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散文、骈文句式结构区别明显:散文形式自由,长短句相糅,尽显浩然之气;骈文重辞藻,体式求工整,尽显曼妙之雅。因此要分析《史记》、《汉书》所呈现出来的散骈特点,句式散偶的对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通过对两者句式散偶的研究,以求窥探从《史记》到《汉书》的骈化迹象。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的君子是一个复杂饱满的立体的形象,以仁为质,以礼为用,文质相兼,修德、治学、孝亲,形成一个立体的君子修养体系。该体系对今天的我们学会如何做人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其内容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骈偶理论是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部分。古代骈偶理论是对中国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是成熟而系统的形式理论。古代骈偶理论反映了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成熟。它是中国文学崇尚文字对偶技巧的审美意识的总结,代表了中国文化崇尚平衡和谐的古典哲学思想。骈偶理论反映了古代文学重典雅、尚对称、追求气韵节奏的审美追求,反映了古代文学对规则范式的认同,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古代骈偶理论对中国文学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对古代骈偶理论的忽视和低估,影响了对古代文学的全面认识和评价,也使古代文学理论遗漏了一个重要内容,使得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骈偶理论长期得不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这里拟将那些至今仍活跃在现代生活中的成语、熟语、格言等,按照原文的篇序列举于下,以供参考。《学而》:巧言令色/吾日三省吾身/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亦见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百科》2010,(9):30-32
直面生命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相似文献   

7.
孔夫子非常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 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变好的朋友,不要结交不好的朋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论语》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研究儒家思想的历史文献著作,其伦理思想异常丰富,书中所论述的几种道德理想人格如圣人、仁人、君子仍对当今我们的道德修养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凌运良 《考试周刊》2012,(23):28-29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文献,蕴义钩深致远,内容涵盖极为丰富,涉及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君子人格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至今仍对国人的君子人格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其理论加以诠释,对其现实意义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论语》一书二十篇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记载着一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是我们研究孔子教育哲学思想所依据的主要资料。从《论语》入手分析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内容,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主张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好学乐学、立志有恒、锲而不舍、学行结合;道德教育思想,主张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及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师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但不是研究孔子的唯一文献依据。孔子本人首先是一个礼学家,然后才是一个道德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是为重建礼制秩序服务的。孔子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为此他开门授徒,对弟子讲述礼仪,阐述礼义,最终形成了以重建礼制秩序为核心内容、以礼乐刑政为施政纲领、以心性道德修养为立国基础、以畏天命远鬼神敬亡亲为宗教态度、以“中”“和”为思想方法、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治国要务、以文献古籍为制礼依据的一套完整的礼学治国思想体系。现存的孔子研究文献主要有《论语》《礼记》《大戴礼记》《孝经》《仪礼》以及上博简中的七十子作品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礼学文献,其中《仪礼》和大小戴《礼记》中那些记载礼仪的篇章居于主干地位,而《论语》《孝经》、大小戴《礼记》中讲述礼义的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孔子师徒文献都是礼学传记。从这个角度来看,《论语》只是孔子礼学的重要传记。《论语》所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仅凭一部《论语》来研究孔子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4.
《论语》中的“乎”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它的作用主要有三:其一、作语气词,主要用于句子末尾或句中,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其二、作介词,主要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者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于”。其三、作语素,与其它语素合起来构词。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包含仁爱、守礼、谦敬、重道、忠信等基本精神;君子人格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榜样的作用,而与之相反的小人人格则发挥着反面作用。弘扬君子人格,对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改善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这个两千多年来封建正统思想的卫道士,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迂腐老者,挥舞着礼仪的枷锁,不知束缚了多少渴求自由的灵魂,扼杀了多少光辉独特的个性。孔子一直以这个形象在大多数人脑海里存在着,直到真正潜下心来阅读《论语》,才知道人们对孔子的理解有多么荒谬可笑。而孔子,并没有因我们的误解排斥而掉转身躯,拂袖而去,却是如一位宽厚包容的长者,对我们一视同仁地散发出他智能的光辉和德性的馨香。  相似文献   

17.
回到孔子语录的原意上去.真实而全面地理解孔子的思想。真正的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正在发生着的事情。希望孔子和弟子们的教育生活事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又要:廷注个体的生活境遇。  相似文献   

18.
《韩诗外传》是西汉初期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作者韩婴,汉文帝时任博士,汉景帝时任常山太守,是当时儒家学派的著名学者。《韩诗外传》综合各家学说阐述诗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书中有些篇章的内容涉及《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说明《论语》所记载的孔子思想政率不具古代西方哲人那种依赖逻辑推理做抽象玄思的特点,而是常常将其思想理论引入到日常现实生活人的情感感受中去诠释。此文通过对《论语》孔子思想理论核心“仁”的引述和说明,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有关“君子”诸多论述的分析,通过对《论语》所记载孔子发言为论时喜怒衰乐情感表达的剖析,了“情感”在《论语》中,在孔子思想理论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仁"是《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前人已对"仁"作了多方面的探讨,本文主要就《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仁者与不仁者的表现,如何修养仁,推行仁之艰难,以及孔子心目中仁的标准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比较正确地领会孔子"仁"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