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和热门话题。当然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愈来愈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让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已成为了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面对着没有经过社会磨难和历练的学生,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了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新时期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面对的都是没有经过社会磨难和历炼的学生,他们心理上比较单纯或脆弱,所以心理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而心理教育也是我们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技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基本知识与本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渴望及主动学习的心理。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学生成绩,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造成学生学习的意志力、自信心、兴趣、动机、情感态度等形成了一定的障碍。调查表明,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通过这种德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来对心理学、教育学加以学习,来减少学生在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心理状态更加健康,培养和塑造学生更加成熟和健全的人格。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同时,也存在着区别。那么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如何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通过这种德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对心理学、教育学加以学习,来减少学生在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心理状态更加健康,培养和塑造学生更加成熟和健全的人格。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同时,也存在着区别。那么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如何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创新教育已成为现在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7.
艺术院校大学生因专业熏陶、成长经历、学习模式的特殊性,在个性心理上也呈现出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的特征。作为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自然也面临着与其他高校辅导员不同的工作境况和工作压力,因此如何发挥艺术院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成为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各界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日渐重视,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研究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探索中,我们强化服务意识,对心理教育做新的功能定位,初步构建了科学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让学生成为适于播种的土壤、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心理教育的艺术、学生心态的几种常见类型,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从练笔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希望在学生的心理教育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谈师范大学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素质 ,影响其他方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中小学校如何开展好心理教育工作也自然成为教育界日益关注的话题。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育人工程 ,不是靠一两个心理学专业的专职教师所能完成 ,而是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因此 ,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师范大学生 ,其心理教育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心理教育能力是新时期师范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师范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 ,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心理机能 ,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 ,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是培养 2 1世纪人才的需要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许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亦成为不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变化与思政教育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如何在网络时代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则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处于网络时代中的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变化出发,主要对学生思政教育新趋势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走近新课程,感悟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情绪情感体验,更关注每一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心理上的强者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因心理问题导致学生对自身、同学与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和作为的事件层出不穷,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纰漏与不足,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生心理认知,将合适高效的心理教育机制引入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真正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之人,是每一个高校管理工作的从业者所应该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是当今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求得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有健全的体魄,具备专业技术技能之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语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应充分发挥语文课在心理素质教育上的独特功能,为使学生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许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亦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总结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新历史时期,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是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心理上的困惑也不断加剧,单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已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如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在关系,使它们更好地相互融合,从而实现良好的互动作用,是德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我们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中恰当运用心理效应,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工作的艺术性,而且也会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无法避免地存在着一种心理距离,这成为了我们实践教育活动的一道屏障,如何缩短师生间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