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羌族民间舞蹈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通过融入羌族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羌族文化的兴趣,而且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羌族民间舞蹈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2.
羌族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贵州羌族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的江口和石阡两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贵州羌族人民创造了不同类型、功能多样、特点鲜明的羌族服饰。这些羌族服饰体现了贵州羌族厚重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征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7-128
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历史悠久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的直接表现,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涵盖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释比是羌族文化的传承大师,是羌族的精神领袖。释比文化是绚丽多彩的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展现了羌族人民的精神信仰,也体现了他们乐观的精神风貌和坚韧的民族性格,是认识羌族及其文化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载。历史上,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高原农牧文化的创建,都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今日岷江上游的羌族,由于历史发展、居住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诸多原因,人们仍有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等宗教观念的遗存,"释比("巫师)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者,许多民间舞蹈形式,多是在"释比"主持下的民俗活动中进行的。本文拟以羌族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作为切入点,探索"释比"文化对羌族民间舞蹈影响;探索羌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规律;以及动态保护与多种开发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29日,由四川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会和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同举办的"首届羌族文化论坛"在阿坝师专异地复课点郫县古城校区举行.与会代表就羌族释比文化、羌族萨朗文化、羌族民歌的传承及变异、羌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羌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从羌族文化概况入手,论述了羌族独有的民族习俗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护价值.分析了羌族文化保护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被动的、封闭式的保护方式没有得到突破,以及羌族文化流失严重、传承困难,保护机制不完善,自然灾害的破坏等,并提出了地震后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羌族婚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从羌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羌族婚礼的形成及其特征看,羌族婚俗具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羌族婚俗不光是一种单纯的民俗现象,而且是羌族宗教意识的体现物,民族精神的象征物,民族的人文观念、伦理道德的寄托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取2015-2017年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收录的羌族文化研究论文,选择关键词"音乐、舞蹈、体育、服饰、节日文化、文化资本"等为代表的羌族文化研究方向,梳理近三年羌族文化研究论文的现状,分析研究热点及不足,进而对羌族文化的未来研究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上古羌人的文化空间扩散着手,探讨以大禹为首的羌王及古羌人的文化空间扩散途径和领域,透过古羌人的文化空间扩散,阐明了古羌人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贡献。通过对羌族文化空间扩散类型,文化扩散的概念,文化扩散的分类等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总结,归纳出羌族文化空间扩散的两大特点:一是从羌族的文化源生区向羌族的文化区扩散,再由羌族文化区向非文化地区逐步扩散,有时甚至直接由羌族的文化源生区域迁徙到非羌族文化区;二是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羌族传统文化的扩散出现了千年难遇的"级别式扩散","拯救式传播"与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扩散,其速度快,力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