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但只要精细解读,参酌时贤,"博徒"、"四异"仍是"褒词".刘勰将"博徒"与"英杰"对喻《楚辞》,正好体现了《楚辞》"四同"、"四异"思想与艺术的审美特征.此乃刘勰所理想的创作原则与境界.故刘勰力荐《楚辞》为后世诗赋创作之典范.《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  相似文献   

2.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拙文<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笔者立足于<辩骚篇>文本的精细解读,反省自己,参酌时贤,据理商榷,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论定"博徒"、"四异"仍是"褒词".刘勰将"博徒"与"英杰"对喻<楚辞>,正好体现了<楚辞>"四同"、"四异"思想与艺术的审美特征.此乃刘勰理想的创作原则与境界.故刘勰力荐<楚辞>为后世诗赋创作之典范.<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  相似文献   

3.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但只要精细解读,参酌时贤,“博徒”、“四异”仍是“褒词”。刘勰将“博徒”与“英杰”对喻《楚辞》,正好体现了《楚辞》“四同”、“四异”思想与艺术的审美特征。此乃刘勰所理想的创作原则与境界。故刘勰力荐《楚辞》为后世诗赋创作之典范。《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  相似文献   

4.
粘培红 《教学随笔》2015,(2):129-130
2012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痛,或抓耳挠腮,或咬笔杆,搜肠刮肚,无从下笔,面对作文"神马皆为浮云、下笔难有佳作"。《语文新课程标准》提道:"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计算机的介入,为作文教学的有效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网络"博客"技术逐渐成熟,"博客"写作火爆异常,能否利用"博客"技术来助作文教学一臂之力,甚至构建起作文教学的新格局呢?一年多来,笔者尝试"与博为友、习文为乐"的教学实验,让笔者与学生美美地品尝了"博"来的快乐、甜甜地享受了"博"来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在中师语文教学写作课时 ,常有学员谈及 :我们是文学爱好者 ,很想写点东西 ,但提起笔来 ,不知从什么地方下笔。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 ,就是不明白怎样进行写作构思。写作构思是作者对其作品的总体设计 ,普希金叫做“给原稿准备材料”。它是创作活动的起点 ,也是创作活动的重要阶段。一篇作品的优劣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构思 ,刘勰对写作构思看得很重。他在《文心雕龙》中 ,把写作构思称为“神思” ,认为是“驭文之首术 ,谋篇之大端” ,把它放在创作论的首位 ,进行专题论述。雨果则认为 ,“构思愈大胆 ,创作愈是无懈可击。”由此可见构…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学生学得吃力、后劲不足,究其原因和学生阅读量偏少、写作训练不够科学等方面有关。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改进优化,开展了多读多练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一、"多读多练"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多读多练是指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多练笔,通过加大阅读量感悟体会、加大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指导学生进入作文写作的大雅之堂,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学生写作热情和写作水平都不是很高,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根据老师的要求勉强硬凑成文,自然所写的文章或者漫无边际,不知所云;或者生拼硬凑,言之无物;或者语言无味,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打不开写作思路,无从下笔。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指导学生进入作文写作的大雅之堂,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学生写作热情和写作水平都不是很高,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根据老师的要求勉强硬凑成文,自然所写的文章或者漫无边际,不知所云;或者生拼硬凑,言之无物;或者语言无味,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打不开写作思路,无从下笔。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要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这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用英语进行写作对于很多英语爱好者来讲仍旧是个难题,这并不是说他们似竹笋一般“腹中空”,而是说他们在英语写作方面的功夫还没有练到“家”,以至于他们胸中纵然有万千思绪,却似“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那么怎样让自己下笔如有神,用英语畅快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呢?这里有一些不错的建议,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1.
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刘勰认为"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一方面将"文心"指向创作过程的起点即写作的本质,认为"文心"的生成与抒发是自然的;另一方面又将"文心"指向创作的终点即写作的目的,认为要发挥文章传统的政治伦理功用.当二者之间产生对立时,又主张"情与气谐"式的自然融合.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是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巨著。作为全书开篇的《原道》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理解整部书有着重要意义。在理解《原道》之前首先应理解其中"道"的含义。由于时代思潮的影响,刘勰在写作时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刘勰生活于佛道儒合流的时代,所以《原道》篇蕴含着复杂的思想。若从社会思潮以及刘勰经历对"道"追本溯源,则会理解"道"中复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的写作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量的有效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表达习惯,丰富的经典积累可以为写作积淀文化营养。然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广泛存在的"光读不练"或者"解析多于实践"的现象也必将导致学生出现"胸中藏千篇,下笔无美言"的枯涩文笔。因而,用"艺术的典范激发艺术的创造"是当今语文课堂上日常写作教学最迫切的一种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 说明文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写说明文时,学生往往抓不住特点,不知从何处下笔。教师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说明文,也觉得棘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比较法进行说明文写作教学,产生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孟子"知言"说的文学意义是从文学接受角度立论,被认为是一种接受美学。刘勰对孟子"知言"说进行了创造性转换,从创作立言角度提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理论命题。此命题必然隐含着一个逻辑前提,那就是"心"、"言"、"文"三者的有机统一。这成为刘勰"搦笔论文"的理论基础。从此出发,刘勰提出了文章写作的根本原则。此外,该命题也表现了刘勰对立言者主体精神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博戏盛行于秦汉时期,然于先秦墓葬中亦偶有博具之发现。通过对先秦博具的考察及与秦汉博具的比较,可以发现先秦博具在博戏发展初期的特点:形制多样;组成较为单一;有些博具与占卜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博"在中古时期的用法,发现"博"在中古时期带有鲜明的方言色彩,主要出现在北方文献中.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博"从上古到近代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勾勒.  相似文献   

18.
中学阶段,学生在课内课外通过一定量的阅读,遂渐积累了不少语文知识。随着学生书本知识的增长,中学语文教学就迫切需要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这里的“学以致用”,主要是指如何将阅读与写作实践挂起勾来。在学习阶段,“读书破万卷,”其目的还是为了“下笔如有神”。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时代,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教法层出不穷,各种学法花样翻新,传统的"慢功夫"被抛弃。但农村教学先天不足,"厚积"不足,造成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笔者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仍需要"慢功夫",仍需要"返本归根"。  相似文献   

20.
"直觉体悟"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写作思维方式,是进行诗歌、散文创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在"直觉体悟"内涵解析的基础上,解构了其在中学语文写作中的实际意义,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写作中运用的五点建议:创建丰富的情景,激发体验;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把握最佳直觉体悟时机;咬文嚼字、体悟细节描写;发挥直觉体悟的直觉功能,以期能进一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