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罗清玲 《考试周刊》2013,(29):48-49
本文提出作文要抒发真情,彰显人的主体性。反思当今高中作文教学的弊病,进而从淡化"道统",激发学生写作情感;培植"写作期待",开放写作时空;带领学生品读美文,积淀文化底蕴等三个方面阐述作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如何打造作文教学的"活力课堂",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颇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贴近生活一点、教学有趣一点、讲评自主一点"的作文教学思路,以及"让学生享受抒真情之乐"的作文教学理念,对广大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无法对作文教学等闲视之。然作文教学既"投入多、见效慢",又长期无统一教材,各路教法众说纷纭,令人无所适从。笔者曾尝试过以"生活作文"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真情写作;又曾领导过"积——仿——创"作文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增强积累而创新作文。然而生活与文本密不可分,仅强调其中一方,难免失之偏颇。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找出有效写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领域。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倡导自由表达,真情写作的教学理念。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先让学生学会审题,自由畅想;其次让学生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形成个性情趣;再次教师善于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却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软肋。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省市优质课比赛,都存在"讲得多,练得少;写得多,精改得少;模式多,个性少"的弊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解决这些弊病,得从提高学生素养、加强学生作文序列化训练和让学生仿写精改作文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尽是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真情失落已成为学生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写作时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那么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引导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触摸生活、参与实践、表达真情就是新课程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视生活为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的兴趣。这样才能"陶冶学生的审美的情操","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笔者每次在习作训练前,为学生选取或创设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融入此情此景,他们会因"物"而发"情",因"情"而发"辞",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8.
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作文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的理念更新上存在盲点:认为作文教学无所谓"新旧",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本能反弹",也就是传统的"写写练练、练练写写"而己。其实,语文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应用、审美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会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对此,笔者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  相似文献   

10.
正新教学理念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传统作文评改工作显得高耗低效。笔者认为,让高中生学会自主评改作文,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使作文教学低耗高效,从而获得双赢。一、理论依据:基于新课程的理念"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好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注重实际操作,注重实例比较启发"的写作指导精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学校老师普遍关注和重视。作文教学虽然比课程改革前有了明显进步,但它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思想、方法上存在着偏差,至今还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为此,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进行"小学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实践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生活化作文实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三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带有太多的功利性,学生习作"假、大、空"情况较为普遍。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小学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真人"。  相似文献   

13.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14.
<正>不久前,我在《读读写写》第二期中看到《妈妈回来了》这篇文章,很有感触,全文仅106个字,却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让我不禁反思现今的作文教学。现在的教学似乎注重了积累,注重了练习,却往往忽视了根源——人的情感,作者本身的亲身感受,内心情感。《妈妈回来了》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表达出了小作者的真情实感。因而作文教学还是要有实在的、现实存在的东西,我们要正视作文教学。一、作文要有真情学生作文应该提倡写真情。"真情"首先在于"真",在于健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写作教学实际来看,学生乐于作文,视作文为"快乐"的少,而惧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的多。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从四个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点",通过文本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作文作秀的现象已成了众矢之的。梦境多了,真情少了;忧郁多了,天真少了;深沉多了,清纯少了;抒情多了,记叙少了;概述多了,素描少了;柔情多了,激情少了;历史多了,现实少了;排比多了,平实少了;感悟多了,经历少了;上帝多了,自己少了。学生作文越来越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高考作文也将"有真情实感"作为一条重要的评分标准。部分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少了,可取而代之让人咋舌的"真实"堂而皇之赫然出现在作文中。本文就此现象提出"真的未必就是美的"观点,从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明确"创新"的真正含义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确真与美应是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中,特别是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时,更看重的应该是"授之以渔场",因为"授之以渔场"中的"授"不是"传授"的意思,而是"发现"、是"创设"、是"共建",是"共享"。本文着重探讨了提高初中生作文自改能力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审视当下的中考作文复习教学,许多师生大都在"升格作文""满分作文"上下功夫,形式主义训练充斥作文课堂,致使学生作文多了匠气,少了灵气;多了雷同,少了差异;多了范式,少了创新。作文的本质已异化为对分数的逐求,少了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作文作秀的现象已成了众矢之的。梦境多了,真情少了;忧郁多了,天真少了;深沉多了,清纯少了;抒情多了,记叙少了;概述多了,素描少了;柔情多了,激情少了;历史多了,现实少了;排比多了,平实少了;感悟多了,经历少了;上帝多了,自己少了。学生作文越来越偏离了自己的感情世界和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