗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节日之多,难以计数。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大的传统节日外,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习俗。四季之始,万物复苏,在明媚的春光里,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民族节日相继上演,各族人民在灿烂优秀的民族节日文化中充实着现实生活,也充盈着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赵忠心 《家庭教育》2013,(12):27-28
节日即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节日中一些传统的节令风俗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节日     
这里所说的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即农历中的节日。有些传统节日,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过了,但值得怀念。传统节日,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记忆。元旦正月初一日。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1月1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春节有贴春联等习俗。据说,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五代十国时后蜀孟昶手书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人日正月初七日。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  相似文献   

20.
韩国的春节与我国的春节都是同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他们还有一个叫“大望日”的节日和我国的元宵节是同一天,也就是正月十五。这两个节日是中韩两国新年期间最重要的节日,过法也有很多相似。不过,韩国还是有自己的风俗和传说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