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问题的缘起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专业化是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专业所需的知识大体上包括“教什么”和“如何教”两类,学科知识属于“教什么”的范畴,而“‘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必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的基点,而这一基点必须在课堂实现。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学生学”作为己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职前教师素质培养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英语师资需求已经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最需要“零适应期”有经验的师范毕业生。这需要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教什么”的学科知识,具备娴熟的“如何教”的实践性技能,而且还应树立反思性教学和科研意识。高师院校应当积极强化师范生的从师任教的职业意识,拓宽师范生实践性知识训练的时间、空间和渠道,提升师范生的教学理念,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以适应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所需的专家型师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长期被片面理解成“教”,教知识、教学问的观念根深蒂固。师范教育被定位于培养“教什么和如何教”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忽视对“育什么和如何育”的职业素质培养。教师缺乏对“育”的深刻理解,对学生创造性、意志力、合作精神等能力的培养过程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我国基础教育之所以难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能说与多数教师只会教不会育无关。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变成了专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确立了一种职业的专业地位,是确立专业性的根本。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思考:(一)如何界定教师专业知识,如何确定专业知识“围内”与“围外”的界线通常认为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教什么”的学科知识和“如何教”的教育知识,前者又被称为本体性知识,后者又被称为条件性知识。实际上,它们都是学科性知识。教师职业除包含学科性知识外,还包含大量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包括可言说的和不可言说的两种形态,而旨在帮助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形成个人理论的反思性教学理论,应该是教师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专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专家型教师,其构建的学科教学知识,有机融合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形成了既包含陈述性知识也包含程序性知识的动态知识系统。一般来讲,我国专家型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知识,主要包括意义性写作教学知识、本体性写作教学知识和策略性写作教学知识及教学主体自我建构知识等几方面。这些知识,体现出专家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是为了什么、作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教学主体怎么进行自我建构等问题上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什么是好的教学, 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注重现成的学科知识的传授,好的教学评价标准更多地着眼于评价教师学科知识进行怎样,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得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社会不但关心一个学生毕业后有多学科知识,而且更关心这个学生毕业岳有多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才的竞争主要是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能力的竞争。会学习、会创新将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好的教学的标准不能仅着眼于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学科知识,而应更多地关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从而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到底要教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想政治教师思考的问题。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尽管有不少教师认同思想政治课不应只是教“教材知识”,但确实很少有教师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什么是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而作为教学现场的课堂,又该怎样演绎所谓的“知识教学”?教这些知识,最终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8,(26):21-2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在《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教师究竟用什么方法处置教材,究竞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显然违背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以为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现成知识,通过教师自己的“咀嚼”之后喂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教学必须体现“教”和“学”的双边性。“教”必须与“学”相适应.“教什么,如何教”与“学什么.如何学”应当相互适应。教学过程是以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相互适应和把知识、能力、人格转化给学生为特征的运动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建构“课堂教学生态”的问题.建构合乎新课程理念的、有较高实效性的化学课堂教学生态,应该成为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创新与知识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知识创新概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认同创新公认概念的同时,对知识创新适当给以泛化,并提出了为知识创新的成功实现,必须对知识组织管理的旧观念进行了变革,使知识组织管理成为创新主体决策层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知识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型工人"是知识社会的主力军;学习和教育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创造性鸿沟"将会加大;道德问题将会凸现,社会不平等将会加剧.知识社会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面向知识社会,做知识社会的催化剂,而且还要能超越知识社会,做知识社会的应对者.这一要求应该成为教师职业的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3.
14.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及目标的分析与归纳,提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理念,并对构建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念相对于现代知识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缄默知识理论对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语文知识很多是不可描写的缄默知识,语感的含义在知识层面就是语文的缄默知识。语文课程与教学必须注意语文的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中的知识是不依赖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独立存在的以创新为核心的智力总和,知识资本是指通过创新性智力投资而获得价值增值的价值.知识资本不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本,而且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资本,谁真正拥有了知识资本,谁就真正拥有了知识经济,真正拥有了财富和世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 ,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正在崛起 .本文从澄清知识管理的概念出发 ,具体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内容 ,提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的信息管理 ,并简析了知识管理的实例 ,最后强调要重视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管理 .  相似文献   

18.
19.
个人知识: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关键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公共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是智慧的养成。个人知识是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操作概念。藉由个人知识,教育发现了通往智慧的可行路径个人知识的情境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取向,个人知识的介入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体验取向,个人知识的意会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表达取向,个人知识的建构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理解取向,个人知识的实践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效用取向。  相似文献   

20.
西方知识观经历了从知识本体论向知识认识论、从知识认识论向知识价值论的两次重大转变,其中每一次转变都对教师知识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仅让人更深入地认识教师实践知识的本质,而且使人更明确教师实践知识的价值取向,即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取向,以教师反思为动力的取向,以探寻实践知识的意义为根本目的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