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也是五六年级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并学会了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他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将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提供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5.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小学平面图形面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及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遵循"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各种图形面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8):71-72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该部分内容可以被认为是五年级学生在充分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等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对于以上图形所构成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促使学生空间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于"组合图形的面积"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反思,以希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123~124页),第1课时,新授课。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开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推导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因此,让学生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面积的概念的建立应从实际操作、观察引入,分摸摸、看看和涂涂三个层次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内容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开展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这是一  相似文献   

10.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学生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基础,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起始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通过数小正方形去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方法,学生对于图形大小的概念建立在数小正方形的基础之上,这是本课教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组成.这些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什么是面积,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聂蕾 《湖南教育》2000,(3):44-45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中,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原理是基础,学生有必要弄清其推导过程,才能把本节中的思想方法运用于今后学习其他图形面积计算之中。所以,本课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本课的内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中应注重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情景的创设。任何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乐学会学的情景,学生就容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 活动教学思想的贯彻。本课应以活动教…  相似文献   

13.
徐金星  张莉 《课外阅读》2011,(3):134-136
《组合图面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材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二是针对组合图形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性,并且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也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材提出了三个问题,利用实例来讲解面积的含义;通过比较不同图形面积的活动,找寻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上册中"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第一小节的内容。该内容以前面所学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平行四边形图形特征等知识为基础,与即将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是紧密相连系,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复合图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徐明 《山东教育》2004,(34):45-46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习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陈建翠 《考试周刊》2013,(73):71-72
<正>一、教学目标及内容(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和名称。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6~18页。二、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97):79-80
数学学习是一个探索知识和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观察和比较中理解物体面积的意义,指导学生通过数图形中的正方形个数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含义,即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每行摆的格子数×行数(长×宽),使学生明白求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图形中包含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并会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在这个观察、比较、分析、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正面积的计算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这是学生首次学习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内容,既是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又为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面积公式做必要的铺垫,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时机,因此十分关键。李静、武传刚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李老师等的设计")和郭东根、黄丽萍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郭老师等的设计"),过程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都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殊途同归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面积计算的方法,结合教材将探究过程分划成三块,并且有机地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