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霉素G钾工业盐是氨苄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药,青霉素发酵属单一纯茵种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中的溶解氧浓度对生长茵的代谢过程及最终产物的生物合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梅特勒O2-Senso,溶氧电极在青霉素G发酵过程中的应用对青霉素发酵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重分析仪、管式炉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燃料种类、氧浓度等操作参数对稻壳、稻杆、花生壳3种生物质在 O2/CO2气氛下的燃烧特性和 NO 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 O2含量的增大,3种生物质的挥发分和固定碳的燃烧性能均随之增加;当反应温度由700℃增加到800℃时,NO 的平均排放量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加,当反应温度高于800℃,NO 平均排放量增幅趋于平缓;NO 平均排放量和氮转换率随着燃料中 N 含量的增加而减少;NO 平均排放量随氧气浓度变化较小,低于 NO 排放标准。增加 O2浓度有助于促进生物质在 O2/CO2气氛中的燃烧,同时对 NO 生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温常压氦/氧等离子体刷对G361人黑色素瘤细胞进行处理,研究氧气添加量和处理时间对灭活效果的影响.这种大气压等离子刷可在低于20 W的功率条件下实现大面积均匀放电.利用荧光染色法检测了等离子体处理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氦氧等离子体的灭活效率与氦等离子体中的氧浓度密切相关.发射光谱测试发现在室温氦/氧等离子体中产生的O和OH等活性物质在灭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字传感器对教材“铁钉锈蚀”实验进行探索和改进,对实验中的氧气含量、温度以及压强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改进后的实验进程快,实验结果明显、直观,实现铁钉锈蚀过程中耗氧、温度及压强变化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Bi5TiNbWO15共生铁电陶瓷的介电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HP4192A低频阻抗分析仪研究了BisTiNbWO15共生铁电陶瓷的介电特性.从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谱上(5kHz≤f≤500kHz)观察到,600℃附近的相变峰具有明显的弥散特性,运用修正后的Curie-Weiss定律对该相变峰进行拟合,得到弥散因子γ接近于2,表明弥散程度很高.在200-400.C之间,介电损耗谱出现一个明显的弛豫型过程,通过Arrhenius关系拟合得到弛豫激活能为0.76eV,弛豫时间为5.80x1-13s,通过氧气氛处理和A位Nd掺杂证实了该弛豫行为与氧空位有关.氧气氛烧结和Nd掺杂能有效减少氧空位的浓度,随着氧空位浓度的减少,弛豫激活能增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煤自燃氧化特性测试系统,推导煤自燃过程中的平均耗氧速率和标准耗氧速率计算式,求解各温度点煤体的平均氧浓度数值以及氧浓度和耗氧速率分布函数,确定煤自燃氧化动力学参数表达式。采用模拟实验对此系统的耗氧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自燃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反应体平均氧浓度点逐渐沿气体流动方向远离流动距离中心点,各温度点煤体氧浓度及耗氧速率沿流动路径呈负指数分布,当温度较低时可近似作线性处理。此外,分析表明,若以平均耗氧速率作为煤自燃氧化反应速率,可更全面、直观地对煤自燃氧化阶段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7.
变频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频器在运行中会出现高次谐波、噪声与振动、发热等问题.通过在变频器前加装电抗器和高频磁环、采用变压器多相运行,或设置专用滤波器消除高次谐波;在变频器输出侧接电抗器以及在变频器输出侧接入交流电抗器以吸收变频器输出电流中的高次谐波电流成分来减小震动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水浴法提取发酵后山葡萄皮中的花青素,在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和乙醇浓度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确定发酵后山葡萄皮中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正交结果显示4个单因素对发酵后山葡萄皮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乙醇浓度,得出发酵后山葡萄皮中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1 h,料液比为1:20,浸提温度65 ℃,乙醇浓度为50%.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发酵过程中氧传递的各种阻力,分析了影响发酵溶氧的因素,提出了有效改善和提高发酵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套基于S7-200电动机调速实验平台,通过编码器采集电动机转速,反馈给可编程控制器(PLC),PLC经过比较判断,输出模拟量,控制变频器,实现对电动机变频调速闭环控制;同时使用电位器,调节磁粉制动器输出,模拟负载的变化特性。通过触摸屏动态监控电动机转速和负载特性。实验装置预留各种接口,学生可以自主在该实验平台组网和上位机组态控制等实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由次黄嘌呤发酵制造cAMP时发酵培养基中次黄嘌呤质量浓度及次黄嘌呤添加方式对cAMP发酵产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次黄嘌呤采用一次性添加和分两批添加,经过发酵培养,次黄嘌呤质量浓度在0.018 g/L时cAMP产苷最高达6.86 g/L,在此条件下,次黄嘌呤分量两次添加cAMP发酵产苷最高可达7.23 g/L.过量的次黄嘌呤对菌种生长有抑制作用,发酵培养基中次黄嘌呤只有在最适的质量浓度下才能有效地提高cAMP发酵产苷水平,且采用次黄嘌呤分批添加更有利于cAMP发酵产苷.  相似文献   

1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7页"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中.设置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缺氧是临床上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危重病人,缺氧可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正确合理的给氧是抢救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对纠正缺氧,抢救病人生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氧气治疗的目的是提高肺泡内氧浓度或氧分压,借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单位时间内氧的供应量或肺泡内氧浓度是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吸氧浓度的掌握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作用,低于25%的氧浓度则与空气中的氧含量相似,无治疗价值。氧浓度与氧流量计算公式:%氧浓度=21 4×氧流量(升/分)根据此公式25%氧浓度,换算氧流量为1升/分即氧流量低于1升/分为无效吸氧。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从自然界采到一块8000万年前的玛瑙,发现其中密封着一个气泡,经检测,气泡中的氧的含量达30%,也就是说8000万年前,地球大气中氧的含量为30%。各位小朋友都知道,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据环境科学家测算,现在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原来,从8000万年前至今,地球上氧气的浓度一直是在减少哦,而且科学家通过不断实验发现:人类会感觉到舒适的氧气浓度为20%——30%,也就是说为了人类的生存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保护氧气了!不然,我们“地球家园”可能就不会再适合人类居住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茫茫太空里先建设一个“星际家园”呢?我们知道,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增加地球大气里氧气的含量就要多多植树!而在众多的星球中,火星是最有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可是火星上二氧化碳的含有量是95%,几乎没有氧气,人类移居火星最大的难关就是“缺氧”,因此现在很多科学家的研究目标就是——  相似文献   

15.
在发酵温度为26℃、摇床转速为150转、发酵时间为144h的条件下,通过摇瓶实验发现,在发酵液中分别添加VB1、α-萘乙酸、油酸、2,4二氯苯氧乙酸、3-吲哚丁酸对裂褶菌菌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VB1、α-萘乙酸、油酸、2,4二氯苯氧乙酸、3-吲哚丁酸添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5mg L,0.2ppm,0.1%,0.2ppm,0.5ppm。在所选的几种生长因子中,添加油酸对菌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影响最大,可作为最佳添加因子。  相似文献   

16.
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即变量)有温度、浓度、催化剂等.这些因素能产生何种影响呢?我们可以固定温度、浓度,只讨论催化剂的影响,也可以固定温度、催化剂,只讨论浓度的影响,依此类推,对有关变量逐一加以分析.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现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TMS320LF2407控制器的捕获功能对变频器输出电压的频率及相序进行检测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TMS320L[2407的捕获功能可以很好地检测出变频器输出电压的频率大小及相位顺序,该方法对硬件要求低,实现简单、应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中试秸秆沼气发酵好氧微生物生理群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大中型秸秆沼气反应器内好氧微生物生理群随发酵进程的时空动态,以及为筛选高效的产甲烷复合菌系和大型秸秆沼气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9月~2009年3月在南阳市卧龙区陆营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站不同发酵原料沼气池进行9次原位采样,研究了沼气发酵过程的好氧微生物总数及好氧微生物生理群的时空变化.采用平板计数法和MPN计数法分别测定好氧微生物总数及好氧微生物生理群.结果显示,同一时期温度对不同原料沼气池内好氧微生物总数影响不显著,但对好氧微生物生理群的数量影响较大;沼气发酵原料对微生物生理群在发酵初期影响较大,而到产气稳定期影响不大:好氧微生物生理群在不同底料沼气发酵池的垂直分布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及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等知识是中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孵化控制系统中的氧气浓度控制问题,采用了一种智能控制方法-模糊控制.同时提出了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之间的解耦方法-间接模糊解耦.实际运行表明此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