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西安市委党校的胡觉照教授用"放大镜"看出<出师表>的一些"不足",据说他研究十多年,得出了<出师表>不适宜作中学教材的结论,并且写信给教育部,建议撤换<出师表>为<止战疏>.但我仍然认为<出师表>应在中学课本中保留.……  相似文献   

2.
现在,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经过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尽人皆知。各类课堂上,各种媒体里,甚至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也是这样记录的,其中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还附了插图———《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这使“苹果落地”的传闻不但让人信以为真,而且还成了权威之说了。其结果,是在许多人心中造成误解:似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全靠科学家的机遇和天赋、灵感。实际上,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详编》已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个传闻;我国科技史家杜晓庄先生,在1980年3月17日《光明日报》撰…  相似文献   

3.
一、“性行淑均”,课本注:“性格品德,善良平正。淑,善。均,平。”案:“性”是性格,但“行”不是“品德”,而是“行为”。“行”在金文作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才干无双,忠义两全。刘备死后,诸葛亮为完成先帝兴复汉室的遗愿,先后两次率军北伐,也因此而留下了两篇《出师表》。《前出师表》就写于公元227年初次伐魏前,当时的诸葛亮豪情万丈,奈何首战失利,深受打击。公元228年,他又准备进行第二次北伐,《后出师表》就写于此时。一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这些变化在他的两篇文章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先帝(刘备)在开创统一全国大业中不久,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蜀国国力困乏疲惫,这确实是危险紧急关  相似文献   

6.
张电春 《现代语文》2008,24(5):42-43
说明 《出师表》作为千古名篇,自有其不可言说的魅力。教师的想法是从文字本身入手,通过对段落中关键字词的领起收束作用以及相关句子的起承转合来分析经典,感悟经典。这是一种艰辛而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是在通译熟读课文之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落,抓住字词句,结合自己合理的想象、独到的领悟写出一段赏析文字。教师以自己的分析为例,抛砖引玉,供同学们学习、模仿、超越。结果同学们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针对朝廷时弊对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一系列建议。文章总结了蜀汉得以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君王的“亲贤臣,远小人”,表达了作者誓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字字句句透出了诸葛亮一片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拳拳报国之心。当时,三国鼎立的形势已经形成。中原曹魏的实力最强,而蜀汉最弱。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建立巩固的统治地区。有了这样一个立足点后,诸葛亮一边亲自带兵征战中原,“兴复汉室”;另一方面又针对内政弊端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主张“开张圣听”、赏罚分明、谨慎…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课本未注,或注释有误.现说明如下. 一、"试用"为何意? 原文说:"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其中"试用"未注.或许编者认为"试用"跟现在的意思差不多.<辞源>就将"试用"注释为"在正式任用之前先行试用"(商务印书馆1983,第2890页).人教版的教参将"试用于昔日"翻译为"从前试用他的时候",似乎向宠曾经历过一段试用期.查<三国志·向宠传>并无此说.  相似文献   

9.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五年出师伐魏,临行时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章分析形势透彻,说理明白晓畅,语气委婉恳切,感情色彩浓厚。是文言文中的名篇。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占据四川,内政、外交、军事全由诸葛亮计划。刘备临死前,遗嘱太子阿斗继位,诸葛亮辅政。刘备死后,便由他担负起蜀国军政大事的全部责任。诸葛亮治蜀,在外交上,主要是巩固蜀吴联盟,共同抗曹;军事上主要是巩固襄樊和汉中两大军事基地,以两个大拳头摆在曹魏前后,等待时机成熟,即以钳击之势,攻取洛阳,而东吴则侧击徐州。为了大举北伐,必须巩固后方。因此诸葛亮的内政方针是着  相似文献   

10.
11.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并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许多文章在谈到《出师表》的艺术特色时,总免不了要例行公事地说几句“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套话,好像古代的名篇都应该如此似的,殊不知《出师表》的结构并不是那么谨严的。所谓“表”是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究其实,应属于议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一生信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对他的一生史学批评者认为做了一件不可为而为之之事,最终积劳成疾,悲壮辞世于渭滨(五丈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一生信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对他的一生史学批评者认为做了一件“不可为而为之”之事,最终积劳成疾,悲壮辞世于渭滨(五丈原),他给历代文人志士留下了无尽的伤感悲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出师表》表露诸葛亮的忠肝义胆,抒写他的深情厚意,其情震撼天地,贯通今古。  相似文献   

14.
作为初中教材,《出师表》有些词句不好理解,对这些疑难词句.有的课本未注,有的虽有注释,但或语焉不详.或尚有值得商榷之处,这给准确地译解课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列举一些,辨难析疑,以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出师一表真名世”,这是诗人陆游对诸葛亮《出师表》的赞扬。其实诸葛亮写此表时,何尝想到“名世”。《出师表》的名于世,应该是后来的事。在诸葛亮自己,当时他心目中的读者只有一人.就是他的少主划禅。从这个特定的语境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何以一篇“出师”之“表”,对出师本身只用了很少的几句话匆匆提及.却用很多的篇幅对这位少主谆谆教诲.又用不少篇幅诉说自己受先帝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近来读到西安市委党校老教授胡觉照写给教育部的一封建议信,信中称"要把诸葛亮的《出师表》从中学课本中剔除"其理由是:一是《出师表》宣扬了"穷兵黩武"的思想,不利于青少年思想的健康成长;二是《出师表》反映了诸葛亮的愚忠思想,更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这种观点通过香港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讨论,更以烈火烹油之势迅猛升温,大有"剔除"而后快的决心。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编选了一组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感情真挚细腻,亲切有趣。对于刚刚迈进初中生活的孩子来说,读来确实是赏心悦目!但是,第二课《羚羊木雕》却冲淡了这种韵味,使本单元课文大为失  相似文献   

18.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不仅用辉煌战绩和鲜血生命铸就了精忠报国的美名,而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满江红》和“还我河山”等不朽的诗篇和书法精品。他挥泪书写的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被世世代代传颂为行草佳作和名帖。此帖,既体现岳飞深厚的传统书法艺术功底,又展现了岳飞直捣黄龙、收复中原的将帅气势。为此,我曾作诗一首:“横戈雄风动,挥笔翰墨香。精忠卫华夏,报国铸辉煌。”  相似文献   

19.
作为初中教材,《出师表》有些词句不好理解,对这些疑难词句,有的课本未注,有的虽有注释,但或者语焉不详,或者尚有值得商榷之处,这给准确地译解课文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列举一些,辨难析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百合花》不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陕西/王育林茹志鹃的《百合花》,在发表的当年就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严谨,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而在我眼里,它完全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